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穿过的衣服怎样处理? 只能烧掉吗?留在身边不行吗?

如题所述



这个根据地方习俗吧!还有就是因人而异吧! 我婆婆得癌症5月刚去世,才52岁。她的衣服被褥,遗物公公都舍不得烧给她,说衣服要留着给我女儿长大穿。火化时我说要烧被褥给她,他尽然说烧了我用啥?所以一个都没烧…………全留着呢!30多年的夫妻我都感到很心寒,不可理喻?问题是我公婆都是公务员,单位也好,不是没钱,我公公有钱呢,他自己工资也高…………

人死后,新衣服一般都放棺材里随着死人埋掉了,剩下的衣服基本都烧掉或者找个地方扔掉了,怕睹物思人,一般除了照片基本都不留了,生前的衣物被褥都扔了。

有的老人去世了被子会给下一代说是“后被”,不知道啥意思寓意应该是好的,不然都不会留下来了。

年轻人非正常死亡的大多数都烧掉、或者扔掉,我们小区一个20多岁的女的跳楼了,她死后她婆婆把她用过的所有东西都扔掉了,手机好几个,衣服被子给孩子买的玩具都扔了,小区里的人都知道都不敢要,外边收废品的全部拉走了。主要是女的太年轻了从那么高的楼上跳下来应该很惨。

有的人则不在乎什么好不好,生前的一切都保留原样,我妈都去世快20年了,老家里还是能随处看到妈妈用过的东西,可能对于别人来说不好不愿接触死人用过的东西,忌讳也很正常毕竟对于外人来说没什么感情,而自己的家人看到会很亲切就像亲人还在身边不曾离开。

人死后衣服怎样处理?各地风俗不一,亦因人而宜。处理的方法大体有这么几种:一是按亡人的遗嘱办。有的人临死前对后人有叮咛,哪些衣服烧了,哪些衣服留给×x人穿。二是全部烧了。这种情况多为老幼亡者,老人穿过的衣服,尤其是旧社会穿过的衣服,或是婴幼而夭的衣服,没有保留的必要。三是儿女留给自己或送给亲朋穿。现在人的生活条件好了,一般穿的衣服质量较好,有的档次较高,而且有的衣服只穿过一两次,甚至还有买来未上身的,烧了太可惜。四是留作纪念。儿女们为缅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特选件有特色的衣服永远保留,以示怀念。

题主好!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是“滋晨文化”,我来为您解答其中的疑问。

人的一生,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都避不开“生老病死”,免不了“婚丧娶嫁”不婚主义的别来抬杠),更绕不开沉淀其中的各种文化习俗和铺排其间的种种个人抉择。

所以对于这个话题的回答,其实应当包含涉及“丧葬习俗”的传统处理方式和现代个体家庭基于不同情况所选择的处理方式这两个大的方面。

一、以传统的丧葬习俗方式处理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丧葬习俗各不一样,不同地域的丧葬习俗也各有差异。

所以在这里讲的还是以汉文化和主流传统(其他民族独有的和非常稀奇的那些不在讨论内)为主,仅供借鉴和探讨。

1.寿衣入殓

寿衣,俗称“老衣裳”,先人死后,孝子忌讳言死,而将死人所着衣服冠以“寿衣”之称,寓为健康长寿之意。给先人穿寿衣称为“小殓”,入棺则为“大殓”。

古时老年人生前就会为自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现在比较西化的家庭会为先人冠上其生前选择或穿过的时装代替寿衣。

一般来说,寿衣皆取奇数,得吉利之意。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最多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条”裤子(女的可用裙子代裤)。
而且其量词亦有不同,上衣不称“件”而叫“领”(古时候寿衣皆有领),有三领、五领之别;裤不称“条”而叫“腰”,有三腰、五腰之别。

一般死者的年龄愈大,愈可多穿,表示多福多寿。 老人死了为什么要穿那么多的衣服呢?这因为,过去人死了总是先装在棺材里,而棺材往往要在家里停放一些时日直至出殡。这就必然出现一个问题,棺材里面的尸体久了会腐烂,会流出液体来,并还可能透过棺材渗漏出来。

