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在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写一段赏析文字,急

600字左右吧,全面一点

《水浒传》在艺术结构、语言运用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但最出色的艺术成就,主要还是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中说:<水浒传》“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口声”。意思是说,人人个性鲜明。这虽有点过奖,但<水浒传》描写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其中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至少不下一、二十个,如李逵、鲁智深、三阮、林冲、武松等。这些英雄人物都被写得真切动人,令人可爱。他们之所以有如此感人的力量,主要是作者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使英雄人物植根于现实生活中,又富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们生活在北宋的黑暗社会生活中,身受欺压、凌辱和陷害。

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们产生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封建统治者的仇恨。这是千千万万被压迫的人民大众不愿受压迫的反抗情绪的反映。但他们如果仅仅是有不满和仇恨,还不足以感人。可贵的是他们把仇恨化为行动,产生了一系列传奇性的英雄行动,让仇恨升华为改造社会的崇高理想。他们为了劫富济贫,使“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共过“快活”的太平日子,打恶霸,杀贪官,闹州府,出生入死,在所不惜,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作者就是这样不仅让他们看到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而且还赋予他们改变这种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并付诸行动,使这些英雄形象既集中反映了贫苦大众反抗的阶级共性,又比现实中的人物更高更美。因此,形象鲜明,光辉夺目,感人至深。

《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首先是善于紧紧扣住人物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个人经历来刻画他们的性格。林冲、鲁智深二人,同是武艺高强的官军,但由于他们的出身、地位、经历、教养不同,使两人的性格各不相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林冲处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较高地位,既有优厚的体禄,又有一个美貌贤良的妻子,生活舒适,使他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怯于反抗的性格;不过,由于他重才好艺,喜欢结交江湖好汉,又使他富有正义感,为人正直。因此,他对统治阶级的迫害是怒而不争,尽量隐忍。他听说妻子被人调戏,极其愤怒,但当知道调戏者是高的儿子时,便把怒气隐忍下来,不敢发作。而毫无牵挂的鲁智深就不同。

他“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地抢入庙来”,要帮林冲“厮打”,叫那“撮鸟”“吃酒家三百禅杖”,充分表现了他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爽性格,与林冲的忍让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林冲的隐忍,并非无原则的委曲求全。在他的隐忍中包含着内在的愤怒和不满的因素。当隐忍超过一定限度,使他感到忍无可忍时,愤怒和不满的因素就会转化为复仇的火焰,象火山般爆发出来。他勇猛地手刃陆谦,捌死富安,砍倒差拨,直上梁山,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但上梁山是他被逼到走投无路时才作出抉择的。而鲁智深却是处处主动向封建统治阶级发出挑战:他为了替金氏父女伸张正义,打死恶霸郑屠,为搭救林冲,大闹野猪林,最后奔上二龙山。他走上反抗的道路是主动的。

《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另一艺术手法,是善于通过人物本身的行动刻画人物性格。《水浒传》对人物的性格,往往不是由作者作任何说明式的介绍,也极少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来刻画,大量的经常的是通过人物本身的行动直接表现出来。例如杨志的性格,是比较鲜明的,而他从出场,到病死丹徒,作者对他都没有作任何说明式的介绍。他的性格、神情,都是通过他本身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水浒传》还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使个性更鲜明。在对待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的事件上,作者写了林冲和鲁智深迥然不同的态度以表现其不同的性格特征。在武松杀嫂的事件中,作者写了何九叔与郸哥,何九叔世故、机变而又怯懦;郸哥却好胜、天真幼稚、好打抱不平。作者还有意通过同一出身的兄弟之间的对比,显示其性格的差异。如阮氏三雄:都水性熟、武艺高、革命性强,但阮小二老成持重,临危不乱;阮小五精明强悍,爽快利落;阮小七急躁冒失,性如烈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8
水浒传在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的特点非常的明晰比如说呃武松醉打蒋门神还有这个武松打虎等等这些方面都是非常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