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邓艾

如题所述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称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世语曰:邓艾少为襄城典农部民,与石苞皆年十二三。谒者阳翟郭玄信,武帝监军郭诞元奕之子。建安中,少府吉本起兵许都,玄信坐被刑在家,从典农司马求人御,以艾、苞与御,行十馀里,与语,悦之,谓二人皆当远至为佐相。艾后为典农功曹,奉使诣宣王,由此见知,遂被拔擢。迁尚书郎。主

庇�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於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於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知

骶�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於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斋

豹并是时并州右贤王刘豹并为一部,艾上言曰:“戎狄兽心,不以义亲,强则侵暴,弱则内附,故周宣有玁狁之寇,汉祖有平城之围。每匈奴一盛,为前代重患。自单于在外,莫能牵制长卑。诱而致之,使来入侍。由是羌夷失统,合散无主。以单于在内,万里顺轨。今单于之尊日疏,外土之威浸重,则胡虏不可不深备也。闻刘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为二国,以分其势。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离国弱寇,追录旧勋,此御边长计也。”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大将军司马景王新辅政,多纳用焉。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主

退归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不克,退归。艾言景王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於外事,虐用其民,悉国之众,顿於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而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恪归,果见诛。迁兖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上言曰:“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孔子曰‘足食足兵’,食在兵前也。上无设爵之劝,则下无财畜之功。今使考绩之赏,在於积粟富民,则交游之路绝,浮华之原塞矣。”主

椋�高贵乡公即尊位,进封方城亭侯。毋丘俭作乱,遣健步赍书,欲疑惑大众,艾斩之,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司马景王至,遂据之。文钦以后大军破败於城下,艾追之至丘头。钦奔吴。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走之。其年徵拜长水校尉。以破钦等功,进封方城乡侯,行安西将军。解雍州刺史王经围於狄道,姜维退驻锺提,乃以艾为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议者多以为维力已竭,未能更出。艾曰:“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於危亡。今以策言之,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饵,五也。贼有黠数,其来必矣。”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於段谷,大破之。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国威震於巴、蜀,武声扬於江、岷。今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子忠为亭侯。”二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迁征西将军,前后增邑凡六千六百户。景元三年,又破维于侯和,维却保沓中。四年秋,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皆指授节度,使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维败走。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却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却,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锺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斋

山高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古

矗�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知

威奋十二月,诏曰:“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禽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袁子曰:诸葛亮,重人也,而骤用蜀兵,此知小国弱民难以久存也。今国家一举而灭蜀,自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速者也。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国家前有寿春之役,后有灭蜀之劳,百姓贫而仓禀虚,故小国之虑,在於时立功以自存,大国之虑,在於既胜而力竭,成功之后,戒惧之时也。艾言司马文王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刘禅以致孙休,安士民以来远人,若便送禅於京都,吴以为流徙,则於向化之心不劝。宜权停留,须来年秋冬,比尔吴亦足平。以为可封禅为扶风王,锡其资财,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坞,为之宫舍。爵其子为公侯,食郡内县,以显归命之宠。开广陵、城阳以待吴人,则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文王使监军卫瓘喻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艾重言曰:“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锺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诏书槛车徵艾。魏氏春秋曰:艾仰天叹曰:“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於今日矣。”知

桶�艾父子既囚,锺会至成都,先送艾,然后作乱。会已死,艾本营将士追出艾槛车,迎还。瓘遣田续等讨艾,遇於绵竹西,斩之。子忠与艾俱死,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於西域。汉晋春秋曰:初艾之下江由也,以续不进,欲斩,既而舍之。及瓘遣续,谓曰:“可以报江由之辱矣。”杜预言於众曰:“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将何以堪其责乎?”瓘闻之,不俟驾而谢。世语曰: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主

