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购额度怎么算的

如题所述

你好,新股申购额度:
  【1】上证所规定,根据投资者持有的市值确定其网上可申购额度。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以投资者为单位,按其T-2日(T日为发行公告确定的网上申购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计算。每1万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1万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每一个申购单位为1000股,申购数量应当为1000股或其整数倍,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次网上初始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过9999.9万股。
  【2】深交所规定,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每一个申购单位为500股,申购数量应当为500股或其整数倍,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次网上初始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过999,999,500
股。根据实施办法,无论网上与网下,均按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以投资者为单位,按其 T-2 日(T 日为发行公告确定的网上申购日)前 20
个交易日(含 T-2 日)的日均持有市值计算。
  新股申购额度怎么计算?
  简单来说,股票账户持有股票市值超过1万元,就可以参与申购新股。沪市每一万元市值可以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一万元的部分不计入新股申购额度。
深市每五千元市值可以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五千元的部分也不计入新股申购额度。
  具体来说,假设T日为新股申购日,从T-2日前20个交易日算起(包括T-2日),根据日均市值计算新股申购额度。
  如果在20个交易日内,有一天的持股市值为20万元,其余时间没有,那么新股申购额度为20万/20=1万元,可申购1000股,沪市1个配号,深市2个配号。
  如果在20个交易日内,有一天的持股市值为10万元,其余时间没有,那么新股申购额度为10万/20=5千元,不满足最低1万的条件,不能申购新股。
  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软件查看新股申购额度,每只新股的顶格申购额度,已经所需要配的市值信息,在新股申购一栏也可以看到。如果客户没有足够的持有股票市值,新股申购额度就会显示为零。
  新股申购可以说是股市中风险最低而收益稳定的投资方式,新股申购额度也就非常简单,先买股票买的越多你的新股可申购额度就越高。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0

额度1000就是能申购1000股。

上海和深圳交易市场是分开计算的,上海交易市场每持有1万元人民币市值,可以申购1000股,不足1万元的部分不计入到申购额度,深圳证券市场每持有5000元市值,可以申购500股,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

新股额度是t-2日前20个交易日日均持有的A股份额,比如前20个交易日只有一天有20万元市值,其他时间为零,则20个交易日日均持有A股份额为1万元,那么可以购买上海证券交易市场股票1000股,深圳证券交易市场股票500股。

扩展资料:

新股申购注意事项:

首先必须要了解并掌握新办法中的具体规定,并注重上网定价的发行流程。

比如《办法》中明确资金申购遵循“一经申报,不得撤单”的原则。投资者可以使用其所持的证券账户,在申购日向交易所申购发行的新股,除法规规定的证券账户外,每一个证券账户只能申购一次,重复申购除第一次申购为有效申购外,其余申购由交易所交易系统自动剔除,资金不实的申购一律视为无效申购。沪市规定每一申购单位为1000股,申购数量不少于1000股,超过1000股的必须是1000股的整数倍。具体申购时间为T日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等等。

其次,要注重一级市场的相关风险。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的推出,投资新股没有风险、包赚不赔将成为历史。在新的发行体制下,市场化因素将更为明显。所以投资者要重视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注重相关机构的一些研发报告,以规避一级市场的风险。

再次,要学会“变招”,改变过去的选股思路和投资策略。随着新股发行新政的推出,市场的投资思路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奉行坐庄,逐渐向价值投资转变,注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基本面将会被市场接受和推崇。

比如习惯于一级市场“打新”的投资者,由于申购中签而进入二级市场后,因厌恶风险的本性,使他们会主动关注那些风险较低、业绩较为稳定、回报率较高的蓝筹公司,从而引导整个市场的二级投资者回归理性,转变那种“重技术面,轻基本面”的选股思路。

另外,随着新股发行日益临近,一方面市场上各路人马开始调整持仓结构,各机构会从手头累计涨幅较大、后市潜力预期小的个股中腾挪出资金,空出仓位,虚以迎新。

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对新股发行可能带来新的优质上市公司有着较为强烈的预期,那么质地较好的新股上市时无疑会对机构已经持有的同类个股产生“挤出”效应,从而给这类个股的股价带来压力。随着新股发行日期的日益临近,投资者要注意回避此类风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股申购

