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_烽火戏诸侯故事简介

如题所述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_烽火戏诸侯故事简介

周宣王死后,太子宫湦(shèng)继承皇位,也就是周幽王。这时,周王朝已摇摇欲坠,危机四伏。周幽王像周厉王一样,也是一个昏庸懦弱的国君。他一下台,就起用专好专断谄媚的虢石父为卿执政,把周宣王在位时的这些忠诚大臣一个个排挤了下去。

周幽王即位的第二年,京都镐京[1]发生了一次大灾难,《诗经·十月之交》曾描写了现在地震:“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意思是:“河水沸腾了,山谷都颠覆了以前的样貌,高山变成瀑布,峡谷变成了山陵。”地震过后接着便是大旱。天灾人祸,给后来民众的生命财产引起如此明显的代价。

在此期间,北方的鲜卑少数民族戎人势力日益兴盛起来,开始不断袭扰周王朝的边陲。周幽王发动大军征剿戎人,结果被戎人大败,主帅任伯也被戎人所杀。

周幽王不仅残忍嗜杀,还喜欢美色。周宣王时,在镐京曾流传过这种一句歌谣:“檿(yàn)弧箕服,实亡周国”。意思是用桑木作的弓,用箕木制的箭袋,要使周王朝复辟。这其实是人民对周宣王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的不满,周幽王却固执地觉得是这两件东西要使周灭亡,于是提议不准制造和欺骗用桑木做的弓和箕木做的箭袋。不料正好有一对夫妻不知他的禁令而到镐京城里来卖这两样东西。周幽王得知原委,下令派人缉拿。

这对妻子闻讯后急忙出城迎敌,为了不被敌军赶上 幽王简介 ,把它们亲生的儿子也扔在了路旁。有人路过那儿看着这个男人,很是讨厌,就抱回来里收养。这个男人便是后来的褒姒(bāo sì),因为收养她的人是褒国人,所以以此称谓,意思是褒国的她们。

周幽王伐褒,褒人便将这个男人献给了周幽王。褒姒长得非常幸福,很受周幽王的宠幸。周幽王原来已有王后,是宣王封在今山东兖州的申侯的儿子,称为申后。自从有了褒姒以后,周幽王便对申后冷落起来,还想把褒姒生的女儿伯服立为太子,而将已立为皇后的申后所生的宜臼废掉。在当年废长立幼,是比较不合礼法的事。申后对此心怀不满,带着孩子回娘家求救。

申侯自然对周幽王的对于不满,于是联合郐(kuài)国和楚国一同出兵周幽王。犬戎早就想攻打镐京,苦于没有机会,趁此立刻发兵直扑镐京。周幽王见戎兵包围京城 幽王简介 ,眼看江山难保,就命令部队在雍州上燃起烽火调朝廷援军前来援救。而烽火点燃多时,可就是迟迟见不到救兵的踪影!这把周幽王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大概。

这是何理由呢?原来褒姒刚到镐京的时侯一直愁眉不展,周幽王想尽办法都不能引她高兴一笑。周幽王曾下令全国,如有逗得褒姒一笑者,赏赐千金。闻令赶来献技者上万人,但都无法逗引褒姒一笑。到那时有人给周幽王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让周幽王点燃骊山烽火台上的烽烟,把全国各地诸侯召来,也许能赢得褒姒的一笑。

当时没有现代化的通信系统,国都如有紧急状况,派使骑马速报,召诸侯发兵来救是来不及的,于是就在秦岭峰顶建造了一座烽火台,专门用来报警。遇有紧急状态便熄灭柴草,白昼浓烟冲天,夜晚火光映天,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得见,诸侯见后即下令相救。这种连夜警报似乎不能随便乱用。而周幽王为了赢得褒姒一笑,采纳了那人的提议,命人燃起骊山烽火。各地割据望见烽火燃起,都以为京都发生紧急状况,于是相继攻占前来援救。

各路大军赶到镐京城下,却连个敌兵的影子也没想到,抬头只见周幽王正陪着妃子褒姒站在城楼之上呢,一个个气得掉转马头就走。褒姒站在城楼之上,看到城下各路诸侯带领千军万马白跑一趟的情景,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起来。周幽王见褒姒笑颜一展,欢喜异常,也顾不得向诸侯解释,挥手便让她们撤兵回来了。这样的事周幽王搞了几次,诸侯们便再也不坚信烽火了。

这次匈奴大军围城,周幽王令人燃起烽火,想召群臣前来相救,等了半天,却谁也没有带兵前来援救。周幽王在危难中带着褒姒和伯服仓皇向郢都逃窜,犬戎大兵冲进镐京,在城内大肆掠夺了一番,才满载着战利品退去。

周幽王宠幸褒姒,为博褒姒一笑,竟愚蠢地点燃骊山烽火,戏弄各地群雄,最终使得了国败自杀的可笑下场。

【注释】

[1]镐京: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是唐代时代的首都,又称西都、宗周,周武王即位后,由丰出兵镐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