书迓初,艾当伐蜀,梦坐山上而有流水,以问殄虏护军爰邵。邵曰:“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蹇繇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往必克蜀,殆不还乎!”艾怃然不乐。荀绰冀州记曰:邵起自干吏,位至卫尉。长子翰,河东太守。中子敞,大司农。少子倩,字君幼,宽厚有器局,勤於当世,历位冀州刺史、太子右卫率。翰子俞,字世都,清贞贵素,辩於论议,采公孙龙之辞以谈微理。少有能名,辟太尉府,稍历显位,至侍中中书令,迁为监。臣松之按:蹇彖辞云“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云“有功”;下云“利见大人,往有功也”。主

不足泰始元年,晋室践阼,诏曰:“昔太尉王凌谋废齐王,而王竟不足以守位。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然被书之日,罢遣人众,束手受罪,比于求生遂为恶者,诚复不同。今大赦得还,若无子孙者听使立后,令祭祀不绝。”三年,议郎段灼上疏理艾曰:“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臣窃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臣敢言艾不反之状。昔姜维有断陇右之志,艾修治备守,积谷强兵。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艾持节守边,所统万数,而不难仆虏之劳,士民之役,非执节忠勤,孰能若此?故落门、段谷之战,以少击多,摧破强贼。先帝知其可任,委艾庙胜,授以长策。艾受命忘身,束马县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诚恃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命承制,权安社稷;虽违常科,有合古义,原心定罪,本在可论。锺会忌艾威名,构成其事。忠而受诛,信而见疑,头县马巿,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陛下龙兴,阐弘大度,释诸嫌忌,受诛之家,不拘叙用。昔秦民怜白起之无罪,吴人伤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今天下民人为艾悼心痛恨,亦犹是也。臣以为艾身首分离,捐弃草土,宜收尸丧,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绍封其孙,使阖棺定谥,死无馀恨。赦冤魂于黄泉,收信义于后世,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归其义,所为者寡而悦者众矣。”九年,诏曰:“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斋

州道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泰始中,羌虏大叛,频杀刺史,凉州道断。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世语曰:咸宁中,积射将军樊震为西戎牙门,得见辞,武帝问震所由进,震自陈曾为邓艾伐蜀时帐下将,帝遂寻问艾,震具申艾之忠,言之流涕。先是以艾孙朗为丹水令,由此迁为定陵令。次孙千秋有时望,光禄大夫王戎辟为掾。永嘉中,朗为新都太守,未之官,在襄阳失火,朗及母妻子举室烧死,惟子韬子行得免。千秋先卒,二子亦烧死。知

军事艾州里时辈南阳州泰,亦好立功业,善用兵,官至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景元二年薨,追赠卫将军,谥曰壮侯。世语曰:初,荆州刺史裴潜以泰为从事,司马宣王镇宛,潜数遣诣宣王,由此为宣王所知。及征孟达,泰又导军,遂辟泰。泰频丧考、妣、祖,九年居丧,宣王留缺待之,至三十六日,擢为新城太守。宣王为泰会,使尚书锺繇调泰:“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泰曰:“诚有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8-28
征西将军邓艾是我心目中三国后期最有军事才能的名将,所以他在曹魏名将录里名列第二。然而,《三国演义》中姜邓斗智总是让姜维胜出、邓艾失败,最后,在无法改变历史的情况下,才真实描述了邓艾的军事冒险行动。所以,很有必要为邓艾翻一翻案。同时,我也检讨了几位朋友的意见,力求忠实于史料,不懂之处不应附会牵强,并注明各种史料的出处,希望自己的治史水平能够不断提升。

一、“期期艾艾”的邓艾

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曹操征服荆州后,他随母亲移居到汝南(今河南平舆县)为屯田民。他在那里为当地的农民养牛——邓艾可是“从奴隶到将军”啊!

