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被讨厌的勇气》书评——这么多年来你看的那些育儿书也许是错的...

如题所述

现在,许多育儿书籍和公众号文章都会告诉你表扬对孩子有多么重要,它们也许还会教授你表扬的技巧,如及时表扬、具体表扬孩子的行为、同时关注过程和结果……
然而,在实施了十年“表扬学”之后,我必须承认,这样被表扬着长大的女儿显得敏感、脆弱,并且胜负欲极强……我只能推测这或许是她的天性?或者是我做得还不够好?
在阅读《被讨厌的勇气》后,我意识到,在教育上,操纵式的批评教育是错误的,而表扬教育也是错误的!!!不应该对孩子进行表扬。
批评和表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有能力者对无能力者所做的评价,其背后的目的都是对孩子的操纵。
父母往往出于自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孩子是错误的这种心态,去批评或表扬孩子,试图引导他们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虽然这可能出于善意,但这实际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操控孩子的成长。
而且,重要的是,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可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人们越是得到表扬,就越可能形成“我没能力”的信念——再次强调,表扬和批评都是基于父母标准的,对“好”与“坏”的判断。孩子都期望得到表扬,因此他们必定会选择迎合父母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并因此感到矛盾和痛苦。
如果这不容易理解,那么让我具体说明。
1、让孩子独立处理自己的问题。
父母往往会把孩子的课题当作自己的课题,但即使父母再怎么努力承担孩子的课题,他们始终不会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发展。父母就会出于担心而过度干涉。频繁干涉的后果就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还会失去面对自己人生课题的勇气。
我们必须明确“这是谁的课题”,如果是孩子的课题,就不要干涉。
这个观点理解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很难。
例如,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还是父母的课题?在阅读《被讨厌的勇气》之前,我认为,“学习”或许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就是父母的课题。我从未见过天生喜欢学习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守护人。所有的孩子不都是父母用奖励和惩罚驱使着前进的吗?有的孩子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成为学霸或专家,有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对学习不感兴趣,但被父母逼着学,也能完成学业,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父母不管孩子?那简直是不负责任。
《被讨厌的勇气》明确指出学习就是孩子的课题。请父母从这个课题中分离出来,不要以“为你好”的名义过度干涉。所有的“为你好”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当孩子发现这一欺骗时,就会坚决地反抗。
父母真正应该做的是在分离的基础上对孩子加以守护。还是以学习为例,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课题,父母随时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是他需要的帮助。当孩子没有向你求助时,不要指手画脚。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全力以赴提供援助。绝不能强迫孩子改变。如果忽视本人的意愿强迫改变,只会产生反效果——只有自己能改变自己!
明确感受到父母态度的孩子,就会不得不考虑如何解决自己的课题,他可能会寻求帮助,也可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2、记住这句话:孩子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望而活。
孩子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望而活。即使他不符合我们的期望,也依然能得到我们的爱和信任。
3、不表扬也不批评,不干涉孩子的课题,是不是意味着给他自由,任他玩也好,不爱学习也罢,佛系育儿?
不是!不是佛系,不是置之不理,听之任之。而是可以提供一些不干涉的援助。比如学习,不是居高临下地安排他去学习,而是使用“鼓励”,努力帮助他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和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不是表扬,不是批评,而是鼓励!鼓励是在接受差异、认可平等基础上的沟通方式,不评价孩子,而是真诚地表达感谢、尊重和喜悦等,“谢谢”和表扬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听到感谢时,会觉得自己对他人做出了贡献——人只有在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我对别人有用”时,才能获得生活的勇气和自信。
4、对孩子心怀感激和喜悦,做加分父母。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体育好、学习好、身体好、才艺好,样样满分,与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完美孩子比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孩子有所不满,从100分开始逐项减分,这就是“评价”。
事实并非如此,孩子的存在就是对我们的价值,要从对孩子存在的喜悦基础上,逐步给他加分。
例如,如果孩子吃完饭去帮忙洗碗,如果说:“快去写作业吧。”这样就是给孩子做减分,如果能真诚地说一句“谢谢”,孩子也许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迈出新的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