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形式,即()

如题所述

教育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条例、办法、规定)。

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中国,根据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89条规定,行政法规专指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内容上是针对某一类教育管理事务发布的行为规则,而非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件和具体问题作出决定;在形式和结构上须比较规范,在时效上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定、审定、发布须经过法定的程序。这种形式在各国普遍存在。

其名称一般有三种: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较全面、系统规定的,称“条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规定的,称“规定”;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较具体规定的,称“办法”。

行政法规草案有两种批准方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由国务院总理审批。经审议通过或审定的行政法规,可有两种发布方式:由国务院发布;由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

不论采取哪种批准方式或发布形式,都具有相等的效力。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教育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其他法规。一切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等,均不得与之相抵触。

教育法规的概念:

教育法规是调整教育活动和教育行政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主要指有关教育的专门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也包含其他法规中调整有关教育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范性条文。

在中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规,称为“教育法律”,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规,称为“教育行政法规”;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规,称为“地方性教育法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