12岁那年,他又随同母亲到了颍川(今河南禹县)。他曾经读已故太丘(今河南省永城市太丘乡)县令陈寔(陈寔,以交友广多闻名于世)的碑文,其中有“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一句,很是仰慕的他就给自己起名“邓范”,字“士则”。后来,他发现自己宗族中有人跟自己的名字相同,于是就改为现在的名字——邓艾,字士载。

邓艾的言语有困难,他是个口吃的人,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很不连贯,说到自己的名字时,总是说“艾艾”(见《世说新语•言语》);西汉时的周昌也是口吃之人,有一次他跟汉高祖刘邦争论一件事,他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见《史记•张丞相列传》)——成语“期期艾艾”就是这样来的。

正因为他口齿不伶俐,所以,后来虽然凭着自己的天才出任为都尉学士,都没有被委派到外面去办实事,见世面——怕他的口吃失礼客人及上司啊!只是被委任为“稻田守业草吏”——一个管理农田的小官吏。

他家里很贫穷,同郡的乡亲同僚经常接济他,接济的物品有时候很多。可是开始的时候邓艾并不向人家道谢,好像这是他应得似的。他还有一个习惯:每逢见到高山大湖就向别人指点、规划何处可以作军营,何处可以驻军马,当时的人都取笑他——自比管乐的诸葛亮也被时人所笑,看来这些奇人能人都有一些异乎常人的举动。其实,这些正是他们自信的表现啊!正如陈胜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见《汉书•陈胜项籍传》)

后来,邓艾“为典农纲纪,上计吏”——负责调查农业措施的推行情况,并且统计、核算农业的收成,向上汇报的工作——不过,大家不要以为他管理的是全国的农业啊,他只是管理一个屯田地区的农事。

可是,正是由于他的工作性质,他终于有机会去见一个人了,因为他要向此人汇报工作,这个人就是当时已经做了曹魏帝国“太傅”的司马懿!

司马懿对邓艾的才能非常赏识,马上任命他为掾——司马懿的助理官,相当于秘书之类,随后又升为尚书郎。

二、屯田开河渠

当时的曹魏帝国准备广开田亩,积贮粮食,作为用兵东吴的经济基础,由于出身于贫苦农民的邓艾了解农事较多,所以司马懿就派他到陈郡(河南淮阳县)、项县(河南项城县)以东一直到寿春(安徽寿县)一带考察。经考察,邓艾认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灌,大积军粮,又通运河之道。”(见《三国志•王毋丘诸葛邓钟传》)于是写了篇《济河论》来说明自己的意图。

他又认为当初曹操之所以能够击破黄巾军,很大的原因在于屯田制的推行,那时的许都积累着大量的粮食,有力地支持了军事行动。但是目前要与东吴作战,如果从许都运送军粮物资,不仅路途遥远,用来运送军粮的士兵常常超出作战兵团的一半人数,运输费用又大得惊人。根据他的考察,陈、蔡(河南上蔡县)之间,良田众多,如果在那里屯田就可以节省许都的粮食和长途运输费用。他说如果在淮河以北屯驻二万人,淮河以南屯驻三万人,采用“十二分休制”——即十个人之中有两个人休息——依次轮流的话,经常有四万人一边屯田耕种粮食,一边守卫疆土。那么,风调雨顺的时候,淮南的收成通常就会比淮北高出三倍,去除各种成本费用后,每年就可以积累到五百万斛(十斗为斛,十升为斗)粮食,六七年下来,就可积存到三千万斛军粮了。这正是十万将士五年的口粮啊,用这些做后盾攻击东吴,一定可以取胜的。

司马懿很赞赏他的意见,于是全部推行。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又开凿拓宽河渠。

此后,每当在东南用兵,大军浩荡,乘船而下,可以到达江淮一带,那里既有丰足的粮食供应,又没有洪水危害。这些都是邓艾的功劳。

各位看官,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邓艾尚未成为征西将军,就已经未雨绸缪,大力推广屯田开渠,用经济建设为军事后盾了。在这一点上,三国之中,阿谁懂得?就算是诸葛亮,在经历了多次北伐失败之后,发明了木牛流马运送军需粮食,在五丈原之时才懂得屯田养兵。以之相比,邓艾是否更加棋高一着呢?

