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的学校领导

如题所述

党委书记 :白玮
校长、党委副书记 :李志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卫东
副校长 :王长松、李文秀、袁德成、王惠新
副校级调研员:越常环 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 姓名 职务 任期 沈阳化工大学(2011.11—至今) 白玮 党委书记 2011.11—至今  逄玉俊 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1.11—至今 沈阳化工大学(2010.1—2011.11) 吴剑华 党委书记 2010.1—2011.11  逄玉俊 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0.1—2011.11 沈阳化工学院 (1978.5—2010.1) 吴剑华 党委书记 2003.8—2010.1  逄玉俊 院长、党委副书记 2003.8—2010.1  于 千 党委书记 1988.7—2003.8  吴剑华 院长、党委副书记 1999.3—2003.8  牛季凡 院长 1995.5—1999.3  季善义 代院长、院长 1988.4—1995.5  杨俊超 党委书记 1983.11—1988.10  张国义 院长 1983.6—1987.6  杨惠民 党委书记 1981.2—1983.10  艾鸿铭 院长 1979.5—1980.10 抚顺化工学院 (1971.8—1978.4) 陈梦轩 党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1972.12—1976.3  宋 诚 党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1971.4—1972.12 沈阳化工学院 (1962.9—1971.4) 谢登宏 党委书记 1966.2—1967.1  杨惠民 代党委书记、代院长、院长 1962.9—1967.1  周玉兰 党委书记 1962.9—1964.7 辽宁科学技术大学 (1960.7—1962.9) 周玉兰 党委书记 1960.7—1962.9  柳 文 校长(兼任) 1960.7—1962.9 沈阳化工学院 (1958.8—1960.7) 周玉兰 党委书记 1958.8—1960.7  黄 琦 院长(兼任) 1958.8—1960.7 沈阳化学工业学校 (1952.7—1958.8) 王志先 党总支书记 1957—1958  亓国治 党支部书记、校长 1952.7—1958.8  张 珍 校长(兼任) 1952.7—1955.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8
 校长:李志义,男,1959年3月出生,甘肃天水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1984年12月获本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10月公派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与技术,1995年8月获博士学位;自1984年12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以来,历任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副主任、化工机械主任、化工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处长,2006年8月至2014年12月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14年12月起任沈阳化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李志义教授为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能源化工及高等教育学等学科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辽宁省教学名师及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1、超临界流体过程,主要包括:(1)超临界流体微粒制备过程、(2)超临界流体渗透过程、(3)超临界流体反应过程、(4)超临界流体微孔材料制备过程、(5)超临界流体染色过程、(6)超临界流体精细分离过程等;2、超高压生物处理,主要包括:(1)超高压灭菌与保鲜、(2)超高压冻结与解冻、(3)超高压材料改性等;3、高等教育学,主要包括:(1)高等教育理论、(2)院校研究、(3)比较高等教育、(4)高等教育评估等。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和二等奖各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开发的化工装备安全泄放技术与装置,已实现产业化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替代了进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发表研究论文近300篇,获国家专利10余项,出版教材与专著8部。
党委书记:

白炜,男,1958年9月生,山东省博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至1991年先后任辽宁大学团委干事、副书记、书记;1991年至1995年任共青团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5年至1996年任中共康平县委常委、副书记;1996年至1998年任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院长;1998年至2001年任辽宁商务学院党委书记;2001年至2011年任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2011年11月起任沈阳化工大学党委书记。
白炜教授对青年学、共青团学和校园文化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其撰写的论文《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的认识》于1984年刊登在“中国文化报”上,成为全国最早研究并提出校园文化概念的学者之一。
白炜教授在沈阳音乐学院任职期间,重点从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红色经典音乐社会学层面的研究,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延安鲁艺以来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传统与大学精神的研究。荣获辽宁省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和辽宁省哲学与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革命根据地(解放区)音乐作品美学价值研究》已通过结题评审。2011年白炜同志被授予“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在文学创作方面,主要成果有大型清唱剧《遮不住的青山》、大型实验音乐剧《五瓣丁香》和近百首艺术歌曲;2012年,古体诗集五卷本《砚耕塘诗稿》正式出版。
白炜教授在管理优化与决策、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及应用、组织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管理等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著有《再发展解析》、《内部控制论》两部专著。作为省政协委员,白炜教授提交的《关于加快我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得到了省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的高度重视。2014年,白炜教授申报的《我国高校与县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课题,通过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审批,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
白炜教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政协文化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市人大代表,辽宁省哲学与社会科学政府奖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哲学与社会科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还兼任辽宁省侨联副主席,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诗词协会副会长、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音乐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