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那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不得不知的心理学效应

如题所述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我们可能只觉得好玩,而心理学家们就开始研究了:“这是为什么呢?”所以,他们常常会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实验,然后总结出有一些规律,形成了一些有趣又实用的心理学定律或效应。

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书鱼 ,就用一整本的 《墨菲定律》 来讲解一些心理学实用效应。书鱼还是知名知识分享类博主,曾参与编辑“中国网络文学好看榜”,任执行副主编。2018年任华语网络文学IP价值论坛执行副主编,参与”首届华语网络文学TOP100”等项目。主理微博推书账号“推遍天下”,粉丝逾数十万,深受粉丝喜爱。

在《墨菲定律》这本书里,作者从心理学家的实验,真实的故事案例入手,再加上一些通俗易懂的介绍,告诉我们一些深奥的理论知识。然后再结合当下的热点或者契合人们生活、交际、工作、感情等方面的知识,深入浅出地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让我们懂得那些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可以怎样地帮助到我们。

在《墨菲定律》这本书汇集了56个心理学效应,例如:墨菲定律、框架效应、刺猬规则、沉没成本效应、海格力斯效应、责任分散效应、聚光灯效应等等,这些都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生活中常用到的你不可不知的几个心理学效应。

第一个关于心理学共识的——墨菲定律。

以前常听说到这四个字, 但是对于其真正的含义,怎么应用,几乎一无所知。这次通过读《墨菲定律》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原来这个是这样的。

有些事情就是很怪。比如,以前上学,上课不会的时候怕被老师点名,故意趴低一点,但是偏偏被老师点到。墨菲定律就是这么神奇的事情,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越怕什么越容易来什么,这就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怎么来的呢?

1949年,一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受命参加火箭减速超重实验,实验最怕的就是出错了。但是,令人完全想不到的是是, 有人把16个加速器全部装错了位置。墨菲慨叹:“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变得糟糕,让他去做就一定会糟糕。”好了,他的这句话被人记下来了,还演变成了墨菲定律。

怎么避免呢? 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做事需提前预设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从细微处入手,做好应急计划。

第二个是与社会关系相关的——责任分散效应。

在说到责任分散效应时,作者结合实际案例。让我们知道,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2011年10月13日,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一名女童被车辆碾压,18名路人先后在7分钟内路过此地,却都视而不见,女童最终在被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至今记得看到那段视频的痛心。

想起前段时间,长沙一名 9 岁男孩遭殴打致死的事件。现场很多人围观,但凡有一个人出手,悲剧就可能被遏制,孩子还是活着的孩子。

可是,他们都选择了漠视,眼看着孩子瘫软在地,彻底失去生命体征。这些冷漠的行为反应了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让一个人完成的任务,他就去做了。

如果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的责任就会平摊到每个人身上,进而削弱这一群体中的个人责任感,让每个个体的潜意识中就会想推卸、逃避任务。就像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那么,如何应对呢? 若急需帮助,最好将求助的诉求直接指向某一个人,而不是地向周围所有人呼救。指派任务找固定负责人,防止多人互相推诿。

第三个 关于我们自身心理息息相关的——聚光灯效应

这完全是个教你变脸皮厚的方法。

有一天我衣服穿反了,觉得那个别扭啊。看看露在外面的标签,真的是臊得上。

心想别人会不会笑我:“你看那人,衣服穿反了,哈哈哈。”又不能当街脱了反过来,真的是难受,心里刺挠一上午,回家赶紧换了。但是想想,这事除了自己,好像并没有别人发现。那我不是白难受了一上午吗?

生活中总是这样,有很多你自己十分在意的事情,或许你身边的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聚光灯效应。人们总是高估旁人对自己行为举止、外貌特征和行为等的关注程度。

其实,人家并没有那么在意,你今天穿了什么,做了什么,甚至你觉得出丑的事情,别人可能压根就没注意,即使看到,也会很快忘记。所以,大胆点,放松点,脸皮厚点,生活更轻松愉快。

第四个与我们的思考方法相关——刻板效应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路边上一男子对一女子拳脚相加蹲在地上发出哀嚎,男子还试图把她装进车的后备箱。被人录下后发到网上,很多的评论,让人意外。有的人就从视频里推断出此女子肯定是“拜金女”, 那辆车肯定是那个男子的,她肯定是靠男人吃饭被打就算活该之类的。他们通过什么判断的呢?