三、第一次邓姜斗智

如此出色的政治才能,就连我这样愚昧之人都看得到,作为伯乐的司马懿又怎会错过?军屯成功后,他就任命邓艾为征西将军府的参谋官,又迁任南安(甘肃陇西县)太守,防范蜀将姜维。从此,邓艾就正式登上军事舞台。

嘉平元年(249年)秋季,蜀汉卫将军姜维攻击曹魏的雍州(今陕西和甘肃之间)。曹魏征西将军郭淮和雍州刺史陈泰共同抵抗蜀军。郭淮命陈泰率邓艾进围姜维部将句安、李歆据守的麹城(甘肃岷县东南)。姜维亲率大军出牛头山(在甘肃岷县东南)跟陈泰、邓艾对峙。陈泰说:“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我们占据牛头山,断绝他的归路,姜维定然被擒。”于是,坚守不出,另外派人通知郭淮,叫他火速挺进牛头山,阻截姜维的归路。郭淮马上出兵洮水(今甘肃洮河),“维惧,遁走,”(见《资治通鉴•第七十五卷》)

句安孤军不能支持,只好投降。郭淮马上进击当初跟随姜维进攻边疆的羌族兵团。

邓艾说:“姜维走得不远,有可能反扑,我们应该分别派兵防备。”于是,郭淮留邓艾屯兵白水(甘肃白龙江)北岸。三日后,姜维果然派部将廖化率军在白水南岸结营,与邓艾对峙。

邓艾对部将说:“如今姜维果然命士卒反击,我军人少,他们应该强行渡河作战才合乎兵法,但他竟命令廖化在南岸扎营,定然是想用他来牵制我军,令我军不能移动。他必定另有所图,一定是袭击洮城(甘肃岷县东)去了。”洮城在白水北面,离邓艾的军营有六十里路。邓艾乘夜色挥军进抵洮城,姜维果然率军来袭,然而邓艾早先一步,据守洮城。姜维只好回军。

以功赐关内侯,加封为讨寇将军,后来,又迁为城阳太守。

这就是第一次邓姜斗智了,是否邓艾失败了?

四、司马师时代的邓艾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病死。其子司马师袭位,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主管政府机要。当时,并州右贤王刘豹统一了当地的匈奴族人。邓艾上书认为如果让匈奴这个外族团结一家则可能产生叛变,他历数了前朝的经验,最后指出应该扶植一些反对刘豹的势力,使他们分治二地,这样匈奴就不可能为害中原了。司马师刚刚辅政,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后来,邓艾又迁为汝南(河南平舆县)太守。终于荣归故里了,他到了这个童年时代成长的地方,就寻访当年对他有恩、接济过他的乡亲父老。因为年代已经很久了(这年邓艾已经五十多岁了),那些恩人大多都已去世了,于是,他命人去拜祭他们,又重重地酬谢了他们的老母亲,并且向屯田的管理官员推举他们的儿子为“记吏”——这是当年邓艾的官职。

不忘本啊!

在任期间,他再次大力推广开辟荒地,种植粮食,“军民并丰”(《三国志•王毋丘诸葛邓钟传》)。

这时候,东吴的大将军诸葛恪率大军向曹魏帝国的淮南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的军队围攻合肥新城(安徽合肥),不能取胜,于是退兵。

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经死亡,新君刚立,东吴的大臣还没有完全心服,他们那些大宗族都有自己的武装部队,依靠这些势力和军队足以违抗君王的命令。诸葛恪刚刚主持国政,在朝中没有得到支持,又不知道通过抚恤部下,收买人心来巩固它的根基,偏偏喜欢对外发动战争,恶待他的人民,浪费民力,出动全国的兵力围攻坚固的城池,结果被困在这里,战死的将士数以万计,不能取胜,带着祸患而归,这正是他获罪的时候。当初的伍子胥、吴起、商鞅和乐毅都得到他们的君主的重用和信任,但在支持他们的君王死后,都不能幸免于难,何况如今诸葛恪的才能根本不能和他们相比,竟然不会想到自己的大祸,他的灭亡,指日可待。”司马师认为他说得正确。

