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混凝土要进行浇水养护?

浇水养护有什么作业?

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严重的会导致裂缝。混凝土的养护标准要求为: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要强调夏季高温商品混凝土养护时要注意保湿养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7

浇水只是自然养护混凝土的方法之一。做好新浇混凝土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强度、防治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必须覆盖保温养护,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如果忽视对混凝土的浇水养护,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分,因而大量缺水而产生裂缝。

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扩展资料:

混凝土浇注下去之后,浆体还没有强度,而混凝土的硬化就是靠水泥的硬 化。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45分钟,终凝为10小时,也就是混凝土浇注下去抹平之放在那里不再去扰动它,10小时之后就可以慢慢硬化。

为混凝土创造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以利其水化和硬化的工序称为养护。养护的基本条件是温度和湿度。在适当的温度和适当条件下,水泥的水化才能顺利进行,促使混凝土强度发展。混凝土所处的温度环境对水泥的水化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水化速度越快,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也越快。

给混凝土浇水的处于潮湿,有利它的便化。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对已浇注完毕的混凝土,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覆盖可采用锯末、塑料薄膜、麻袋片等;浇水养护时间,对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对掺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昼夜。当环境温度低于4℃时,不得浇水养护。

为了保持内部水分,加以覆盖,保护内部水分,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长期处于潮湿状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养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9-02
浇水是为了降温,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释放热量,影响混凝土结构稳定。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及常见通病
国外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美国:任何现浇混凝土,其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即最大限度减少开裂影响的,即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日本: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和外界温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建筑物的基础最小边尺寸在1~3m范围内就属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 常见质量通病是在其表面或者沿构件整体产生贯通裂缝,施工时应十分慎重,否则易出现质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组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模板、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方面有许多技术问题要逐个解决。本文着重介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控制。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般认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如下:由于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聚集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致使其内部温升幅度较其表层的温升幅度要大得多,而在混凝土升温峰值过后的降温过程中,内部降温速度又比其表层慢得多,在这些过程中,混凝土各部分的温度变形及由于其相互约束及外界约束的作用而在混凝土内产生的温度应力,是相当复杂的。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具体情况如下:
1、水泥水化热产生温差应力造成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550 Kg/m3来计算,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KJ~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升高。(可达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3、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其他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会随着基础沉降而不断的增大,待地基下沉稳定后,将不会变化。混凝土配合比不良会造成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一般是混凝土配合比中,粗骨料级配不连续、数量不够,砂率及水灰比不当所造成的裂缝。另外水泥中的碱与活性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等起化学反应,造成砼体积膨胀也会产生裂缝。
三、防止产生裂缝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防水性、危害严重,必须加以控制,大体积开裂主要是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引起的,所以采用适当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和温度变化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就可避免出现裂缝。这些措施包含了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包括选择混凝土组成材料、施工安排、浇筑前后降低混凝土的措施和养护保温等。
1、优选混凝土各种原材料,控制施工配比,减少水泥用量
1.1、水泥的选择
理论研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使用低热或者中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并尽量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升,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性。为保证减少水泥用量后混凝土的强度和坍落度不受损失,可适度掺加活性细骨料如粉煤灰来替代水泥。
1.2、骨料的选择
选择粗骨料时,可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级配良好的石子。既可以减少用水量,也可以相应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现象。选择细骨料,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水化热量,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有重要作用。
1.3、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
掺加适量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但掺量不能大于30%。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在同等强度条件下它可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同时可明显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
2、优化设计,采取必要构造措施
2.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极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2.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
2.3、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3、加强混凝土浇注后温控工作
3.1、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入模温度的高低,与出机温度密切相关,另外还与运输工具、运距、转运次数、施工气候等有关。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可以在施工现场对堆在露天的砂石用布覆盖,以减少阳光对其的辐射,同时对浇筑前的砂石用冷水降温。在搅拌过程中向混凝土中添加冰水。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因为要防止早期混凝土被冻问题,所以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具有较高的浇筑温度。在浇筑混凝土以前还应该对基础及新混凝土接触的冷壁用蒸汽预热,对原材料应视气温高低进行加热。
3.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一次浇注的混凝土不可过高、过厚,以保证混凝土温度均匀上升。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
3.3、砼温度控制、监测与养生
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在混凝土的内部通入冷却循环水,采用循环法保温养护,以便加快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 为能够较准确地测量出砼内部温度,在砼中预埋测温管,用水银温度计测温。上下层温差控制在15~20℃之内。根据各测点的温度,可及时绘制出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曲线,对照混凝土理论计算值,分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另外,砼养护是大体积砼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砼在强度增高过程中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顶面及时加以覆盖,要求覆盖严密,并经常检查覆盖保湿效果。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吸收热量致使温度降低过快,造成较大内外温差。
3.4、健全施工组织管理:
施工前应做好详细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做到层层落实,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四、结束语
对于混凝土裂缝,应以预防为主,为此需要精心设计、施工,采取有较措施,会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以上各项技术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全面考虑、合理采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在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加强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坚持严谨的施工组织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的产生。
第3个回答  2018-07-14

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混凝土养护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拓展资料: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混凝土养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混凝土是水硬性材料,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序。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为避免表面蒸发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分损失,使混凝土水化作用得到充分的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同时为防止由于干燥而产生裂缝,必须对其进行养护。传统的混凝土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浇水)、常压蒸汽养护和高温高压养护等。

浇水只是自然养护混凝土的方法之一。做好新浇混凝土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强度、防治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必须覆盖保温养护,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如果忽视对混凝土的浇水养护,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分,因而大量缺水而产生裂缝。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