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意义是什么?

宗教的意义是什么?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高论?

为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让个人为了团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尤其是在远古部落时期,人们为了抵御猛兽袭击,需要集合团体的力量。神职人员的产生是为了维持这种制度得以维系。

文明逐渐形成后,宗教又赋予了新的使命,把这些文明留存下来。众所周知,原始社会是没有纸和笔,甚至连文字都还未出现。语言是最先出现的沟通及记载的工具,借由这一工具,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来记录下历史。宗教其特点是让个体拥有共同信仰,人类文明的历史成为了这种信仰最好的基石。

宗教有让宗教信仰者行动的能力,如果一个宗教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无疑能使宗教信仰者做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它可以使人断恶修善,惩恶扬善。



扩展资料:

从民族发展角度来看,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让宗教信仰成为主流社会意识。比如中华文明就被认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占主流意识。实际上,在中国的帝王术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说过“神道设教”,意思是老百姓愿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就行了。

人的精神需求是变化的,人还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古猿到人是一个过程,即使发展到人这个阶段以后不会停止,而人的发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个信仰目标就不能变了,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不会永远满足发展着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1
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将宗教的秘密真正解开,本文将从宇宙以及人类进化的高度,力图从根本上彻底弄清宗教是什么的问题。

过去曾有一些人对宗教下过不少的定义,但都未切中宗教的实质,如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对超越人类认识的某种力量的信仰。”当代宗教学家贝格尔说:“宗教是人建立神圣世界的活动。”现代宗教思想家蒂里希的说法是:“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看法是从所谓的唯物观上加以阐释:“宗教是人们思想中对于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一种歪曲和颠倒的反映。”

这些对宗教的定义都是从不同角度在宗教的表象上的界说,没有切中宗教的本质和根本。要从根本上认识宗教,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种是从人类思维方式的进化角度来认识宗教;另一种是从宇宙及人类的进化角度来认识宗教。

人类早期的思维方式与现代人的合乎逻辑的理性思维是不同的,理性思维是经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与客观真理相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解释一切。科学就是由这种理性思维形成的认知人类和世界的思想体系,整个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是建立在这种理性思维基础上的。

与此相反,早期人类(原始人)采取的是一种相反的思维方式,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思维》中对原始人的思维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他称人类早期的思维叫原始思维,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将原始思维定义清楚,但已将原始思维的各种特征包罗无遗了,如非逻辑性、神秘性、互渗性,对互渗性可举例说明,原始人如果将一支羽毛插在了头上,他就会神秘地认为自己拥有了鸟一样的机灵,也就是认为将鸟的灵性与自己渗透在一起了,此即所谓原始思维的互渗性,渗透的理由都是其所信仰的某中神秘因素(灵、魂、神等)。

这里需要在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更清晰地定义原始思维,并改称原始思维为信仰思维,所谓信仰思维就是经非逻辑的思维过程与所信仰的神秘因素和神秘力量(灵魂、神等)相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解释一切。由这种信仰思维形成的认知自己和世界的思想体系就是所谓的宗教,就像现代人由理性思维形成科学一样。由此可对宗教给出第一个定义:宗教是人类最早的由信仰思维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思想体系。如目前基督教对世界的解释仍然是与神秘的上帝相联系来加以解释,这种解释的思想体系就是基督教的各种教义和故事。

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信仰思维基础上的,或者说,是信仰思维形成了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他们认为作物的生长是由某种被他们信仰的神秘因素决定的,于是每年都定期举行某种祈祷或“欢迎”仪式,来祈求作物的丰收,这就是由信仰思维编织起来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此类例子还有许多,现代人的迷信实质就是原始信仰思维在现代的残存形式,由此也形成了一些所谓的迷信的生产生活方式,如烧香拜佛,向天求雨等。

由于信仰思维就是宗教思维,这就使得原始人的世俗世界本身也是宗教性质的世界,亦即没有宗教界与世俗界之分,世俗的也就是宗教的。但到了公元前800至200年,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最重大最具深远意义的进化事件——人类开始进入理性思维时代,如这一时期中国的墨家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都开创了逻辑学(有关逻辑思维的理论),由此开始使人类认知世界的思想体系发生了划时代的分化,一方面,信仰思维继续着宗教的发展,并诞生了佛教及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道教,等等;另一方面,由理性思维则开辟了哲学和科学的认知领域。

这种思维的分化还导致了世俗界和宗教界的分立,世俗界开始以逻辑的理性思维为主导,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如果没有理性思维的形成,就不会有今天如此发达文明的人类世界,因此可以认为,人类理性思维的诞生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进化事件!。

这一时期宗教的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一项重要进展就是:主张人经修炼可以达到某种永远不死的圆满态,如佛教的涅盘、道教的成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天堂。要理解宗教所指的神秘圆满态的真义,仅从宗教本身是无法真正做到的,为此,需要跳出宗教外并站在宇宙演化及人类进化的高度才能弄清宗教圆满的含义,进而从根本上认清宗教的底里。

在宇宙中有一条进化线路——宇宙本体→大爆炸奇点→正物质→原子→分子→有机生命→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显然这种进化是指向某种高级的完善态或圆满态,而不是指向死亡,其中预示了以下一种进化的未来:人类并不是进化的最终完成,人类最终必然要向高于人类的某种超越死亡的圆满态进化。

宗教的修炼是与上述指向圆满的进化神秘地暗合的,宗教所指的圆满态则是与人类最终将进化出的那个超越死亡的圆满态相暗合的,因此,宗教所说的修炼圆满实质是对人类经进化所能达到的某种圆满态的神秘反映,至于为什么宗教会有这种反映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详细阐述。