第2个回答  2017-11-06
第一章 市值篇,我到底具不具备申购新股的资格?
问:我要持有多少资金?
答:新的条例规定投资者在T-2日前的20个交易日持有日均1万元及以上的市价。
问:以高澜股份为例,如果我在1月20日闭市之前持有市值20万元的深市股票,那么1月22日我能申购它吗?
答:能,20日日均市值一万元,可以配1000股的申请额度。但是,如果20日之后还没购买,那么之后无论买多少都无法申购高澜股份。
问:我持有沪市股票,且日均市值超过一万元,我能申购高澜股份吗?
答:不可以。深市和沪市是分开的,持有沪市股票就只能申请购买沪市新股,深市同理。
问:我还没有开通创业板,能申购创业板的新股吗?
答:不可以。需要开通创业板之后才能进行创业板新股申购。
问:我需要自己计算可申购新股的数量吗?
答:不需要,申购时可查询到你可申购的额度。
第二章 申购篇,正式申购当日碰到的问题
问:申购流程。
答: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即使是在新的申购政策之下和往年买股票也是一样的。以高澜股份为例,在交易账户里填写股票代码300499,价格是固定的(无法选择),买入量填写“最大可买”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沪市的申购代码和股票代码不一样,例如1月27日发行的东方时尚,股票代码是603377,但是27日的申购代码却是732377。但是,深市的申购代码就是股票代码。
问:如果我的申购额度是2000股,我可以在打新当日分两次申请吗?
答:不可以,系统只支持你第一次的申请。建议投资者第一次下单就满额申购。
问:我有好几个账户,可以每个账户都申购一点吗?
答:不可以,使用多个账户申购新股,系统只承认第一笔申购为有效的,其余申购均无效。
问:为了让我的市值高一点,我需要把股票都归拢到一个账户里吗?
答:不需要,系统会自动核算所有账户的市值。
问:我可以委托券商进行申购吗?
答:不可以,需要投资者自己手动操作。
第三章 中签篇,我究竟“中奖”没有?
问:怎么看中签结果?
答:1、看配号。假如你申购一个创业板股5000股,起始配号是1309720(交易软件上会显示),500股一个配号那么你的配号数量是10个。T+1日会公布摇签结果, 接着就是用配号比对摇签的末几位数。
2、刷交易软件。T+2日打开交易软件看一看,新股还在就是中签了,不在了就是没中。当然,T+1晚上也可以刷,如果你申购了5000股,账户里静静地躺着500(深市)或1000(沪市)股,恭喜你,中了!总之,只要你账户里的数量小于你申购的数量,就肯定是中签了。
第四章 后续篇,我申购到新股了,什么时候交钱。
问:T+2日公布中签结果,什么时候资金到位来得及?
答:T+1日晚间就能查到中签结果,T+2日一大早也是可以查到结果的,请尽量赶早。
问:高澜股份(300499)22日(周五)发行,T+2日公布中签结果,那不是周日吗,怎么缴款啊?
答:节假日不计算在内。T+2是26日。
问:说的是T+2日日终资金到账,我下班回家了再转账进去吧?
答:万万不可。别忘了银证间系统16:00就关闭了,这之后是没有办法进行银证转账的。下午4点前,申购资金必须全部到位。
问: T+2日当天卖出股票的钱可以用来交申购资金吗?
答:可以。
问:申购5000股,中了一个号,是交5000股的钱还是500股的钱?
答:500股。
问:我账户里有足额的钱,中签后还要操作吗?
答:不用,会自动扣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9
账户中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市值(按收盘后市值计算)必须达到一万元以上,不足一万元没有额度(T日指申购日)。持有多个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沪深两市分开计算。其中:
(1)沪市:每一万元市值可获一个申购单位,即1000股,不足不计入,申购数量应当为1000股及其整数倍;科创板每5000元市值为申购单位,即500股,申购数量应为500股或其整数倍。
(2)深市:日均市值必须达到一万元以上,每5000元市值可获一个申购单位,即500股,不足不计入,申购数量应当为500股及其整数倍。
第4个回答  2020-11-27
新股申购要求:申购前第21天至第2天的平均值(交易日)均持有1万元非限售A股市值才可申购新股,深市与上交所分开单独计算。上海股票每10000元市值可以获得一个申购单位,即申购1000股,深市股票以500股为一个申购单位,对应5000元市值。

温馨提示: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0-11-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