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如题所述

前苏联科学家皮卡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学其实就是学生再创造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能初步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会用科学的思想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基本的一环就在教学过程中,下面谈谈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公式、法则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而应该更具有发现性、探索性和思考性。因此,教学情境应当为每 个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想象。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由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交流情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如在三年及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选择了用寓言故事《小熊分饼》的故事引入,在看过之后,让学生们给小熊出主意:“怎么分才能分的公平呢?”由此逐步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个概念的印象。运用这种含有问题的故事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有意识地唤起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创新欲望的基础。
再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我创设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先谈话:“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说听过。教师继续追问:谁能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有的学生说: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水面慢慢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有的学生说,放进的小石子将水挤上来了,乌鸦才喝到水了。还有的学生说:小石子把水的空间占了,水面上升乌鸦才喝到水了。这时再继续引导:石子放进瓶子里,水面就会上升,其中蕴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对它有更深刻的了解。此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都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激发,将有效唤起心理效应,激发求知欲。
二、鼓励质疑问难,强化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由此可知,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学会提出疑问,“疑”能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经思考后的不同意见,要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经常爱问为什么的科学品质,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
如在五年级教学体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有一道题:牙膏盒长15厘米,宽和高都是3厘米。有一个内侧长宽高分别是6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纸箱,问这个纸箱中最多能放多少盒牙膏?在顺利按照常规方法,用体积倍数关系解决这道题之后, 有学生忽然喊了声:“哪有这么巧的?”一句话,引起大家的疑问,而我也没有放过这个看似玩笑的话,从这里引导学生思考,按照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纸箱的数据和牙膏盒的尺寸不是正好的倍数关系,那又该怎么解决呢?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引出了横放、竖放、横竖交替的方法,形成了根据牙膏盒长、宽、高分别能够达到最大值来计算的方法。
三、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把数学学习看作是一种活动。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数学学习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自主探索,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成员间关系”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会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的:
1、 说一说:谁来说说自己家里都有哪些家庭成员呢?
2、 画一画:那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家庭成员关系图,要求:从关系图中能清楚地看出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现了各种画法:有的用字母表示家庭成员,有的用数字表示家庭成员,有的用几何图形表示家庭成员,有的画圆圈来表示家庭成员。为了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旁边用一句话来作为解释,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已初步学会用简单的数学符号来表示具体的事物。这时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用字母和带箭头的线来表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知识进行了一次提升。优化了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历“从具体的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的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
再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时,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把自己每天最熟悉的教室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画在白纸上,并完成表格。课件显示要求和表格: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2)个人独立画出平面图;
(3)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学生经过动脑和思考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2)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3)16厘米:8米=16:800=1:50
12厘米:6米=12:600=1:50
这时再引导学生得出比例尺的概念,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当中,所得到的感受就非常的深刻,这样比直接给出学生的定义要来得容易得多。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四、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练习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提高。但是,不能认为在练习中,就是对已学知识技能的简单回顾和熟悉,在练习中,经常会出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契机。但是它一般都处于后半节课,也是学生精神最容易分散的阶段,怎样才能使练习有意思,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要重视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法。我应用开放性问题它独有的魅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探索、思考的问题才会成为学生的真正的问题,期间他们所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成员间的关系”一课时,我就设计了一个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课件出示:在操场上玩的两个孩子,下图表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A→B。“A→B”表示A是B的哥哥,那么B是A的( )。
(1)弟弟 (2)姐姐 (3)妹妹。
学生看到这道题时,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异口同声地回答:(1)。此时老师再问:“还有别的答案吗?个别反应比较快的学生马上说出也可能是妹妹。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这样使学生意识到做题时不能受到思维局限性的影响,而是应该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五、在总结评价中,肯定学生创新的信心。
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突出做好学生在创新表现时的总结评价。对“创新”的实现者,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用激励性的语言、或热烈的掌声、或赞许的目光,使学生充分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根据“创新”的不同程度进一步引导思考,让学生心中的创新之火更加炽热,在创新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对于那些距离目标还有一步之遥的学生,一方面要给予恰当的肯定,另一方面要及时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创新,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给予简单否定,让即将到手的创新成果付之东流。通过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保护这些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进取和创新的动力。
陶行之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开放性教学,使学生大胆猜测、探索,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创新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