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词牌名的特点

如题所述

菩萨蛮词牌名的特点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
格律:
格一(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此调以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为正体,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馀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格二(变体一),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以朱敦儒《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为例。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格三(变体二),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以楼扶《菩萨蛮·丝丝杨柳莺声近》为例。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格一(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此调以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为正体,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馀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格二(变体一),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以朱敦儒《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为例。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格三(变体二),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以楼扶《菩萨蛮·丝丝杨柳莺声近》为例。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第2个回答  2020-11-21
菩萨蛮: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乐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的。唐苏鹗从《杜阳杂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初,女蛮国贡双龙犀……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人亦往往声其词。"可见《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萨并无关系,词牌的意思是"象菩萨似的蛮国人"。
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又称"曲子词",即歌词。它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由于它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如《西江月》、《清平乐》),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