果然,诸葛恪回到东吴首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后,就被武卫将军孙峻诛杀了。

邓艾又升迁为兖州刺史,并加封为“振威将军”。他上书说国家最要紧的就是农事和战事。国富则兵强,兵力强大,战争就能取得胜利。他认为农业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并引用孔子的话“足食足兵”,“食”是在“兵”之前的。所以他大力推行军屯制。

公元254年(嘉平六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为帝。

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宣称奉郭太后的密诏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氏,他派人星夜送信给邓艾,希望邓艾会参加,就算邓艾不参加,也会惹来司马氏的猜疑——这一招够狠的。

邓艾当时已经进封为“方城亭侯”,他诛杀送信的使者,亲自率领一万余人,兼程南下,先行到达乐嘉城(河南商水县东北),建造了浮桥,等候司马师大军。

司马师大军到达后,据守乐嘉城。文钦在城下大败而逃,邓艾率军追击到丘头(河南沈丘县东南),文钦父子走投无路,只好归降东吴。

东吴大将军孙峻亲领十万大军,准备渡江迎击曹魏大军。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这个封号马上由毋丘俭转到了诸葛诞身上——命邓艾据守肥阳(地名不详)。但邓艾以为肥阳距离敌人太远,不是要害之地,不利作战,于是他果敢地移屯附亭(地名不详),然后派泰山(山东泰安县)太守诸葛绪在黎浆(地名不详)拒敌,赶跑了吴军。

这一年,朝廷征召邓艾入京任长水校尉,又以击破文钦的功劳进封为“方城乡侯”、“行安西将军”。

五、邓姜再斗智

正元二年(255年)八月,蜀汉卫将军姜维在金銮宝殿上讨论北伐曹魏之事,征西将军张翼当着皇帝刘禅的面,跟姜维争论,他认为蜀国国小民弱,不应该不断发动战争。姜维不听,他坚持出兵。于是,刘禅命他率张翼、车骑将军夏侯霸等数万军队直指狄道(甘肃临洮县)。曹魏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进驻狄道防卫。但王经不是姜维的对手,一经交战,大败而逃,急率残军退保狄道城,其余部队四散逃命,死亡的达一万多人,成为曹魏用兵的耻辱。

曹魏帝国连忙派邓艾为行安西将军,会同陈泰合力抗击姜维。由于陈泰的军队突然到来,姜维无法取胜,只好领兵退守钟提(甘肃成县北粟亭城)。

于是,邓艾被正式任命为“安西将军”(不再是“行”——代理也),假节,并领“东羌校尉”。当时的军政人员多数都认为姜维军力已经枯竭,不能再发动军事进攻。邓艾说:“去年的洮西之战(即狄道之战),我军受到不小的损失。军队溃败,将士被杀,仓库空虚,人民流离失所,几乎到了灭亡的地步。如今我们估量一下双方的形势:他们有乘胜进击的斗志,我们的士气不振,此其一也;他们的将士互相了解熟悉,武器锋利,我们的将士呢?将领是新任命的(指他自己),士兵是刚刚召集的新兵,武器不充还没有完成,此其二也;他们乘船而来,我们是路上行军,劳逸不同,此其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都要防守,兵力分散,他们则可以集中兵力攻击一个地方,我们却要四方据守,此其四也;蜀军从南安、陇西沿途征收羌人的粮食,如果他们直取祁山,那里有千顷已经结穗成熟了的麦田,可以作为他们的军粮,此其五也。有了这五个优势,他们狡猾非常,一定会再来攻击我们的。”

