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每个月都有报怎么年底还要交这么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每个月都有报怎么年底还要交这么多?

社保费的申报可以每个月报一次,也可以每半年申报一次,也可以一年申报一次,
表上的基数是由工资、比例、人数、申报月数相乘得出的,自然,基数的数值就比工资总额的数值大。
申报表只是说明你准备要缴纳这么多社保,对社保中心的一个申报,实际的划款缴纳还有另外的程式。
你要确定你每月申报表报上去后,有没有把钱款即社保费缴到或者转账到社保中心

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怎么填

 一、本表为年度清算专用,所属期12月的月度申报不再申报。缴费人结算时请先填写《社会保险费工资超上限调整计算明细表》(1)、《社会保险费工资低于下限调整计算明细表》(2)(上述两表无电子申报,应与其他纸质申报表一同报主管地税分局),再填附表《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调整专案汇总表》,附表申报成功后再填主表《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请各企业缴费单位完整准确地填报各项资料。当月社保部门传输的个人资料由系统自动转申报,不再显示和要求缴费单位确认。
二、附表《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调整专案汇总表》
1.调增专案
调增专案1“低于下限”:指根据《社会保险费工资低于下限调整计算明细表》(2)的计算结果填不到下限的调增金额;
调增专案2 “其他”:指按政策规定应计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而没计入的调增金额。
2.调减专案
调减专案1 “超上限”:指根据《社会保险费工资超上限调整计算明细表》(1)的计算结果填超过上限调减金额;
调减专案2 “外籍人员”:指符合政策规定的尚未在本市参保外籍人员工资扣减额;
调减专案3
“外地参保”:指符合政策规定进杭分支机构(非独立法人)已在外地总机构参保缴费人员的工资扣减额(独立法人之间的工资不能扣减),以及指符合政策规定已在本地总机构列支工资,在外地分支机构(非独立法人)已参保缴费人员的工资扣减额(独立法人之间的工资不能扣减);
调减专案4“法定不参保”: 指已计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支付给聘用离退休人员的报酬,以及指已计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
支付给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报酬;
调减专案5“其他”:指按政策规定不计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而在财务处理时计入的金额(如支付给学生勤工俭学的费用);
5.填列后 “可扣减专案金额”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并转到主表,调整专案计算结果是增加缴费基数的,“可扣减专案金额”为负数。
三、主表《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
主表第4列填写全年1-12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主表其余各列由地税部门计算机提取资料库资讯和附表资料产生。
四、2012年年度结算应当用2011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按照当地的工资水平核算。

各地情况不同,具体情况,你可以到当地社保局咨询,或拨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12333。

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中有几项你就填几项,有什么内容发上来看看

《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怎么填写

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填写说明如下:
市、区各缴费企业:
本申报表供缴费企业进行企业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使用,仅针对缴费企业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在职)部分。申报表有一张主表和两张附表,缴费企业在填报前请仔细阅读本填表说明。

