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什么?

如题所述

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effort syndrome)、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其症状多种多样,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大多发生于青壮年,20岁~40岁者最多,也可见于高中级白领、空巢患病中老年人、心梗中风后患者、甚至是某些青少年,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本病体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特征,症状尽管表现很重,但预后良好。
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神经功能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
青壮年女性多见,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胸痛、胸闷,胸憋、气短,同时伴有失眠、烦躁、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压抑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6
心脏神经官能症根本原因是精神心理因素,常由焦虑状态引起,比如紧张、害怕、担心等,常伴有失眠。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表现较多,对各个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头晕、头疼、失眠。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慌、胸闷、气短、胸口针刺样痛等,越安静或者放松休息,越容易出现上述症状,活动后注意力被吸引、分散,症状则会减轻。
心脏神经官能症常见于夜间失眠时出现心慌、胸痛、呼吸困难,根本原因是情绪或者心理异常,做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T、心脏彩超等,几乎没有异常。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冠心病区别,在于活动是否出现症状,冠心病活动时出现症状,心脏神经官能症活动时反而症状减轻。
第2个回答  2020-04-14
心脏官能症的患者,经常叙述胸痛、胸闷或是憋气,但是这种胸部的不适,持续的时间比较短,短暂的可能就几秒钟,少数患者会持续时间比较长,可以几个小时或者数天。疼痛的性质主要是隐痛,而且患者常常伴有叹气样呼吸。胸痛的位置经常位于左胸乳头下心尖的位置或者位置不固定,而且经常会变动。胸痛多在疲劳之后出现,而不是疲劳的当时,做轻度的体力活动之后反而觉得舒服,有时有的病人可以完成比较重的活动而不发生胸痛、胸闷或者是不适的感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心慌、没劲、失眠等神经衰弱的表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14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躯体化障碍症状表现形式之一。一方面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一般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第4个回答  2020-04-14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躯体化障碍症状表现形式之一。一方面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一般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