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怎么治理

如题所述

1 毛竹主要害虫种类 尤溪县毛竹害虫种类较多,根据毛竹受害部位不同可将其归纳为竹笋害虫、竹叶害虫和竹枝、杆害虫三大类。 1.1 竹笋害虫 为害尤溪毛竹的竹笋害虫主要有竹笋禾夜蛾〔Ol-igiavulgaria(Butler)〕、笋秀禾夜蛾(a dpameoids Draugt)、大竹笋象〔Cyrtotracheluslongimanus(Fab-ricius)〕、一字竹笋象(Otidognathusdavidi Fairmaire)和小字竹笋象(a nigripictus Fairmaire)。其中竹笋禾夜蛾、大竹笋象为害最重,尤其是竹笋禾夜蛾虫口密度和竹笋受害率都很高,严重的竹林新笋受害率高达90%以上,林中几乎无好笋。受害竹笋大多死亡或长成断头折梢竹,秆部虫孔累累,节间缩短,竹内心腐,材质硬脆。 1.2 竹叶害虫 尤溪县为害毛竹的竹叶害虫最多,主要有刚竹毒蛾(Pantanaphyllostachysae Chao)、竹小斑蛾(Artona funeralis Butler)、黄脊竹蝗(Ceraeriskiangsu Tsai)、竹织叶野螟(Algedoniacocelesails Walker)、竹绒野螟(Crocidophoralisevenoralis Walker)、竹篦舟蛾EBesa-ia goddrica(Schaus)]、竹镂舟蛾〔Loudonta dispar(Kiriakoff)〕、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jin-gensis Ma et Tuan)、竹缺爪螨(Aponychuscorpuzae Rimando)和竹刺瘿螨(也称锈螨)(Aculusbabmbusae Kuang)。其中刚竹毒蛾、黄脊竹蝗和竹叶害螨为害最严重。前两者是尤溪县的历史性大害虫,大发生时常造成竹林成片死亡,是历年的重点防治对象。后者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毛竹重要害虫,在全县毛竹林发生普遍且严重,发生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已超过历史性大害虫刚竹毒蛾和竹蝗。竹叶害螨虽然虫体小,但由于繁殖速度快、扩散能力强,使受害叶片枯黄、卷曲、脱落,竹林外观似火烧,特别是新竹受害整株叶片落光而枯死,并严重影响翌年出笋量。 1.3 竹枝、杆害虫 尤溪毛竹的竹枝、杆害虫主要有蠕须盾蚧〔Kuwa- naspis vermiformis(Takahashi)〕、竹杆红链蚧(Bam-busaspisrutilan Wu)、密竹链蚧〔B.miliaris(Boisdu-val)〕和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thopaloides Walk-er)。由于这类害虫以吸取毛竹汁液为害往往不引起竹农的注意和重视,经常忽视防治而造成损失。 2 毛竹害虫发生原因 尤溪县毛竹林害虫发生严重,而且呈历年上升趋势的根本原因涉及到诸多方面,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树种单一,抗御虫害能力差 为增加竹林效益,满足社会对竹材、竹笋的需求,多年来对毛竹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忽视自然规律,片面发展毛竹纯林,而且每次垦复抚育都将林内阔叶树及其它杂木伴生树种全部砍除,一株不留,人为破坏生态系统,降低生物多样性,恶化天敌生存环境,使竹林内有益生物减少,导致失去天敌制约的害虫增多,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重要害虫,加上纯竹林食料丰富也使害虫如鱼得水迅猛发展,从而暴发成灾。据调查,混交林单位面积的枯枝落叶物明显多于纯竹林,这些枯落物不仅可以肥化土壤,增加有机质,而且也有利于各种天敌昆虫、鸟类繁衍。 2.2 独自防治,联防联治意识不强 多年来毛竹林都是分户经营,防治工作一般也都是各自顾各自,联防联治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治效果。有些经济条件差和缺少劳动力的竹农无力进行防治或认为已经受害干脆不治,这样往往导致害虫从这一户竹林扩散蔓延到另一户竹林,甚至从一个村的竹林为害到另一个村的竹林。有时虽然经过协调进行了防治,但由于已经错过最佳防治时机,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2.3 重治轻防,害虫暴发时措手不及 很多竹农只重视治虫而轻视防虫,在虫口密度低时不积极采取生物制剂预防,单等到大面积发生,已经造成危害时才匆忙采取化学农药、烟雾剂等救急防治措施。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防治效果不好,而且也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缩短害虫发生周期,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许多食叶害虫具有迁飞习性,这一代在这一片竹林发生,下一代就会迁飞到另一片竹林发生。如果没有预防意识,平时不重视虫情监测,等到害虫暴发成灾时往往措手不及而束手无策。 