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男孩的故事

如题所述

十二月的北京已经是很冷了,我穿着从家里带来的冬天服装,好像也没有挡住那刺骨的寒风。安排好住宿,我便急急忙忙赶到儿童医院报到。听说血液科非常缺医生,第二天的早晨,我就按时到血液科(骨髓移植科)上班。到底是首都大医院,病房非常干净,也异常寂静,两扇大门上贴着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娃娃,走廊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长长的红灯笼,过道的墙上贴着很多卡通画。如果没有穿着白大褂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你一定会误以为进了某个幼儿园。像其它医院一样,早晨是要进行交班的,办公室的椅子只有五六把,可医护人员有十几个人,我站在那里不知该不该坐,墙上的挂钟已敲响了八点的钟声,主任宣布交班,我环视了一下大家,怎么没有一个人坐下?全都整整齐齐挨着桌边双手背着站着。我也立即挺直了腰杆,专心听着交班,办公室的交班非常简单:来了几个病人,出了几个病人,病人的大致情况是什么。我正纳闷,只听主任说:去床头交班。我这时才明白了,原来重头戏在后面。我跟随大家来到病房,顿时傻眼了,每个病房有四个病人,青一色的光头,用北京话讲叫“秃瓢”,让人分不清哪个是女孩,哪个是男孩。而且每个孩子都非常胖(吃激素的原因),在他们的床上放着一个塑料茶几,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他们都有一个习惯的坐姿—盘腿大坐,或像一个个小弥勒佛。主任进去的第一句话是:“宝贝,感觉怎么样?”大一点的孩子会说“还行”。这一问一答,让人听起来真舒服。
今天是我第一个夜班。下午,交班时主任交待我说,血液科病房别看病人少,但都非常重,有准备做骨髓移植的,有正在移植的,还有移植后的,因此要格外当心,稍有大意,后果不堪设想;并嘱咐我在接班后,一定要进“百级仓”看看(白血病人骨髓移植时使用的无菌房间)。我心中暗暗叫苦。白血病人在我们山区见的很少,更别说骨髓移植了。一上来便把我安排在这个倒楣的科室,我心中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只希望上苍保佑自己度过一个平安之夜。大家都走后,我立即打开书本,详细查看了要进入“百级仓”都需要做哪些准备,进去后应该观察什么。在当班护士指导下,我穿过四个消毒房间,经过层层消毒,终于来到那个小患者身边。这是一个昆明来的小男孩,名叫赵星星,今年整整六岁,三岁半时就发现患有白血病,今年好不容易才找到配型,目前正是预处理阶段,也就是用大剂量的化疗方法,把患儿体内的肿瘤细胞全部杀死。当然,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好细胞也被消灭了,这时候体内就像一个没有设防的城池,一个小小的感染,都可能要了孩子的命。孩子非常可爱,可能是一个人长时间待在只有两三平方米的空间非常寂寞的缘故,对我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阿姨,我怎么没见过您?您姓什么?”
“我姓陈,是从陕西来的进修医生。”
“我知道。陕西有西安,有兵马佣,还有黄河。陈阿姨,如果这次能够治好我的病,我一定要游遍祖国大地。阿姨,您猜猜看,我病好后第一个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是什么地方?”我问道。
“是天安门。阿姨,您去过天安门吗?”
我摇摇头,说,“阿姨过一段时间一定去,然后再告诉你天安门是个什么样。”这时,小男孩灿烂的一笑,说“阿姨,我知道天安门是个什么样子。”他马上用稚嫩的童音给我背诵了一首儿歌:天安门,在北京/红的墙,绿的瓦/金水桥下水清清/鱼儿游,我们跳……读到这里,赵星星突然问我:“阿姨,您说那金水桥下有水吗,水里有鱼吗?”“有,一定有.”我笑着肯定地回答道,并用手摸了摸他的小光头,而心里,顿时有一种酸楚的感觉。
大剂量的化疗开始后,小男孩的白细胞一天天往下掉,最后白细胞为零,血小板也下降到场2000/WW3,出现了高热不退,腹泻等感染症状.尽管我们用尽了全力抢救,最后也没能留住男孩儿的生命.弥留之际,孩子睁开眼睛,声音很微弱地说:”刚到北京,我就希望爸妈妈带我去看天安门,可他们说等我病好后再去看.现在我真想去看看天安门…”这时,在场的医护人员的眼睛都盈满了泪水。
新年第一天,我独自一人来到雄伟的天安门,站在金水桥上,我的耳边仿佛又听到那小男孩那稚嫰的声音:

天安门,在北京,
红的墙,绿的瓦,
金水桥下水清清,
鱼儿游,我们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1
回家哈你在哪就这些吧你可是你不准备牛仔裤机械设备,这款裤子不在仓库今年行吧行吧那你下辈子v徐好吧,不着急就直接找你
第2个回答  2019-01-01
一个小女孩爱上了一个小男孩,而那个小男孩却爱上了她的闺蜜…于是,三人商量过后,小男孩就把两个小女孩一起带到酒店去了…一年后,两个小女孩每人生了一对双胞胎,而那个小男孩,因为买不起奶粉钱,跳河自尽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