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酿白酒怎么去除甲醛?

如题所述

小时候在老家,长辈会自酿白酒,总感觉自酿的酒更健康,其实酿造白酒时如果甲醇处理不当对健康会有害处。自酿白酒如何去处甲醇呢?下面教大家几个去处甲醇的小方法。

(1)选用新鲜、未变质的原料和含果胶质少的原料。

(2)选用果胶酶少的菌种及菌株作糖化剂。

(3)对含有较多果胶质的原辅料进行预处理时,可采用蒸汽闷料,如谷壳汽蒸30分钟,可去掉谷壳中的甲醇。

(4)降低原料的蒸汽压力、增加排汽量及原料经浸泡处理,可除去一部分可溶性果胶。

如果自家有酿酒设备,一定要注重酿酒技术,比如去处甲醇的方法等,在人士的指导下酿造,这样才能喝到更健康的自酿白酒。关于甲醇,酿酒原料中含有的果胶质是甲醇生成的基础,它主要集中在原料的表皮,所以咱自酿酒在选择原料上一定要把麦子、玉米脱皮,大米不需要,高粱因果胶含量低,一般都是带壳蒸料。将原料通蒸汽30分钟左右,也可去除甲醇。



另外,初蒸出来的"头酒"甲醇含量偏高,要扔掉。将原料预先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清洗,去除粮中酸味和部分可溶性果胶质,降低白酒中甲醇含量。总之咱在家自酿酒,就是要尽可能的去除甲醇,粮食要脱皮,然后要泡12至24小时,然后再蒸熟至开花,最后在蒸馏的过程中多去一点酒头,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万无一失。



2:关于含铅。白酒含的铅主要是由蒸馏器、冷凝导管、贮酒容器中的铅经溶蚀而来。以上器具的含铅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则器具的铅溶蚀越大。为了降低白酒的含铅量,要尽量使用不含铅的金属来盛酒或制作器具设备,比如蒸馏用不锈钢设备,储酒用陶瓷坛子。



凡含果胶质量高的原料、辅料,可采用通蒸汽闷料,以去除原料中的果胶质,一般将原料通蒸汽30分钟左右,便可去除甲醇发酵时要减少黑曲霉菌用量,最好不用黑曲霉作糖化剂,因生产原料发酵时所采用的霉菌与甲醇的生成有密切关系。



常用的糖化力较强的黑曲霉菌会增加白酒中甲醇的含量。白霉、黄霉菌含果胶酶少,用它们作糖化剂,酿出来的白酒中的甲醇量明显降低。选择设备较好的蒸馏塔,可在乙醇蒸馏塔后另设一个甲醇蒸馏塔。

初蒸出来的“头酒”甲醇含量偏高,应作为工业酒精之用。生产工艺过程应减低蒸煮压力,采用缓慢蒸酒,增加排气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将原料预先浸泡处理也可除去部分可溶性果胶质,可降低白酒中甲醇含量,提高白酒卫生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