2.4 技术落后,影响防治积极性 目前,防治技术和防治手段远没跟上毛竹林迅速发展和害虫迅速发生、蔓延的速度。由于毛竹山场地形复杂,竹高林密,水源缺乏,如果害虫发生时仍以化学药剂人工喷雾防治为主要防治手段,不仅防治作业难,对生态环境负面作用大,而且防效不好,防治成本也高,这必然影响群众防治的积极性,造成防治工作的被动应付。 3 综合治理对策 在总结毛竹害虫防治的经验和教训,并认真分析毛竹林害虫的发生原因、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3.1 大力保护和营造竹木混交林 竹木混交林树种多样、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发展,对害虫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害虫一般不会暴发成灾。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毛竹害虫防治的被动局面,应大力保护和营造竹木混交林。特别是大面积毛竹纯林,应像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一样,在不同部位营造一定数量以阔叶林为主或针阔混交的隔离带作为防虫林带,以增强毛竹林的生态功能,减轻毛竹虫害。 3.2 科学经营,兴利除弊 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十分复杂,既要看到有利的,也要看到有弊的,只有阐明这种复杂的内在关系,采取科学的经营措施,才能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如:劈草垦复,一方面可以减少地面枯枝落叶层,直接破坏害虫卵块、虫茧和恶化害虫越冬环境。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竹林纯林化,使蜘蛛、瓢虫、捕食螨等生存环境恶化,种群数量剧减,破坏生态平衡。据调查发现,没有劈草垦复抚育,林下植被丰富、杂草灌木丛生的毛竹林一般容易发生黄脊竹蝗为害,但很少发生刚竹毒蛾为害。而年年垦复抚育,植被干净的竹林一般不发生竹蝗为害,但却容易发生刚竹毒蛾、竹叶害螨等害虫为害。因此,同样的一种营林措施对不同情况下的毛竹林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只有因竹林制宜,采取有利的经营措施,才能取得好效果。 3.3 生物防治为先导,生物、物理、人工防治相结合 防治毛竹害虫要优先考虑采用白僵菌、Bt等生物制剂和寄生蜂等天敌防治,并充分利用毛竹害虫成虫的趋光性、趋味性、假死性等习性,进行诱杀或人工捕捉。生物防治除了人工释放生物制剂和寄生蜂外,还应保护和利用竹林中现有的捕食性昆虫、鸟类、蜘蛛及病原微生物等。在竹林内套种各种阔叶树或有意保留和种植一些蜜源植物,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喷雾防治,保护和改善天敌栖息场所,以利其生存发展。 3.4 改变耕作制度,阻碍害虫发生 竹笋夜蛾和竹笋象严重发生的毛竹林可通过一年留笋一年不留笋的耕作措施的改变,使这类害虫在某一年份无笋蛀食而消亡。由于竹织叶野螟成虫一定要在新竹梢头嫩叶背面产卵,初孵幼虫卷小嫩叶为虫苞,并在内取食为害。如果有一年不留笋,这一年竹林就没有新竹,竹织叶野螟也就不能再产卵为害,从而使其消亡o/竹绒野螟和竹广肩小蜂成虫羽化后都要飞到换叶年竹林分别产卵于老竹落叶后萌发的新叶背面和萌动的小枝芽基部节间内。这样也可通过一年留笋一年不留笋的耕作制度的改变,使其中某一年份换叶的老竹数量大大减少,待这些数量不多的老竹新叶形成卷苞或新生的竹梢枝节间形成虫瘿后,全部予以伐除销售,可大大消减这类害虫种群数量,以达控制的目的。 3.5 慎选化学农药,改善施药技术 化学防治虽然对人、畜、天敌有急性毒害作用,长期大量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害虫产生抗药性,但作为毛竹害虫防治的一种救急措施,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防治手段和途径之一。因此,在化学防治非使用不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低毒、高效、用量少、选择性强、对环境副作用小的药剂和施用技术。可用竹腔注射药液和竹蔸施药肥防治的,坚决不用化学药剂喷雾和烟雾剂熏杀防治,要不断改善施药技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3.6 加强协调,实行联防联治 尤溪县毛竹害虫县、乡、村三级虫情监测网络中,村级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村级虫情监测联系制度。平时虫情测报工作一般都由县林业局驻乡(镇)林业站的一名兼职测报员担任。但由于毛竹林面积大、分布广、山场复杂、害虫种类又多,监测调查时间各不相同,兼职测报员还有其它很多工作,每个乡(镇)只靠这一名的兼职测报员实在难以胜任测报工作,经常造成虫情轻报或漏报,影响防治工作。为此,建议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以竹农为成员的竹林保护协会,负责组织、协调各竹农虫情测报和防治工作,以解决联防联治难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19

