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连杰早期电影《精武英雄》?

如题所述

《精武英雄》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有境界的动作片,是李连杰自组正东电影后的野心之作,试图向着徐克的黄飞鸿看齐,以武入哲。虽然最后还是略逊一筹,但写实的动作风格,沉稳大气的人物,明暗交错的线索,还是让人难忘。李连杰扮演的陈真,有勇有谋,不排斥现代文化,以理服人,中国的动作片派系里,这种人物极为罕见。精武的题材很多,但像这样拍出“英雄”气概的,非常少。

本片翻拍自一代动作偶像李小龙的经典《精武门》,总制片人——韩三平,陈嘉上导演,袁和平动作指导,集合了钱小豪、仓田保昭、周比利等实力派动作明星,配角上也有秦沛、蔡少芬(牛夫人呀呀呀呀),扮演光子的日本演员中山忍是日本当红明星中山美穗的妹妹(不过这妹子虽然很萌,但一直没红起来,很可惜)。从阵容上可以看到其野心可见一斑。这也是李连杰自组正东之后,试图摆脱香港电影圈明暗的控制,自己打出一片天的尝试。请注意这片子的制片人和监制名叫李阳中,这是李连杰在北京什刹海武校上学之前的名字,是他的本名。也就是说,这片子他自己是制片人,又是监制,又是主演,甚至在创作上,他也投入良多。有个花絮,是开拍之后一直无法确定动作风格,搞得袁和平袁八爷也很烦。忽然有一次一个NG的动作,李连杰说很好,那是一个武行破窗而出,动作不利索,被窗框卡了一下迅速应变站稳的镜头。袁八爷一下就明白了,说原来你要的是这种写实啊,于是才有了全片精彩激烈的动作场面。

先说动作,确认了全片写实的动作风格之后,袁和平为几位主角设计了风格鲜明。各自差异的武术套路。而演员也都是一时翘楚:李连杰扮演的陈真是主角,又是脱胎自小龙哥的陈真,那简洁利索,以武入哲的截拳道风格自然就是他的。不正面对抗,灵活对敌,这是中国传统兵法的思维,也是李小龙“用手指指向月亮,却不要只看到手指,忘了月亮”的截拳道武术思维。在此之后,很少再见到能把中国武术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精神表现的如此充分的作品了。精武英雄,莫过于此。

在文戏方面,《精武英雄》的套路并不算新奇,比如中国英雄和日本美女的爱情,罗密欧朱丽叶的故事架构,为这个男儿热血的片子平添了几分儿女情长和悲剧色彩。但这个设定却是当时乃至现在中日双方交往的尴尬缩影。日本在辛亥革命时为中国多方出力,资金、军火、培训……全力支持,在片子里也提到了这一点,孙文是日本人的老朋友,那段历史功过如何众说纷纭,但不容置疑的是日本方面的确是提供了很多帮助。而一直以来日本对中国的野心却又让双方始终无法真正合作,以大使为代表的文官和以藤田刚为代表的军人意见相左,其实就是当时日本军部和内阁相互对抗的真实写照。这多年来中日双方恩怨纠缠,一直是放不开的冤家,可惜可叹。

总之,《精武英雄》这片子,堪称经典,足以传世,虽然布景、情节还不够精致,但对一部动作片来说,瑕不掩瑜。唯一可惜的是,结尾有些流于形式,“中国哪里日本人最多?东三省?那我们就去那里打个痛快。”拜托,道场里日本兵端着三八大盖一出来,大家还不是要乖乖站着?前面都挺好,为何这里就不能再大气一点呢?“光能打拳不行,我们还要会打枪,要发动更多的人起来抗日,光靠我们自己单枪匹马拯救不了整个国家”,若是最后能有这样的台词,那这片子就没有遗憾了。这段台词我是根据类似的片子《神鞭》(冯骥才先生的名作)编的,那也是一部好片子。多年后,不管是甄子丹的《精武风云》、还是李连杰自己的《霍元甲》,尽管资金、人力上都要好于这部片子,但没有了内里对“精武”的真正理解,没有了仓田保昭这种老戏骨,再多花哨的场面也难掩空虚,可惜。形势比人强,这个年代已经不是当初“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年代,不需要平民有尚武精神,用不上霍元甲,更容不下黄飞鸿。如今是再无“精武”,只有《英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7

