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角度角度与技巧

如题所述

在摄影的各个场合和摄影艺术的不同体裁中,摄影师通过选择恰当的拍摄角度来完成一系列构图任务。人眼观察外界的视角,我们称之为观察角度。相应地,照相机在拍摄场景和人物时的视点,则被称为拍摄角度。以下是对摄影角度与技巧的整理,旨在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水平角度**
1. 正面角度
- 正面角度有利于展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的特征,常用于拍摄人物的中近景,称为肖像。这种角度能够呈现人物的真实面貌。正面角度适宜表现景物的水平线条,能够营造庄重、稳定和严肃的氛围。不过,它可能缺乏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不当使用时容易产生无主次之分、呆板无生气的画面效果。
2. 侧面角度
- 侧面角度有利于展现运动对象的方向性,线条变化丰富,多用于对话、交流、会谈和接见的场合,含有平等的含义。然而,这种角度不利于立体和空间感的表现。
3. 斜侧角度
- 斜侧角度包括前侧和后侧,是最常用的角度之一。在拍摄两人时能明确主次。例如,在采访拍摄中,以记者的后侧为前景,拍摄被采访者的前侧面,并使其位于画面中央,将视觉重点置于被采访者身上,使主体突出且具有深度感,画面富于变化。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画面,称为过肩镜头。
4. 背面角度
- 从背面角度拍摄人物时,被摄者和观众所能看到的空间和景物是相同的,因此这种角度能够将观众带到现场,具有纪实的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垂直角度**
垂直角度分为平摄、俯摄和仰摄三种。
1. 平摄角度(平摄)
- 平摄角度指相机高度与被摄对象相同,对人物而言,相机高度位于肩部时称为平摄角度,简称平角度。平角度具有以下造型特点:
- 由于相机位置与人眼高度相同,画面产生平视、平稳的效果,是一种纪实的角度。
- 垂直形态的对象能够得到正常再现,水平线条容易重叠。
- 透视关系正常不变形(使用中焦镜头)。
- 适合拍摄图案、照片。
- 平角度适合拍摄人物近景特写,不变形。如果追求构图平稳,不大的透视关系,使用平角度拍摄最为合适。
2. 俯摄角度(俯摄)
- 俯摄角度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要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关键在于展现其多面关系。平面拍摄可以展现物体的正面和侧面两个面,而俯角拍摄可以展现正、侧、顶三个面,从而增强物体的立体感。
- 俯角度可以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展示视野,增加空间深度。例如,行进的队伍、奔驰的车队、草原上的羊群以及展示纵横线条的场景,大多采用俯角拍摄,目的在于表现多景次的地面景物。
- 俯角度可以渲染情绪,造成压抑的气氛。根据规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绪,采用俯角处理,能使地面显得扩大,人物变小,还可以使人物压缩变形,产生萎缩、矮低的视觉效果,造成一种情绪上的压迫感。
- 俯角度用于拍摄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征,也可以丑化人物形象。如果采用标准镜头,稍俯的角度,可以使圆脸、高颧骨、胖脸型得到适当拉长和校正,在肖像摄像中经常用这种角度稍许改变人物的脸型。
- 俯角度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在拍摄战斗场面时,第一个镜头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摄远景画面,用来确定敌我双方的地理位置及双方的运动方向。
3. 仰摄角度(仰摄)
- 摄像机高度位于人眼以下或低于被摄对象的位置进行拍摄称为仰摄,仰摄的镜头称为仰视镜头。
- 仰摄前景升高、后景降低,有时后景被前景遮挡看不到后景。如果前景是主体,仰角有突出主体形象的作用。在外景用仰角拍摄以天空为背景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 仰摄垂直线条的景物,线条向上汇聚,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作用,从而产生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
- 由于仰摄能形成高大挺拔、雄伟的视觉效果,因此仰摄经常带有褒意,往往用于赞颂、敬仰英雄人物;但是,俯摄、仰摄的贬褒含义的感情色彩不是绝对的,在运用时不能做另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过去在电影界流传的“敌俯我仰”的固定模式是完全错误的。
- 仰摄拍摄人物既能夸张人物形体及面部特征,又能校正人物面部缺陷。例如,身材矮小的可以显得高些,消瘦的脸可以显得胖一些;对于脸颊宽的脸型,如采用仰角会使两颊更宽大,从而夸大面部缺陷,所以脸颊较宽的人物不宜采用仰角度。
- 用仰角拍摄跳跃的腾空动作,能夸张跳跃的高度。
- 仰角拍摄时,摄像机的光轴和水平线形成向上倾斜的夹角,镜头到人物头部(或其它物体顶部)和脚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