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 烧伤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如题所述

近年来的天气持续高温现象越发明显,常在户外高温地段工作的工人常会有被烧伤的危险。这些工人烧伤后虽可依法认定为工伤追究公司赔偿,但每每公司会先鉴定后赔偿。在法律中,具体工伤烧伤如何鉴定?如何赔偿?又能赔偿多少?接下来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一番:

一、烧伤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烧伤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头颈部皮肤结构损伤和修复功能障碍
      皮肤的修复功能是指修复皮肤破损和其他损伤的功能。本标准中的皮肤修复功能障碍是指瘢痕形成。
      头颈部III度烧伤,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8%2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面部皮肤面积的90%2级
      颈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完全丧失3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面部皮肤面积的80%3级
      颈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大于等于75%4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面部皮肤面积的60%4级
      头颈部III度烧伤,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且小于8%5级
      颈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大于等于50%5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面部皮肤面积的40%5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面部皮肤面积的20%6级
      头部撕脱伤后导致头皮缺失,面积大于等于头皮面积的20%6级
      颈部皮肤损伤导致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颈前三角区面积的75%7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24cm27级
      头颈部III度烧伤,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2%,且小于5%8级
      颈部皮肤损伤导致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颈前三角区面积的50%8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18cm28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12cm2或面部线条状瘢痕大于等于20cm9级
      面部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6cm2或面部线条状瘢痕大于等于10cm10级
      注:
      1瘢痕:指创面愈合后的增生性瘢痕,不包括皮肤平整、无明显质地改变的萎缩性瘢痕或疤痕。
      2面部的范围和瘢痕面积的计算:面部的范围指上至发际、下至下颌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部、眶部、鼻部、口唇部、颏部、颧部、颊部和腮腺咬肌部。面部瘢痕面积的计算采用全面部和5等分面部以及实测瘢痕面积的方法,分别计算瘢痕面积。面部多处瘢痕,其面积可以累加计算。
      3颈前三角区:两边为胸锁乳突肌前缘,底为舌骨体上缘及下颌骨下缘。
      各部位皮肤结构损伤和修复功能障碍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90%1级
      躯干及四肢III度烧伤,面积大于等于全身皮肤面积的60%1级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80%2级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70%3级
      躯干及四肢III度烧伤,面积大于等于全身皮肤面积的40%3级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60%4级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0%5级
      躯干及四肢III度烧伤,面积大于等于全身皮肤面积的20%5级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40%6级
      腹部损伤导致腹壁缺损面积大于等于腹壁面积的25%6级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30%7级
      躯干及四肢III度烧伤,面积大于等于全身皮肤面积的10%7级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20%8级
      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且瘢痕面积大于等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9级
      注:
      1全身皮肤瘢痕面积的计算:按皮肤瘢痕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即中国新九分法:在100%的体表总面积中:头颈部占9%(9×1)(头部、面部、颈部各占3%);双上肢占18%(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躯干前后包括会阴占27%(9×3)(前躯13%,后躯13%,会阴1%);双下肢(含臀部)占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9×5+1)(女性双足和臀各占6%)。
      2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烧伤面积的计算按中国新九分法,烧伤深度按三度四分法。III度烧伤指烧伤深达皮肤全层甚至达到皮下、肌肉和骨骼。烧伤事故不包括冻伤、吸入性损伤(又称呼吸道烧伤)和电击伤。烧伤后按烧伤面积、深度评定伤残等级,待医疗终结后,可以依据造成的功能障碍程度、皮肤瘢痕面积大小评定伤残等级,最终的伤残等级以严重者为准。
      赔偿标准
      (一)1级至4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5级至10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
      5级至10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主要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三大项:
      1、关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全国各地都是统一的赔偿标准,具体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2、关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赔偿标准,以及其他待遇规定,根据各省市的规定而确定。
二、相关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总而言之,烧伤不是小伤,鉴定以及相关赔偿也是按照1到4级、5到10级烧伤分类赔偿,详细可参考全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