私人认为,两部最好的功夫电影之一。另一部是周星驰《功夫》。不只是打得好看,而且在功夫的呈现和“功夫语言”上,最浮凸的一部。我们这代看武侠的人,都默认了一些武侠基本定式。比如,功夫是分风格的。刚柔、快慢、泼辣凶猛和轻盈灵巧。比如,不同的性格,对应不同的功夫。比如洪七公光明正大,就该用大开大合的降龙十八掌。黄药师潇洒不羁,就该用缤纷轻盈的落英神剑掌。令狐冲无拘无束,就该用无招的独孤九剑。莫大先生隐于市,性格难以着墨,就该用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比如,功夫的格局也是人品。功夫大师都讲究境界。这些,在《精武英雄》里,体现得很完美。霍廷恩代表着传统中国功夫,技巧、灵活,但实战略微不太行。陈真代表着中西结合的功夫,迅速、机变、爆发力。芥川龙一代表着传统日本功夫,空手道。船越文夫代表着日本武功的至高巅峰。扎实有力,实战出众。藤田刚代表着实战技击的巅峰。他们打起来,是看得出风格差异的。陈真以中西合璧的打法,击败霍廷恩,然后和船越文夫那番对话,就是功夫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的对话。“要击倒对方,最好的方式是手枪。练武的目的,是把体能上升到极限。要达到这境界,就要了解天地众生。”这些其实是《一代宗师》级的话题了。周星驰《功夫》是是用了大量华丽展示加上特技,还原了我们童年概念里功夫的样子,加以碰撞,是写意。《一代宗师》则是把他们的境界和功夫家的江湖加以描述,是写实。《精武英雄》的情怀,未必有上两部那么深沉,但在打戏设计上,真是能完全体现上面所说的,”功夫人格“和”功夫语言“。打戏结合说理的扎实和华丽上,是独一无二的。个人认为最有味道的一段话:陈真:船越先生的武功第一,是说他的武功修为,不是他的杀人伎俩。船越(摇头微笑,喃喃对空处):霍元甲,我输了。我没想到你有这么好的一个徒弟。

第2个回答  2018-01-07

这部电影,武学修为最高的,是个日本人,给陈真教了最后一课。最能打的,也是个日本人,陈真和霍廷恩一起也没占到上风,那个日本官员,清楚中国形势,极力反对日本军部的过分行动,那个日本妹子,有情有义,不惧牺牲,不求回报,有大勇气,更有大智慧,就连那个鱼腩馆主介川龙一,也以被利用杀死霍元甲为耻,最后也为自己的武者尊严而死。而电影里的中国人,有为了蝇头小利毒害霍元甲的那个厨子,有欺软怕硬的租借华警,有看似开明实则因循守旧甚至质疑陈真目的的农劲孙,有自卑而又嫉妒的嫖客霍廷恩,更有那些双重标准不分黑白赶走日本妹子的所有人。现在谁会这么拍?谁敢这么拍?大象为什么会被蚂蚁吃掉,电影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可是即便如此,这些不怎么高大全的中国人却依然让我们有所触动,比如毫不犹豫赎出蔡少芬的农劲孙,比如尽释前嫌传陈真霍家拳最后并肩作战的霍廷恩,比如为保陈真不惜和日本人火拼的精武馆所有人,比如陈真,大象为什么不会,也不应该被蚂蚁吃掉,电影其实也给出了答案。精彩的武打和颇具思辨的情节,倒已经不重要了,虽然这部电影在这两点上也做到了中国武打片的上限,并且几乎没什么可能再被超越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