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第安人确实在硅谷崛起。
但其背后是印度的人才外流。
例如,Google的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出生在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微软的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adobe的首席执行官shantanu narayen和Meguiar的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都是印度人。
甚至美国媒体都说,有10位印度CEO正在统治世界。
几年前,有一个数据:在美国排名前500位的公司中,有75位外国首席执行官,其中第一位是印度人(10),超过英国人(9)。香港和台湾只有一位华裔,而大陆没有一位。
印度的10位CEO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在国外学习后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印第安人。
其次,他们大多数是在同一所大学接受教育的。对他们进行培训的大学称为印度技术学院,被称为世界上最困难的大学,录取率仅为3%。
2018年,印度理工学院的申请人数达到了45万,但只有13000(2.8%)被录取。毫不夸张地说:
来自印度各地的学生前往印度理工学院,他们都是印度各地的精英。
甚至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
“在麻省理工学院,老教授遇到了一位出色的印度学生。
这位老教授说:“您的国家拥有印度技术这么好的学校。为什么选择麻省理工学院?”
这位印度学生回答说:“我之所以来麻省理工学院,是因为我无法通过考试。”
自成立以来,IIT的方向就是培养精英。为了培训他们,印度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不到美国大学生的1%,但获得了高等教育预算的15%。
印度政府已竭尽全力培养这些精英,但印度科学技术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二选择在美国学习并在硅谷旅行。
这些人中有相当多的人为从底层开始逐步成为硅谷高管而努力。但是他们很少返回印度,以至于印度人力资源部长大声疾呼:
“我们希望看到人才的增长,而不是人才流失。”
2.中国的精英也流连于硅谷。
现在我们正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硅谷
实际上,在硅谷,许多中国人都担任过高管职位。例如,Facebook技术副总裁魏小良,谷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李菲菲,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沉向阳等。
甚至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NVIDIA创始人黄仁勋和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均都是中国人。
但是,与印度精英赴美旅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中国人进军硅谷后又回到了中国。
张朝阳看到了美国硅谷的快速发展,并回到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国门户搜狐。 1998年,他去硅谷挖了一个男人,然后回到一个叫李彦宏的年轻人,李彦宏后来创立了百度。最近最明显的例子是黄铮,他获得了美国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后加入了Google。他很快辞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后来,他开始努力工作。
不同的是,当今的年轻中国精英阶层更喜欢聚集在中国的本地技术企业中。
4月,LinkedIn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排名前25位的“最佳雇主”中,近60%是本地企业,其中13家是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百度等已成为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首选。
过去,正在涌向著名大学毕业生的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和其他美国科技巨头,并没有成为新一代中国精英的最佳选择。
《南华早报》报道了两代人的求职故事,直接表明了这一变化。
1990年代,Molly Liu离开北京,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然后进入了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
20多年后,Molly Liu的独子在著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后,放弃了在波音公司的梦想工作,去了小米。
他做出这一选择的原因很简单:“去波音公司,也许每2-3年就可以使用另一种产品。但是在小米,我们几乎每三个月就可以推出一种新产品。”
报告中提到的另一位求职者也说:“在硅谷工作时,我的任务是不断优化同一产品的性能。回到中国,仅仅三年时间,我就被提拔为公司的首席科学家。领导着成千上万的团队。”
同时,即使是留在硅谷的中国科技精英也有新选择:
在硅谷为中国公司工作。
蒂克托克(Tiktok)在硅谷开设了一家办事处,并开始从Facebook之类的巨头那里偷人,提供的薪酬最多可提高20%。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已有超过24名Facebook员工被中国公司挖走。
国外一个著名的问答机构中的一个问题是:“在美国的印度移民是否比中国移民更成功?”引发了很多讨论。
其中一位网民对此表示赞同。
“最聪明的印度人移民到西方,但是移民到西方的中国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中国人。”
因为,中国现在确实可以为中国科技精英提供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