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国人是怎么看待“汉字”的?

如题所述

“大统领来年访美豫定”、“大入试今日磨勘”,在韩国出版物上,经常可以见到类似这样的用汉字书写的词语。

汉字何时传入韩国,目前尚无统一的说,但统一新罗时代(即公元七世纪左右),汉字已经成为朝鲜半岛的公用文字,并得到官方承认。

公元1444年,韩国创制出自己的固有文字“谚文”(又称“训民正音”),自此朝鲜半岛出现汉、韩文两种文字并存。

但是,汉文的使用频率并没有因此衰减,“谚文”这名称也可反映出当时汉字仍为正统文字。

韩国使用汉字的历史如此悠久,它早已成为韩语文字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了韩文之中,起着共同表达和记录韩国人的思想感情、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作用。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出现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人们痛恶日本殖民的统治,那些主张韩汉文混用的人一度被视为亲日派。1946年,朝鲜废除汉字,次年即1948年,韩国也立法规定,不准汉字出现在政府公文中,基本杜绝使用汉字。

尤其是韩国发布韩文专用法案后,政府的做法深得民心.韩文专用在国民情绪的影响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持续五十年之久。

这个政策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族语言得到净化,扫盲率下降至百分之五。可是,韩文的专用,一些负面现象也开始凸显出来。

最明显的就是同音字很难处理。如韩文中的柳、刘发音完全相同,假如名片上不用汉字而用韩文,则收到名片的人根本不清楚他姓什么,要知道韩国对姓氏是很看重的。有些同音字多的,可达一二十个,十分容易出现岐义,那样的话语言就十分混乱了。

鉴于此种情况,1998年11月韩国成立“超越宗教、超越政党、超越地域”的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该联合会以“韩文与汉字是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为“方针”,主张从小学开始彻底进行汉字教育,维持正确的国语生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从而克服文化危机。

1999年2月9日韩国总统金大中签署总统令,批准文化与旅游厅的一项计划,推进中文和英文在道路牌和政府公文中的使用,韩国近五十年来对使用汉字的禁令终于松动。

2000年12月,韩国教育部发表公告,公布经过调整的1800个教学用基础汉字,从2001年度开始实行。2003年起,韩国参加汉字等级资格考试的人,每年都超过百万。

可是,由于汉语政策的不稳定,给韩国汉字教育带来混乱,不同学校的汉字教育情况各不一样。比如1968年国家发布总统令删除中小学课本上的汉字,而1973年中学教材又重新并用汉字。1972年汉文被定为初中的必修课,编入正规教育课程,而1995年又把它改为选修课。

因此,学生的汉字水平也参差不齐,进入大学要进行汉字教学就遇到学习进度难以统一等众多问题。

尽管在韩国国内始终存在激烈的汉字“存”“废”之争,但汉字汉语的使用却是越来越普遍,形成一股汉语热。韩国已经在汉字广泛使用的路上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韩国人对汉字当然是留恋不舍的了。

中国汉字自从古时候就一直影响着周边的国家。早在汉朝时期,韩国就已经开始使用汉字,而到了南北朝,韩国已经开始离不开汉字了。不仅如此,就连韩国的建筑、服饰也都是模仿中国古代建造与服饰设计的。

到了唐朝,韩国的一些大世族基本上都会写汉字,甚至还会写中国诗词,可以说,韩国文化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的,并且也是由中国文化所衍生出来的亚文化。而到了清朝末年,韩国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他们的汉字在平民百姓之间都已经十分的非常普遍了。

但在二战结束后,韩国想脱离中国藩属国的关系,所以开始逐步废除汉字,但韩国政府未曾想过,这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原来在韩国几千年的使用汉字的情况下,民间已经充分的被汉字所改变,因为韩国自己的文字并没有什么年轻人认识。这就让年轻人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怀疑。再后来,一出生就学习韩文的那代年轻人,开始看不懂韩国古代建筑、书籍所用汉字,而且韩国贵族阶级仍然在学习汉字。

毕竟韩国的历史学者如果想要查阅自己国家古籍,就必须需要学习汉字。可以说韩国到现在废除汉字已经几十了,但是这对于学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现在韩国民众开始向政府呼吁恢复汉字,而韩国政府也觉得当初的废除汉字法令是十分不对的。

第2个回答  2020-09-19

韩国废除汉字的情况和越南相似,都是根据国情决定的,也有想尽快脱离中国文化的意思,韩国在建国之后就下达了一项政策,施行《谚文专属用途法》,也就是废除汉字,开始使用韩文,用谚文替代汉字,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到了1970年,韩国的小学取消汉字教学,1975年,中学取消汉字教学,但是保留了700个基础汉字,整个韩国,唯独三所大学保留了中文专业,但是随着汉文字在韩国的彻底废除,他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字就是其一,中国汉字从古代开始就一直影响着周边国家,除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韩国也是其中之一,早在汉朝时期,当时还是三韩就已经深受影响,到了南北朝,韩国已经开始实用汉字,不仅如此,就连建筑、服饰也都和中国古代相似。到了唐朝,新罗的一些大官员几乎都会汉字,而且水平非常高,还会写诗词歌赋,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到了清朝时期,韩国作为清朝的藩属国,他们的汉字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在二战结束后,韩国逐步废除汉字的做法着实给自己国家带来了许多不比要的麻烦。

国千百年来在文字发展和书写方面都是使用汉字,废除之后弊端非常明显,就是本国文字发展迟滞甚至是停滞,废除汉字使得韩国青少年失去了成为社会精英的机会,年轻人开始看不懂韩国有关汉字的文化遗产,而且韩国上层社会以及法律学习等都还是以汉字书写。

本民族文字又很难替代或者弥补汉字的地位和价值,造成了非常多的困扰和不便,尤其是汉文字是表意文字,而韩文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词语不在语境内是无法区分开的。比如韩国的一些历史学者或者韩国历史和古文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废除汉字后根本学习不到汉字,而韩国很多古籍上的记载都是汉字书写

第3个回答  2020-09-17

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在汉字方面就很悠久,而且一直影响着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比如说日本,朝鲜,越南,韩国,最开始他们都是使用的中国的汉字。到了清朝的时候,汉字已经在韩国非常普遍了。

韩国废除汉字用法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他们认为汉字给自己国家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在保留了700个汉字的基础上,其余的全部废除。?不过后来因为很多事情不方便,放松了这个政策,要求每个学生学习1800个基础汉字。其实即便是韩国废除了汉字韩文的发音,对应的汉字有很多。他们国家的文字还是在汉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于各国的交流开始变得非常频繁,韩国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这些联系,让韩国又开始产生了一股学汉字的潮流,当然啦,学习汉字也成为他们国家工作考核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很多韩国的人都在拼命地学汉语,考证书,就像我们现在大学生。学英语考四级,六级证书一样。这样的证书在毕业之后是非常有用途的。

说到底,韩国废除汉字其实是不理智的,从他们现在的一些行为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很后悔,因为现在汉语也将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国际交际用语。

我们的汉字文化这么受欢迎,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也很自豪。加油呀,我们要自己学好自己的母语哦。

第4个回答  2020-09-09
韩国人认为学汉字是非常难的,因为汉字确实学习比较困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