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形成及被确立为官学的过程?

如题所述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①“程朱理学”说法的由来: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程朱理学”。②理学产生的条件: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注意力于集中于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消除地方潜在的割据势力对于民间文化发展未予以更多的干预;宋朝很少有人因为议论而获重罪,因此宋代的士大夫群体有很高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因科举走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对经典文本不断探讨、寻求终极的、总体的根本解释。理学由此而生。③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参考二程学说,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④理学的社会影响:南宋末年,朱熹的学说逐渐成为思想的主流。元朝时,理学被确定为官学。到明代,理学则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 (2)陆王心学:①陆九渊及其思想:陆九渊,南宋理学大师。提出“心即理”之说。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他还认为,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于是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说法。为了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陆九渊号召人们“存心”而“去欲”,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与朱熹格物致知有分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②王守仁及其思想: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1
“理学”指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并且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理学的出现标志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程朱理学:
A.开创者——“二程”(北宋)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b.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c.“格物致知”
B.集大成者——朱熹(南宋)
a.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C.程朱理学的影响

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③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本和朝鲜形成“朱子学”。
(2)陆王心学

A.陆九渊——开创者(南宋)
a. 心是万物本原,“心”就是“理”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c.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即“发明本心”
B.王阳明——集大成者(明朝)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致良知”(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压抑扼杀人的自然诉求;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积极:崇尚社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社会责任感,关心家国命运。
实质:理学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