为了防止渗漏,除了在棺材里面放上草木灰、草纸一类吸水的东西,还要多穿衣服,亦为了能吸水分。人的内脏在上身,腐烂时水分比下身更多些,因此上身要比下身多穿些。

所以,虽然其中不乏迷信观念,但也有科学成分在里面。而在这“寿衣入殓”环节,包括“大殓”入棺环节也会放一些逝者喜爱的衣物进去,这样就会处理掉一部分衣物了。

2.旧衣烧化

那么剩下应该还有不少衣物,可能大部分都是比较少穿的和旧衣物,在物质不发达的古代肯定有一些留做自用或送给后辈的(有“留库”“后被”等说法),但在这里并不提倡。那么通常就会选择分批分时地烧掉。为什么要烧掉,为什么要分批分时,有什么讲究?

一方面,古时的人认为烧掉的衣物是可以被先人“带走”的,如今还有一些老人会说要烧棉衣服,不要一次性烧太多和烧那些难以烧彻底的衣服,以免先人背的辛苦,穿上却是衣不蔽体。

所以,一般会选择在出丧即出殡之前的几天时间内,分批烧掉一些。在古代守丧的期间,做七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等过程中把剩下的衣物慢慢烧给先人“带走”。

另一方面,把逝者(尤其是患病过世)的旧衣烧掉,除了寄托哀思、去除恐惧之外,在医疗条件落后、对于各种疾病并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能力的古代,其实能够因此杜绝病菌的传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同样有其科学成分在里面。

二、根据各自家庭的不同情况处理

在不断移风易俗的今天,丧葬习俗也越来越自由和简化,那么对于逝者的衣物处理就更灵活和简单了。

如上述的“寿衣入殓”环节,可能就挑选一两件逝者准备或喜欢的衣物为其穿上就可以了;“旧衣烧化”方式就可能更直接了,把不要的一次性全部烧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式可看情况选择。

1.原封不动

有些家庭对逝者的感情十分深厚,会选择把逝者的生前所住的房子或房间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当然就包括生前使用的家具和穿着的衣物。虽然不是不可以这样做,但还是需要提醒,要做好消毒和保存工作,避免一些病菌的留存和传播,不利于家人和周围人的健康。

但如果逝者患有重大疾病,那最好是尽可能地把其生前密切使用的物品都烧去或消杀处理掉(人道销毁),是对家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周围人的一种责任。

2.部分留存

在逝者非重大疾病死亡和做好消毒保存工作的前提下,也是可以适当地挑选部分逝者生前喜欢和有代表性的物品留存作为纪念,可以装到专门的柜子或箱子里进行封存保管

3.慈善捐赠

这个做法同样要基于保证健康安全做好消毒处理的前提下,由于逝者生前留存有大量全新或者较新的衣物无法通过其他方法一次性处理掉,那就可以挑选出来捐献给相关的机构去送给需要的人。这样的做法既有意义,更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随处丢弃到垃圾堆、垃圾桶的处理方式人道和安全

以上就是我关于“人死后,衣服都是怎么处理的?”的回答,主要包括了“以传统的丧葬习俗方式处理”和“根据各自家庭的不同情况处理”两大方面5个方式的阐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我是“滋晨文化”,“传播通识文化,关注教育发展”,欢迎大家关注,如有不同看法可留言探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4
人死后他所穿的衣服都是要烧掉的,因为放在家里面是不吉利的,把它烧了也就是送给他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第2个回答  2021-05-14
不要轻易听别人讲笑话。祖先,或者亲友的衣服留在身边是没有问题的。你也可以。担心的话,可以把它清洗后。再放在身边,作为留念。怎么了?家乡甚至?会把情绪留下的衣服分一些给亲戚。作为留念。没有什么吉利,不吉利的。
第3个回答  2021-05-14
人死后穿过的衣服大部分只能烧掉留在身边的。没有几个人刘多数人不留。留下也行的。
第4个回答  2021-05-14
人死后穿过的衣服怎么处理?只能撤掉吗?留在身边也行。这也是一个念想。其他呢。可以给。过世的人捎过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