他们可能曾经见过或者听过有些女子比较在意金钱物质而以为所有女孩都是那样。这就体现了心理学上的刻板效应。就像《墨菲定律》里讲得: “只了解概况,容易以偏概全”。

人们往往根据旧有的认知判断事物,并且很难改变。有的时候,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是你以为的吗?并不是。 就像视频里被打的女子发声:这宝马是我的,被威胁才没报警。并贴出了自己的汽车行驶证上,之前那些存在刻板反应一味指责的人就被事实打脸了吧。

所以, 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者发表观点的时候,还是要注重事实,了解和尊重事实,这样的依据下思考才有正确的前提。而不是根据自己记忆主观地妄下判断。

第五个跟与人相处有关——南风效应

一个妈妈带着五岁的女儿上了公交车。看看满座的公交车,母女俩只好站在一个年轻人旁边。年轻人为了不让座,只好假装睡着。女儿说:“妈妈,我好累,这个叔叔怎么不给我们让座呢?”,别人也把目光放在旁边的年轻人身上。

这个年轻人肯定超级尴尬。只听那位妈妈说:“叔叔是工作太累了睡着了,等叔叔醒了肯定会让给你的。”下一站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假装刚刚醒来的样子。把座位让给了小女孩。小女孩说:“谢谢叔叔,叔叔辛苦了。”

经常会有为在公交车上抢座闹矛盾的事情。 其实换个思路换个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

这就是《墨菲定律》里的南风效应。 当你面对一件事情及事件中的人时,你的态度决定着对方的态度,进而决定着事情最终的结果。有时寒冷强硬的态度,不如温暖和煦的态度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南风效应也叫温暖法则。

第六个与每个人的成长相关——延迟满足效应

前段时间,河南平顶山的一对夫妻上了热搜。妻子做美容,老公知道后哭了,真的让人唏嘘不已。原来,这位妻子购买各种美容项目和塑身衣,让这位妻子花了20多万。

这样为欲望付费的不理智行为,也在很多大学生身上上演,各种打白条的软件,让他们超前消费,还不起跳楼的案例也不是一两个。为一时欲望或面子,用生命买单, 真的值得吗?

在面对诱惑时,他们更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内心的冲动,这就是《墨菲定律》中提到的延迟满足效应,其中讲到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研究人员在桌子上放了零食,糖果或者巧克力等。如果十五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谁就没有吃掉糖果,就能得到双倍的奖励。在后来的跟踪研究后发现,能坚持等待的孩子更有自制力,也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糖果对于小孩子的诱惑力非常大,有30%的小孩抵挡不住诱惑,在十五分钟内就会吃掉糖果,而不管后面有没有奖励。成年人对于很多欲望也很难控制,不懂得如果延迟满足,就会不计后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所以, 我们要远离诱惑,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控力,提高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为长远生活做规划,从小的目标开始,养成专心致志做好当下事情的自律。当完成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奖励,通过达成目标获得奖励来满足自己。

书中还是其他许多由生活现象演变而来的心理学理论。虽然说是理论,但是经过作者的解释,让它们变得浅显易懂,通过心理学家的分析,明白其中的原理,我们可以放下焦虑、紧张的情绪,对很多事情可以见怪不怪了。这是一本随时都可以拿来读的书,静下心来,用书中的理论去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悟出道理的同时,指导我们的生活。

在快节奏的成长路上,总会有遇到一些磕磕碰碰,不妨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理,给心理多一点时间和空间,来做一个健康心理的人。而稳定健康的心理也需要我们学会和自己和解,需要了解更多人们心理的底层逻辑,助我们的生活一臂之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