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是否确有shuì fú的读音

百度百科介绍说:
说服shuō fú(注:不读shuì fú)
但众多影音视频中又却有shuì fú的发音,难道shuì fú的发言来自闽南一带?究竟是如何的呢

各个地方的读音不一样,但都是正确的。

比如广东福建南方这边,比较倾向于shuì fú的发音。

北方可能就会shuō fú说得比较多一点。

两种读音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叫法不同,两种都是一样通用的。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

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汉语普通话,是中国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区别于首都胡同音)。要区别三个概念: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话,首都胡同音,修正型的首都雅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说服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huì fú】和【shuō fú】。《辞海》《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将“说(shuō)服”释为“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将“说(shuì)”释为“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

详细释义:

1、用理由充分的话开导对方,使之心服。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他想说服她,可是一看她那倔强的、不易说服的眼睛,他不做声了。”

2、心悦诚服。

近义词:劝服、压服、劝说、劝告

反义词:自愿、阻挠

扩展资料:

1、压服

亦作“ 压伏 ”。被迫服从;用强力制伏。《红楼梦》第八八回:“你们打架已经使不得,又弄个野杂种什么 何三 来闹,你不压伏压伏他们,倒竟走了。”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

2、劝说

劝人从事某事或使其对某事表示同意。冰心《寂寞》:“婶婶只懒懒的,禁不住妹妹和小小的撺掇劝说,只得随同出去。”

3、劝告

拿道理劝人。沈从文《阿金》:“但是禁不住地保用他的老友资格一再劝告。”巴金《秋》五:“觉民放下淑华的辫子,拉着她的一只手,半劝告,半开玩笑地说。”

4、阻挠

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杨朔 《木棉花》:“ 广九路 被炸了,我的当天去 香港 的计划因而受到阻挠,这使我烦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3

造谣传谣的太多,认真查证的太少。这词正音一直是shuō服,从来没改过,已有很多人贴出几十年前的资料证明了这一点,已知的明确这么标的可追溯到1937年版《国语辞典》,再往前书面语还是单音词为主导,没什么可说的。

《现代汉语词典》官方也对说服的音义作过阐释:

“说”shuō是“用话来表达意思”,“说”shuì是“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即除了“说”shuō这个动作外,还包含了动作结构“服”。

用公式表示,“说”shuì = “说”shuō+“服”。

“说”shuì其实就是为“说服”义专门立的读音。而在“说服”这个动补式复合词中,“说”仍是言语动作本身,宜读shuō,“服”是动作结果,二者组合,才构成了“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的含义。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确实有。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对【说服】的注音是不同的。

1、大陆地区《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第六版 )的条目(第1225页)中【说服】的汉语拼音注音是 shuō fú。

2、台湾地区《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中华民国教育部版权所有,国家教育研究院维护,中华民国104年11月台湾学术网路五版试用版)中【说服】的注音是ㄕㄨㄟˋ ㄈㄨˊ,汉语拼音 shuì fú。

说服,通常作动词用,"说"和"服"这两个词素之间是偏正结构,真正表示动作的是"说","服"表示"说"的结果,是修饰补充前面的"说"的。

从字面理解,"说服"就是"说"而使"服"之。"说"字有四种读音。

一、读"shuō",主要的意思有:

(1)解释,解说;

(2)告诉,讲话;

(3)言论、主张(作名词,如"学说"、"歪理邪说")等等。

二、读"shuì",意思是劝说别人使听从自己,比如"游说"。

三、读"yuè",作"悦"的通假字。

四、读"tuō",作"脱"的通假字。

第三和第四种读音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十分少见。所谓说服,是指好好地向对方说理,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特定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4-15

“说服”没有shuì fú的读音。

《辞海》、《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将“说(shuō)服”释为“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将“说(shuì)”释为“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这几部词典在“说(shuì)”后所列的词条中均没有“说服”一词。

说服,读作shuō fú时,意思是指心悦诚服;用理由充分的话开导对方,使之心服。引证于现代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 

扩展资料:

一、说字解析:

1、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说客。说服。

2、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4、责备:数说。

5、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二、说服的相关技巧:

1、以心换心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2、以弱克强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如果想说服比较强大的对手时,采用这种争取同情的技巧,从而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3、寻求一致

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说服的人,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组织状态之中,所以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问题,绝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

所以,得努力寻找与对方一致的地方,先让对方赞同远离主题的意见,而后再想法将主意引入话题,而最终求得对方的同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说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