这里将宇宙中指向圆满的进化叫进化天道,正如将在以后有关章节详细指出的那样,宇宙中有三大形而上存在,其中进化天道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形而上存在都是为它服务的,所以可将进化天道简称为上道;次于进化天道的是在第五章哲学部分所述的太极天理,简称中理;低于中理的是定律,简称下律。据此可对宗教给出第二个定义:宗教是合上道之学。这就像哲学是合中理之学,科学是合下律之学一样。

现代物理学所论的宇宙演化及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从下律的科学层次对进化的认识,最终在科学上对进化的认识将与宗教的合上道认识实现统一(科学与宗教的统一),因为下律是服务于上道而和上道统一的,所以两种认识的最终统一将是必然的,这需要在本书(人类启示录)的最后部分详述。

在第五章哲学部分已经指出,宇宙中的任何一种动变过程都是遵循太极天理的,从而动变的全过程都是一种往复运动,上述所描述的通向人类的进化也要走太极往复进化路线,从而将进化分成离本进化和归本进化两大阶段,人类在离本进化中远离了四级不同远度的本源,由远到近依次为:宇宙本体、宇宙、自然、社会的原初态(原始共产制社会),过去破坏自然实质是人类因离本进化而远离自然的必然结果,私有制则是远离社会原初态进化的必然结果。

在现代出现的私有制的否定形式——股份公司制度及提倡的保护自然,都是人类开始转向归本进化的趋向,人类归本进化要向以上四级本源依次回归,回归到社会的原初态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未来的高级共产主义社会,回归到自然就是生态社会,回归到宇宙及本体层次的生命将不依赖社会和自然而生存,并且高于人的生命。具体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详述。

宗教主张在一心向本中提升人的层次(消灾、消除烦恼、幸福、长生、永恒不死),这与人类的归本进化是神秘地暗合的,其向本的方式有崇拜、祈祷、祭祀、修炼、信仰,向本的本源与人类归本进化的四级本源是一致的,一是上帝等创世神(相当于宇宙本体),太阳神等天体(相当于宇宙),图腾、山及植物等自然神(属自然类),祖先(相当于社会原初态)。

宗教所指出的那些神秘的圆满态实质是对人类未来归本进化所回归到各本源层次的神秘的反映,如佛教的涅盘是对人类归本进化到本体层次的神秘反映,道教的成仙是对人类归本进化到宇宙层次的神秘反映,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对人类归本进化到自然层次的神秘反映,佛教的三十三天之上的欲界天是对人类归本进化到社会原初层次的神秘反映。

宗教所以否定和淡出世俗社会,就是因为世俗界倾向于离本,而宗教是向本的(归本)。到此可对宗教给出第三个定义:宗教是经归本提升人生命层次的思想体系和方式。所有宗教的共同本质就是在归本中提升人的生命层次。所以不认识宇宙乃至人类的归本进化就不可能认识宗教的本质。

当人类进入归本发展进化的阶段时,就是过去神秘宗教对在归本中提升人层次的神秘的反映走向现实和科学的时候。按照本书的观点,宗教也要经历太极往复进化的过程,宗教是人类最早的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思想体系,这种宗教认知要向高级进化就必须采取自己的反面认知形式——科学和哲学来进行,所以人类的科学和哲学实质是因应宗教进化而产生的,并且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担负的是宗教进化的使命,最终将经科学和哲学认识的发展重新回归宗教认识,结果将出现科学、哲学及宗教这三大认识的融合统一,进而最终发展出最高完成意义上的宗教——科学性宗教。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1900s/blog/item/b7656ad9a4f5422c11df9bbf.html

第2个回答  2009-09-12
1、宗教是人自己对生命过程、对生命意义的各种觉悟,是人从自身的理性感受来反思和总结的思想结晶。对于人来说,宗教是安慰自己、镇静自己、改变自己的良药。对于社会来说,宗教是稳定剂,也是催化剂。

2、各种宗教表面都是长篇大论,其中的法则和行为意义才是改变自我改变他人甚至改变社会的关键,所以包括佛法在内的各种宗教,都是需要提炼和吸收才有价值的,都是需要使用起来才有意义的。比如药放在瓶子里去供着看着,治不了病,只有取出来吃下去消化掉,这才能发挥作用。

3、但是,镇定型药物本来是镇定作用的,却因为人自我的不理智使用和不理智思维,而渐渐变成了某些人的依赖性药物和兴奋作用的药物,这不能怪药物的作用,只能怪滥用药物的人。同时,药,不是人人都适宜同一种药,需要针对不同的体质开具不同的组合。所以把宗教看成神秘的,看成依赖的,看成惟我独尊的,就如同乱吃药而不知道为什么一样,受伤害的是自己,但却把错误归结于宗教的宗派。其实原因是自己的错误理解错误迷信而导致的使用和利用的错误,并不是药(宗教的派别、方法)有什么错误。所以无论哪种宗教,正确的信仰是有益的,迷信的信仰是有害的。
第3个回答  2009-09-12
我是基督徒,但我从不认为自己所信的是宗教,我信耶稣,但不信教,因为信耶稣与信基督教是两码事,基督教属于宗教范畴,而信耶稣是生命之道,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因为人生命的源头是神.
我认为各种宗教其本质都是行而上的,为探求事物的本源,只不过都脱离了真理而误入歧途,以至于成为精神寄托.
愿人们都脱离虚妄,归向永生的神.
第4个回答  2009-09-11
精神的依托 让自己的人生不会迷失了方向 其实人最怕的就是精神的空虚 那会让自己失了动力 毕竟能够明确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并为之坚持的人很少的 而意志坚强 不为外物所动的就更少了 所以对于大部分的平凡人 精神上是需要有所寄托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