1、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结算企业填报次序为:附表1→主表;
2、船舶外包工程劳务企业和部份选择按“营业收入”结算的建筑企业填报次序为:附表2→附表1→主表。
一、主表
1、网上申报时,主表除补充资料外由计算机自动提取、计算产生。补充资料由缴费企业如实填写,有未填列项不能成功申报,并按提示返回操作。
2、表中第4列工资总额、第5列可扣减专案金额、第6列结算所属期缴费基数、第7列结算所属期应缴金额的各费目资料,分别从附表1的第4列、14列、15列、17列对应费目中提取,同费目分行计算的,按该费目合计数提取。
3、第8列结算所属期内已申报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资料库资讯产生,取数口径为该费目已成功向地税部门申报的、费款所属期属本结算所属期内的应缴数;若年度结算申报前,有发生属本结算所属期内的退库金额,应当减除。
4、表中第9列其中:已减征或抵缴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资料库资讯产生,取数口径为该费目费款所属期在结算所属期内(含起止日)的减征金额或抵缴金额合计数(09年3月集中减征数)。 
5、第10列结算期已批准未减征或抵缴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资料库资讯产生, 取数口径为结算期内已按减征或抵缴流程批准的费款所属期在结算所属期内(含起止日)的减征或抵缴数尚未减征或抵缴的金额。
6、企业成功申报本表后,按第11列“应补(退)费额”产生应征数,进入征收流程。
二、附表1
1、附表1为主表的附表,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结算企业结算时必须先填报附表1。
2、船舶外包工企业和部份选择按“营业收入”结算的建筑企业结算时必须先填报附表2,附表中第4-14列不填,第15列缴费基数按费种费目向附表2第8列取数。
3、第4列“所属期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填列企业在结算费款所属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各险种的工资总额应一致。 
4、第7列“市内外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基数”是指凭市外或市内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相关有效证明,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稽核后,除工伤保险外,其他四费允许从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中扣减在市外参保职工、在市内其它单位参保的职工个人缴费基数。 
5、第8列“参加机关事业保险人员个人缴费基数”是指凭市内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相关有效证明,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稽核后,允许从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中扣减在市内参加机关事业保险的职工个人缴费基数。
6、第9列“外方人员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工资总额。
7、第10列“参加省级统筹人员工资”是指凭省社保事业管理中心出具相关有效证明,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稽核后,允许从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中扣减参加行业省级统筹的职工的工资总额(未参保险种不得扣减)。
8、第11列“可扣减的农民工工资”仅限选择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结算的建筑企业填写,仅在计算工伤保险费时,可在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中扣除,可扣减的农民工工资=建设工程总造价×15%×(结算年度已施工天数/合同工期总天数)。对其它险种不能扣减。 
9、第12列“与年累计个人缴费基之和差异调整”用于调整按最低申报比例计算的最低申报基数与年度累计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的差异:
①当[4+6-(7+8+9+10+11)]×行业最低申报比例<年度累计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第12列=[4+6-(7+8+9+10+11)]-年度累计个人缴费基数之和(公式1);
②当[4+6-(7+8+9+10+11)]×行业最低申报比例≥年度累计个人缴费数之和,第12列=[4+6-(7+8+9+10+11)]×(1-行业最低申报比例)(公式2); 
③未参保企业“年度累计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为0;
④工伤保险费的行业最低申报比例为100%。
10、第6、13、14、15、17列按表中逻辑关系计算,网上申报时由计算机自动计算产生。
11、网上申报时如附表1未成功储存的,则无法开启主表。 
三、附表21、附表2仅适用船舶外包工程劳务企业和部份选择按“营业收入”结算的建筑企业,其他缴费企业不需填报附表2。 
2、第4列“所属期销售(营业)收入”应全额填写。 
3、第5列“行业工资含量”用以计算最低缴费基数,其中:建筑企业工伤保险栏不需填,其余险种填0.75%(5%×15%);船舶外包工程劳务企业工伤保险栏填25%,其余险种填7.5%(25%×30%)。企业在网上申报时第5列由计算机自行产生。
4、如第6列<年度累计个人缴费基数之和,则第7列=年度累计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第6列;如第6列≥年度累计个人缴费基数之和,则第7列=0。 
5、建筑企业工伤保险栏第4、5、6列不填,第7列取“所属期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可扣减专案金额”与“年度累计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的大数填入。
6、第6、8列按表中逻辑关系计算。网上申报时由计算机自动计算产生。
7、网上申报时,船舶外包工程劳务企业和部份选择按“营业收入”结算的建筑企业须先填写并储存附表2,才能自动产生、储存附表1和主表;如因误先填写并储存了附表1,计算机将预设按“工资总额”结算,不能再开启附表2。
其他:1、在年度内如有未申报月份产生欠费额的或者申报不足的,这些单位在网上申报系统[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模组进行结算申报时,系统会提示有欠费。须在办税服务大厅办结补征手续后(包括职工个人部分 欠费等),才能在[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模组进行结算申报。
2、随本申报表上报的资料包括:参保单位个人缴费基数核定表,附表1调减专案相关证明。
3、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受理结算期限为:每年2月1日至每年5月31日。

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什么时候申报

2015年年度结算应当用2014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按照当地的工资水平核算。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申报表怎么填,求指教

社会保险的特点:
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准是劳动者的人身;
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援。
保险物件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有些公司计算五险一金并不是按照员工实际工资,而是另外设定基数计算缴纳的)。

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

按社保打的输进去,再核对一下金额

公司不交社会保险,年终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怎么办

还是不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