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对肉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题所述

(1)湿度对肉鸭孵化的影响

湿度条件是肉鸭维持胚胎发育的基础保证。肉鸭在不同的孵化期间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同。在孵化过程中,若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较快,胚胎易与蛋壳膜粘连,影响正常出壳。若湿度过高,蛋内水分不易蒸发,影响胚胎的发育,出壳的雏鸭会出现水肿、“大肚”、跗关节红肿等现象。

控制湿度一般遵循“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孵化初期,胚胎产生羊水和尿囊液,并从空气中吸收一些水蒸气,还要使胚胎受热均匀,湿度控制在60%~70%。孵化中期,胚胎要排出羊水和尿囊液,因此应降低湿度到55%~60%。孵化后期,有适当的水分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产生碳酸,使蛋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而变脆变软,有利于雏鸭破壳,并防止蛋壳膜和蛋白膜过分干燥粘连以及雏鸭绒毛粘壳,湿度应控制在65%~75%。在鸭蛋孵化后期如果湿度不够,可直接在蛋壳表面喷洒温水,以增加湿度。若雏鸭出生体重占蛋重的65%左右,可认为湿度控制得基本合适。

湿度对孵化的影响还表现在对种蛋的影响。种蛋储存的适宜湿度一般为70%~75%。湿度过低,蛋内的水分大量蒸发,气室扩大,不利于孵化和胚胎发育。湿度过高能引起蛋表面出现冷凝水,破坏蛋表面的膜结构,影响孵化。种蛋保存期应在7天以内,最长不应超过14天。保存种蛋时大头(钝端)向上,小头(锐端)向下。如果种蛋保存不当,将降低种蛋的品质,使孵化率降低。因此,种鸭场应建造条件良好的种蛋库。

(2)湿度对肉鸭的影响

①雏鸭期。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如空气中湿度过低,雏鸭容易出现脚趾干瘪、精神不振等轻度脱水症状,影响健康和生长。所以,1周龄以内,育雏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2周龄起维持在50%~55%即可。高温高湿的环境,不仅使雏鸭的体热散失受阻,致使食欲减退,精神不佳,而且会促使霉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繁殖,雏鸭容易得病。低温高湿,对雏鸭更不利,危害更严重,雏鸭的体热散失快,很容易着凉得病,而且饲料消耗增加。所以,育雏期内以温度为主要因素,把温度和湿度结合起来考虑,适度掌握,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②生长肥育期。湿度控制在50%~55%,并保持地面垫料干燥。湿度长期过低,容易造成肥育鸭脱水,采食量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增重缓慢,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湿度长期过高,会影响肉鸭生长,引起传染性浆膜炎,腹水等疾病;同时,会促使细菌、病毒微生物滋生,不利于疾病控制;室内饲料如不能及时被采食,容易发生霉变,引发中毒。

生产实践中,对湿度的控制常常与温度、通风的控制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