  毛竹林治理方法:

    大力保护和营造竹木混交林、竹木混交林树种多样、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发展,对害虫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害虫一般不会暴发成灾。

    科学经营,兴利除弊 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十分复杂,既要看到有利的,也要看到有弊的,只有阐明这种复杂的内在关系,采取科学的经营措施,才能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

    生物防治为先导,生物、物理、人工防治相结合 防治毛竹害虫要优先考虑采用白僵菌、Bt等生物制剂和寄生蜂等天敌防治,并充分利用毛竹害虫成虫的趋光性、趋味性、假死性等习性,进行诱杀或人工捕捉。

    改变耕作制度,阻碍害虫发生 竹笋夜蛾和竹笋象严重发生的毛竹林可通过一年留笋一年不留笋的耕作措施的改变,使这类害虫在某一年份无笋蛀食而消亡。

    慎选化学农药,改善施药技术 化学防治虽然对人、畜、天敌有急性毒害作用,长期大量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害虫产生抗药性,但作为毛竹害虫防治的一种救急措施,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防治手段和途径之一。

    加强协调,实行联防联治 尤溪县毛竹害虫县、乡、村三级虫情监测网络中,建议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以竹农为成员的竹林保护协会,负责组织、协调各竹农虫情测报和防治工作,以解决联防联治难的问题。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2
一、 竹类受灾类型
1、弯曲。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而致冠梢下垂甚至着地,单株主干弯曲成弓形。冰雪融化后弯曲竹会自然恢复,对竹林影响较小。
2、折断。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致使主干被折断,且撕裂长度常不足1米。
3、破裂。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致使主干被撕裂,且撕裂成长达数米的篾片。
4、翻蔸。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致使被连蔸拔起,立竹倒伏翻蔸。翻兜竹地下部分露出地面,破坏了林分的地下系统,对竹林影响最大。
二、恢复措施
1、斩梢。斩梢是减轻雪灾的主要应急措施。在积雪冻雨初期和化雪初期,对交通方便地区的竹林,尽快组织斩梢,即将竹株梢部斩去,留枝15盘左右。
2、竹林清理。根据受害状况、受害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清理宜在笋期以后进行,竹株尽管雪压劈裂,翻兜倒伏,但通常不会死亡,甚至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过早砍伐,会形成“哭娘笋”、“哭娘竹”,对竹林更新极为不利。
(2)待竹林出笋结束,新竹发枝长叶后,可对竹林进行清理,根据竹林受害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弯曲竹宜尽量保留,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对翻兜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
(3)对于严重妨碍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兜竹、劈裂竹即行砍伐。
3、施肥。根据立地条件,对于大年毛竹林在3月初施笋前肥,采用株穴法施肥,每亩施15-25公斤尿素; 5-6月份沟施法施长效复合肥,每亩施20-30公斤。小年毛竹林于5-6月份每亩一次性沟施法施入长效复合肥40-50公斤,促进竹鞭萌发生长。
4、留笋养竹。
为恢复竹林,出笋期要尽量多留笋长竹,少挖、慎挖冬笋、鞭笋。但可及时挖掘浅鞭笋、露头笋、退笋、弱小笋,以增加经济收入。如果竹林受损严重,健康的小竹笋也要留养,待出笋大年大径级新竹长成后,再伐去小径级竹子。竹林恢复期(需2-3度)尽量少挖或不挖冬笋、鞭笋。一般每亩留40株左右即可,后续年份视竹林具体情况再留养。毛竹林留笋长竹的目标是使竹林立竹数达到每亩150-200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