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与哪位人物有关?

如题所述

秦庄襄王在位时间不久,也就只有三年便去世了。庄襄王离世后,他的儿子嬴政在赵姬和吕不韦的辅保下,继承了秦国王位,成为闻名后世的秦始皇,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嬴政即位后,立即尊吕不韦为仲父,继续担任丞相独掌朝政大权。

当时,已经接近到了战国晚期,社会的养士之风依然盛行。那会儿闻名遐迩的战国四公子,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这“四公子”,个个门下都有食客上千,吕不韦也自养了三千的门客,作为他自己的智囊团。

吕不韦的这些门人和食客,三教九流,各个领域全部都囊括在内。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吕不韦的统领和支持下,终于创作而完成了这部传世的巨著《吕氏春秋》。

在全书的总序“序意篇”中,吕不韦这样表述:他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可见,吕不韦对自己呕心沥血的这部著作,颇为自信,底气很足。他坚信,该书中包括了天地万物以及古往今来所有蕴含的全部真理,是一部不可多得巨著。

但是,巨著虽然创作完成了,但吕不韦又有了新的担忧。因为,之前出书立著的,不论是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亦或荀子等人,他们的著作之所以深入人心,影响巨大,是因为书籍的作者本身就是大思想家和大学问家。

一字千金的象征意义和宣传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吕不韦的这则广告,做得实在是太成功了,一下子就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5
成语「一字千金」,意为一个字值一千金
1、最早和吕不韦有关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典故: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2、西汉.刘安写的《淮南子》及公孙宏写的《公孙子》也一字值百金.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载:「淮南王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挟风霜,扬子云以为一出一入字值百金.公孙宏著《公孙子》,言刑名事,亦谓字值百金.」
3、晋朝王献之一字千金则货真价实.据其《自论书》云:「扬州市一老母,姓沈名光姜,惠臣一餐,无以答其意,遂於匙面作一『夜』字,令便市价,近观者三,远观者二.经数日,遂获千金.」这一字千金还真兑现了.
4、明.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载,宋高宗赵构获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悬赏以千金易一字.
5、明朝杨维桢则有「一诗千贯」的恩宠.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二国事类》载:「太祖初如会稽,杨廉夫见,令赋《钟山诗》,廉夫援笔立就曰:『钟山千仞楚天西,玉柱曾经御笔题;云护金陵龙虎壮,月明珠树凤凰栖.气吞江海三山小,势压乾坤五岳低;愿效华封陈敬祝,万年圣寿与天齐.』太祖曰:『此诗值一千贯.今日庶事方殷,姑赐五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