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如何描写人物语言?

如题所述

小说写作中的人物语言,即是特定人物的特定场景心态意识和应对思绪的语词流动。作者通过场景设定和情绪思绪的给予,调动社会经验的储存积累,加上想象,对其进行艺术表现,以刻画出符合人物内心和场景情绪的话语,这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艺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8

俗话说:“言为心声”。描写语言,有助于刻画人物件格。因而,在写人的作文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必不可少。人物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突出某个人物的个性特征。鲁迅先生曾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这样的描写便是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分为独白和对话。独白是人物自言自语说出来的话,描写独白,能够直接地反映人物性格。我们所说的描写人物的语言,主要是指描写人物的对话。对话的涵义很广,不仅包括两人的对答,而且还包括一个人对大家的讲话,几个人在一起的谈话。

一、语言描写的基本格式

(一)提示语在前面

例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二)提示语在后面

例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三)提示语在中间

例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四)提示语在两边

例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五)没有提示语

例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妈,我知道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二、语言描写的基本要求

(1)语言个性化

作者笔下的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年龄特征、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特别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因年龄不同、因身份不同,他们的语言都不会一样。我们要做有心人,平时多留心听各种人说的话,通过比较,发现各种人语言上的差异,了解各种身份、性格的人物语言上的特点,粘选那些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话反映出人物的个性来。

(2)对话要简洁明确

三、语言描写的技巧

(1)现场法:所谓“现场法”指的是语言描写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文章有如听文章。方法是省略引出话语的动词“说”“问”“道”等等,增加语言的交流速度,从而增加现场感。

例如: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24岁。”

根据口语的特点,在语言描写中多使用口语词、不连续词语、短句、重复词语,创造出真实的说话环境,从而增加现场感。

(2)语态法:语言描写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表达,写人物语言时还要写出人物说话的表情神态。有的学生写人物的对话,一味地你说、我说、他说,单调、刻板。如果我们写了对话,还描写出说话人的神情、语气等,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对话的意思,而旦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例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选至《孔乙己》

(3)对比法:可以分为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是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说出不同话语,来展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纵比是描写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说出不同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习写人物对话,要注意让人物语言口语化,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选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个性化语言,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描写对话时,再配合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怡、姿态、语气等,那么,语言描写一定会成功!

编辑:心台

第2个回答  2017-12-30

我认为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当中,不应该教小学生语言的描写,因为语言描写写出来感觉都特别的啰嗦。所以只是简单的掌握一下就可以了。

通常情况下语言的描写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当然有可能是内心的独白。对话可以分成直接引用或者是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就是通过引用的方式直接把说话人所说的话引用出来。

      

间接描写,主要是要把说话人所说的话通过第三者的方式引用过来。比如说,小明说:“咱们这次考试一定要争取第一名!”所以在饮用的时候,可以说,小明告诉我们这次考试一定要努力争取考个第一名。也就是说把小明所说的这句话用我们另外一种理解方式告诉给他人。

所以我在教小学作文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不主张多用语言描写,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人物的动作以及神态,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叙述,就能够写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语言的描写只是一种辅助作用,尽量少用。

第3个回答  2017-12-30

一个人物的生动形象,需要动作,语言神态等多方面的,缺一不可。而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也是表达作者写作功底的一种形式。而人物语言的描写首先是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对应的语言描写。

如果这个人是性情奔放,热情大方的,那对他的语言描写就应该是表现他的热情大方,奔放;如果一个人是温润如玉的,彬彬有礼的公子,那对他的语言描写就应该是慢条斯理,逻辑思维清楚;一个人是小家碧玉,温婉迷人的江南女子,那对她的语言描写就应该表现出她的温婉等等。

一个人的语言是她对外界的一个表达形式,也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那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内容就是对应的。写作过程中要描写一个人的语言,就要先从他的性格入手。从性格分析他的动作,语言,神态,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人。

第4个回答  2018-05-23

写作中,最能打动人的其实是关于人物的描写,尤其是人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更加能引起人的共鸣和喜欢,那么在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可以用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比喻句。我们分析阅读的时候,通常会分析一个人的语言,就会用到一些比喻句。比如说他的声音像大喇叭一样,就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想到他的声音会比较大。如果你只是形容他的声音非常大,这样的话语可能会显得过于简单和枯燥,就不会引起他人的共鸣。所以在写他人语言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比喻句;

第二,可以用对比句。比如说相比于他的大嗓门儿,她的声音就像清风细雨一样。这会给人感觉不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会引导大家去感受引起共鸣,这尤其是在文案写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要,通过对比的句子引导大家形成落差,然后选择去更深的感受;

第三,一定要全情投入。描述的场景就好像自己就在现场一样,这样的话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果只是站在第三方角度去形容,很难达到引起共鸣的效果,自然大家也不会有太多的感触,也就不会被感动。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一

些比喻句,对比描述以及身临其境的方法引导大家,在现场去感悟这样的感受,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写作除了有这些形式,平时还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才能够将要描述的画面准确描述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