正元三年(256年)七月,已经就任为蜀汉大将军的姜维果然来犯,听说邓艾早有准备,于是放弃祁山,转攻南安(甘肃陇西县东北)。邓艾在武成山(甘肃武山县)扼守,姜维和邓艾争夺险要之地,不能取胜。当夜,姜维渡过渭河,沿山路转而攻击上邽(甘肃天水市西南)。邓艾追击,在段谷(在天水市境)赶上,姜维和蜀汉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会师,但是胡济不能按时到达,于是短兵相接,邓艾大破姜维军。蜀军士卒星散逃亡,死亡众多,蜀汉军民因此怨恨姜维。姜维上书请求处分,于是被贬为卫将军,“行大将军事”。

参考资料: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club=3&groupid=108:10170&messageid=15847

第2个回答  2006-09-11
  姓名:邓艾

  个人
  资料 字 士载 终属 魏
  籍贯 [荆州]义阳棘阳 [今河南信阳]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太尉
  生卒 197 — 263(67岁)
  家族
  资料 父亲 子(邓忠)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子女 未知
  兄弟姐妹 未知
  相关人物 姜维 司马昭 钟会
  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邓艾 - 简明历史传记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艾性刚急,轻犯众人,不能协同朋类。以口吃,喜军事,司马懿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艾修治备守,凿河灌溉,积谷强兵。又上疏言:戎狄兽心,分其势,利趋之。初艾协郭淮御姜维犯境,又于毋丘俭乱退吴孙峻众。合众将于段谷、侯和败维。司马兴兵伐蜀,艾险渡阴平,入成都,降刘禅,灭蜀。封以太尉。艾为人傲慢自矜,常以“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自诩。人多讥。后胡烈等陷告艾反,囚艾送京,于路杀。

  邓艾 - 简明演义传记

  邓艾资性敏捷、善识地理,司马懿认为他是个奇才。乐嘉胜文钦等反叛,后与陈泰、诸葛绪、司马望等在西线抵御蜀姜维的进攻,在段谷、侯和挫败姜维。姜维鏊兵长城,艾惧不战。祁山斗阵被姜维辱,又身披四箭;用诈降计折将,又弃甲舍马败逃。司马兴兵伐蜀,艾险渡阴平,入成都,刘禅投降,蜀国灭亡。艾因功封以太尉官职。艾为人傲慢自矜,钟会等陷告邓艾谋反,艾被囚送京城治罪,在路上被田续部杀死。

  邓艾 - 历史评价

  ▓邓艾自评::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
  ▓邓艾自评: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
  ▓邓艾自评: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於今日矣。
  ▓陈寿: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暗于防患,咎败旋至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随母至颖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出参征西军事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

  ▓正元元年(公元254年),高贵乡公即尊位,进封方城亭侯。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毋丘俭作乱,艾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文钦以后大军破败于城下,艾追之至丘头。钦奔吴。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走之。其年征拜长水校尉。以破钦等功,进封方城乡侯,行安西将军。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艾与维战于段谷,破之。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子忠为亭侯。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迁征西将军,前后增邑凡六千六百户。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又克维于侯和,维却保沓中。

  ▓景元四年秋(公元263年),艾险渡阴平,入成都,降刘禅,灭蜀。以艾为大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干户。

