交警实行人性化执法,对道路参与者而言是利还是弊?

如题所述

相信不少驾驶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躲过拥挤的道路后,千辛万苦回到公司或住址附近,却发现平时停车的停车场没有空余的位置。而在马路边上,却有一些相对较宽的空间可以停放;抱着侥幸的心理,于是将爱车停入其中。结果没多久,车辆前挡风玻璃就被贴着罚单,又或者是刚把车子停下,人还没下车就碰巧遇上交警叔叔巡查路过,结果又是一张罚单。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道路环境愈发拥挤,想要找到停车位的难度可以说是越来越严峻。因为停车而吃罚单的状况也多了起来,但在不久前,湖南省就曾推出了“违停提醒”系统,当车主接到电话通知三分钟内开走,将免于受到违停处罚,不少车主和网友对此各有看法,究竟处罚是应该人性化处理,还是应该按章办事?

以往,驾驶者或车主在面对违法停车等一些状况时,交警在巡查的过程中基本按章办事。不管车主是因为紧急状况而无意为之,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贪图方便,一概按照交通法规的条文来进行处罚。

这样一方面体现了法律法规的地位,同时也是寄望对车主进行处罚后,能让其有所领悟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诚然,部分车主的违停不仅会给道路交通秩序带来影响,且会影响到道路安全。但有些情况,车主却是由于对该地不熟悉,或者标识不明显,误将禁止停车的地方看作是停车位,从而导致违停的发生,对于这一类车主来说,按章办事的处罚似乎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正因为有不少违停的发生是属于后者,因此交警部门在执法的时候往往还是会有适当的宽容度。比如说贴出“空白罚单”以示警告,如此一来既尊重违停车主的权利,同时也依法处理道路交通事务,一举两得。

按章处罚的是法律赋予交警部门执法的权利,但相对强硬的手段容易让车主误认为这是当值交警的针对行为,某程度上加重了车主和交警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按照法律法规依法处理,另一方面则认为是无奈之举,应该得到理解。

而人性化执法的出现,的确减少了车主与交警部门之间的误解,将焦点回归到违章行为本身。但是,此前有报道透露,目前严抓的酒驾处罚尺度有所放宽,从刑事拘留改为学习+发朋友圈曝光自己行为的方式进行处理。

笔者认为,人性化执法应该按照其违法行为的种类、影响的大小来衡量。诸如最近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一条《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浏览手持电子设备或者嬉闹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这样一类以教育为主、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的交通违章行为,反而适合“曝光+教育”的处理方式。一方面能让违法当事人敢于在朋友圈面对、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再者给予当事人改正的机会,避免再犯。

但是诸如酒驾、危险驾驶、乱用远光灯、占用应急车道等违章行为,更应该是以大力度、当场处罚的方式对驾驶者进行教育或依法处理,毕竟车辆行驶在路上,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事故,并非侥幸就能避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