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咸阳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1.关于“咸阳”的诗句有哪些

1.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2.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3. 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

4.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释义:咸阳的宫殿门阙、楼台周阁,千门万户,座落重重。

出处:李商隐的《咸阳》

赏析:咸阳的宫殿门阙、楼台周阁,千门万户,座落重重。在秦始皇仿作的六国建筑里居住着诸侯国来的“妃嫔媵嫱”,佳丽绝艳,显现着一代的强盛与繁华。秦末,竟毁在项羽一把大火之中。难道当时天帝醉了,失却了对秦地美丽山河的关照!

“天帝之醉”原来有个故事。据说,秦穆公有一次长睡不醒。七天之后,突然睁开眼,他对身边的人讲:他觐见了天帝,天帝也非常高兴。不但让他欣赏了“钧天广乐”,还在酒醉未醒时,把“金策”也赐给了他。所以秦国才能据有山川秀美的关中。

5.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释义: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出处: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咸阳值雨》

赏析: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咸阳桥,又名便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6. 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

释义:咸阳是秦朝帝王所居住的地方,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的变化。

出处: 唐代诗人沈佺期的《咸阳览古》

赏析:本诗描写主人翁游览古咸阳对古人的一些评价。

2.描写咸阳的诗句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赏析)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

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

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

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

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

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贵精神。

“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

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写是金铜仙人的“观感”。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

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

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三国志》注引《魏略》)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来。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

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强行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齐涌上心头。“魏官”二句,从客观上烘托金铜人依依不忍离去的心情。

“指千里”言道路遥远。从长安迁往洛阳,千里迢迢,远行之苦加上远离之悲,实在教人不堪忍受。

“东关”句言气候恶劣。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不仅眼为之“酸”,亦且心为之“酸”。

它含有“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哪得不回头”的意味,表现出对汉宫、对长安的深切依恋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

特别是“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生动地显现出来。这里,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

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铜人的神态,时而又从侧面落笔,描绘铜人四周的景物,给它们涂上一层忧伤的色调。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而又始终围绕着一个“愁”字,于参差中见整饬,色调统一,题旨鲜明。

“魏官”二句,侧重描写客体,“空将”二句则改写主体,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金铜仙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驱使下离别汉宫,作千里之行。伴随着“我”的唯有天上旧时的明月而已。

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它抒发的显然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

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今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不禁潸然泪下。

“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与人无异,是“人性”的表现,而“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的身份相适应,婉曲地显示了他的“物性”。

这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

3.关于咸阳的诗句

萧西北风。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

归来逞余勇,儿子乱弯弓。少 年 行 (唐)王 维新丰美酒斗十干,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登咸阳县楼望雨》 (唐)韦庄乱云如兽出前山,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朦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渭城少年行》 (唐) 崔颢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信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花,游子春来喜见花。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水桥头酒新熟,金鞭白马谁家宿。

可怜锦瑟与琵琶,玉壶清酒就君家。 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 (唐) 李嘉佑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晚眺泪堪垂。 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五陵儿。

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 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

《咸阳怀古》 (唐)韦庄城边人依夕阳楼, 城上云凝万古愁。 山色不知秦苑废, 水声空傍汉宫流。

李斯不见仓中悟, 徐福应无物外游。 莫怪楚吟偏断骨, 野烟踪迹似东周。

《经咸阳城》 (唐) 张祜阿房宫尽客谁来,可惜连云万户开。 秦地起为千载业,楚兵焚作一场灰。

应知长者名终在,祇是生人意不回。 何事暴成还暴废,祖龙须死项须摧。

《咸阳怀古》 (唐)陈上美山连河水碧氤氲,瑞气东来拥圣君。 秦苑有花空笑日,汉陵无主自侵云。

古槐堤上莺千啭,远渚沙中鹭一群。 赖有渊明同把菊,烟郊四望夕阳熏。

《登咸阳城楼》 (唐)许浑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禅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咸阳》 (金)赵秉文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 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塬上尘。

《咸阳怀古》 (元)施子搏咸阳秋水草离离,千古愁云锁翠微。 黄犬已亡秦鹿失,白蛇方斩汉龙飞。

烟销古国空流水,树老荒城自落晖。 应是骊山九泉下,死魂犹望采紫归。

《清渭楼》 (明)黄公黄公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 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晚渡咸阳》 (明)秦玉县城北依北塬坡,南面通津古渭河 两岸夕阳秋草渡,半篙春水白鸥波。 当年宫殿阿房盛,此地邱陵汉室多。

欲向长途询往事,南山无语郁嵯峨。《过毕郢原山》 (明)王云凤我昔过北邙,春云暗夕阳。

今来渡渭水,飞飞黄叶秋风裹。 洛阳道,咸阳道,客头未白心已老。

秦家墓,汉家墓,望裹里里总烟雾。 文王庙古不锁门,行人愁上毕郢原。

4.与咸阳有关的诗词

(唐)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温庭筠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 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 (唐) 杜牧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唐)李白 《杂歌谣辞·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 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麹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唐)王维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干,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唐)王维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用来形容咸阳历史悠久的句子

李商隐的《咸阳》:“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杜甫《兵车行》: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东流。

唐·陈上美《咸阳怀古》: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北宋黄孝先《留题清渭楼》: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