  ▓景元四年末(公元263年),艾薨。
  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自幼丧父,家贫。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因年幼,邓艾最初是当放牛娃。但他从小有大志向,决心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十二岁时曾随母去颍川,路见陈群祖父陈�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便自名范,字士则。后来又因宗族中另有叫邓范者,又改名邓艾。邓艾虽穷,但能利用各种机会觉悟,异常勤奋又异常聪明,所读书籍甚多,烂熟兵法。当时有一管理屯田民的老吏,与其同郡,见邓艾为可造就之材,便有意对其培养并长期给以各种物质资助、提供书籍等。邓艾成年后,又被推荐为都尉学士。唯因邓艾当时说话略有口吃,未受重用,曾被派去看守稻草。平日经过高山大泽时,邓艾总爱停下来指指划划,研究排阵打仗,指点军营住所,同行人常加以嘲笑。后来,他的口吃毛病消失,被任为典农(屯田)系统的上计吏,每年按规定要到朝廷汇报考核。
  青龙三年( 235)或稍晚一点,邓艾在上计时,被太尉司马懿发现。司马懿即提拔他为太尉府的掾吏,不久又任命他为尚书郎。当时为了扩大垦地范围,多积稻谷,朝廷便派邓艾等到陈(今河南淮阳)、项(今河南沈丘)以东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一带考察。邓艾工作极为踏实,又刻苦钻研,考察完后即写出一篇很著名的论文《济河论》,主张应多开河道,既可引水灌溉,又能漕运,他又建议以二万人在淮北屯男,以三万人在淮南屯田,另以四万人一边垦田,一边军训。其建议全被司马让他担任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地区)太守,并令其组建一支规模较大、又较得力的军队。
  嘉平元年( 249),蜀将姜维率军攻魏,邓艾率部参与拒守。蜀军退后,魏军前线总指挥、征西将军郭淮准备从前线撤军,率军去攻打趁蜀军进攻之机而叛乱的羌人部落。但邓艾却认为敌军还未走远,有可能再回来,应留军在这里防守。郭淮便将邓艾留在北水。三天后,蜀军果然派廖化率一军在北水南岸邓艾驻军的河对面安营扎寨,并砍伐木料准备架桥。邓艾即对诸将说:“现在蜀军回攻,我军人少,按兵法知识蜀军应强得游戏河快攻,而不必架桥。廖化在此驻营架桥皆是伪装,目的是想拖住我们,蜀军的主力一定是东向进攻兆城去了。”兆城在北水北,距邓艾现驻地六十里。于是邓艾亲自带领部分军队,当天夜里便悄悄直到兆城。次日,姜维果然亲率蜀军主力来攻兆城。因邓艾早已做好充分准备,蜀军多次强攻失败。邓艾因此功被赐爵关内侯,加号讨虏将军。正始五年( 244)前后,曹爽排挤司马懿部下,将邓艾调去担任一个小郡——城阳郡太守。司马懿重新执政( 249)不久,时逢北边匈奴的几个部落一度统一,不久又出现内叛。邓艾即建议应及时承认其内叛后的两个部落首领为王,各授名叫印章,又建议重视民族杂居地区的管理,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这些皆被司马懿所接受。不久,司马懿即调其任汝南郡太守。邓艾在汝南上任后,即去寻找当年资助过他的那位老吏。老吏已死,邓艾即任命其子为上计吏,又给其母很多财物,以示报答。邓艾在此期间,大量吸引流民,开垦了很多荒地,成绩突出。嘉平五年( 253),吴将诸葛恪大举攻魏,败归。邓艾对司马师说道,诸葛恪回去后很快便会被杀。诸葛恪回吴后果然被杀。不久,司马师又提拔邓艾为兖州剌史,加号振威将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8-28
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初为司马懿椽属,建议屯两淮田,广开漕渠。后任镇西将军,于魏甘露元年(256年)大败蜀将姜维。魏景元三年(262年)奉司马昭之命,与锺会等伐蜀,次年至剑阁被阻。艾偷渡阴平,绕开剑阁,直趋成都,蜀后主刘禅降。艾自恃功大,在成都独断专行,擅自处理军国大事,引起司马昭的猜疑。锺会与监军卫瓘乘机诬告艾谋反,昭令将艾槛车解赴洛阳,途中为卫瓘所杀。

参考资料:http://www.silverpub.net/simple/index.php?t3731.html

第4个回答  2006-08-28
攻破成都的魏国将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