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版的“赵氏孤儿”,为何从初期的中兴之主变成了暴君?

如题所述

赵氏孤儿的故事,不仅在中国脍炙人口,就连欧洲人都知道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晋国义士程婴为了保住赵氏骨血,让赵氏仇家屠岸贾杀死自己的儿子,换得赵氏孤儿赵武存活下来,并最终报仇雪恨。其实在春秋之前,同样的事情在西周已经发生了一次,这个“赵氏孤儿”是大名鼎鼎的周宣王,在位45年,被誉为西周“中兴之主”。

那么西周版的赵氏孤儿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回到西周周厉王时期,史书称周厉王残暴不仁,实行暴政,引发周朝百姓不满造了他的反。实际他也不是完全如史书中记载那么不堪。

周厉王在宗法观念极强的那个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番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也许是执法中简单粗暴不仅得罪了旧贵族势力,也令很多平民痛恨。再加上周厉王为政严苛,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百姓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这样百姓如何能长期忍受下去。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公元前841年,大规模的城市暴动终于发生了。参加暴动的,除城市中的市民,还有一些贵族和武士。这些人围住了王宫,袭击厉王,声称要杀死他。厉王知道大事不好,在一些人的保护下,逃奔到彘地,并死在那里。

厉王的年幼儿子惊惶失措无处安生,逃到了当时声望最高的召公家。暴动的人们知道后,大队人马包围了召公的住宅,大叫:“把厉王的那个小子交出来!”召公没有办法,只得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了出去。这个冒充的“太子”被忿怒的暴动者杀死了,而真太子逃过了一劫,他就是日后挺有作为的周宣王。

周厉王逃走后,国不可一日无主,只能由忠臣世家召公和周公来代理政事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共和政治”。公元前841年,就是共和元年。过去把这一年看作是中国历史有不间断纪年的开始。共和政治一共实行了14年。共和十四年,厉王已死,太子静也已经长大。于是召公和周公就共立其为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周宣王。

始勤后怠的周宣王

上面说到,周宣王在周一代是赫赫有名的国王。不错,他的名声的确很大,但也一直是人们争议不休的一个重要课题。有的说他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中兴之主”,效法了文、武、成、康之遗风;有的则说他是失德的“昏乱之君”,应与周代历史上的诸多昏君同列。但是,仔细梳理一下历史,其实这两说都对,也都不对。“有为”说的是他的前期,“昏庸”指的是他的晚年。周宣王是一个典型的“始勤后怠”的君王,在这一点上,正可以作为历史的借鉴。

经历不寻常的国人暴动,经历了14年的”共和政治”,最后,在召、周两公的扶持下。厉王之子太子静登上了王位,其时还不到20岁。

周宣王是一直在召公身边长大的,当周宣王风头正紧时,不得不隐姓埋名,又朝暮接受召公的教诲,早年他能夹紧尾巴做人,也是情理中的事。登极之前,召公和周公又对他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训导:“要记住开国之君的圣教,要效法开国的圣君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他们在办事之前,都会想一想自己做的是否有利于百姓,凡是百姓不满意的,即使对自己有好处,他们也不会去做。正因为这样,他们得到了百姓的衷心拥戴。

“要记住你父王的沉痛教训。他视国事如儿戏,视万民如草芥,听不进百姓的呼声,还搞什么‘饵谤’。整日里花天酒地,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结果怎样?他自己走进了死胡同,这叫自取灭亡。”召、周二公说这些话时,初即位的周宣王认真地听着,并不时地点头称是。他是把两位老臣的话听进去了的。


在初执政的近十年时间里,宣王称得上是一位英明君主,后世有人称其为“明明天子”决非空穴来风。

宣王对自我的约束很紧,经常向召、周两公讲述自己治国安民的心得。

宣王告诫属下,不可盘剥百姓,不可中饱私囊,不可沉湎酒色。

宣王重用韩侯、召虎、南仲、方叔这样一些大忠臣,把朝政治理得有条有理。

宣王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民众的负担。


宣王还加强了边防,对猃狁、淮夷、徐国、荆楚的用兵都取得了胜利。这时的周国版图可以和武王时代等量齐观,

宣王的头十年,真正称得上是国泰民安,说有一个“宣王中兴”时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宣王的鼎盛期,也是他走向没落的开始。从根本上说,他的治国思想根子是不深的。一旦老一辈的召、周两公去世,一旦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取得一些业绩,同样是这个周宣王,就忘乎所以起来了。

宣王一共当政45年之久,而最后的一二十年他完全变成了一个昏君、暴君。晚年的宣王追求生活上的享受,整天沉酒于酒色之中。

晚年的宣王忘乎所以,竟仿照周公、武王实施起分封制来。他封其舅申伯于谢(今河南南阳),封其庶弟于或林〔今陕西华县)。这样做表面上看来是威风八面,实际上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晚年的宣王进一步四出征战。后期的许多征战,大多以失败告终。这就动摇了国之基础。从一些记录看,宣王晚年远征军中士兵的逃亡还是相当严重的,一些士兵唱出了“我心伤哀,莫知我哀”的感叹之歌。

晚年的宣王被姜戎打败,加上对崩溃的经济一筹莫展,他想出了“料民”的办法,也就是清查户口,计点人口,准备征兵,说明当时的劳动力已十分缺乏。他想按土地数量征收实物税,但由于当时隐瞒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取得的实效也十分有限。

曾一度被人赞誉为“中兴之主”的宣王,晚年给周代带来的是诸多恶果。在他的晚年,社会比他的父王厉王那时更动荡不安。再加上他又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在他之后,只一代,西周就灭亡了。

周宣王本人的“始勤后怠”,会留给后世永远的深思。宣王死后,传位给了儿子幽王姬宫涅。这是个除了会干坏事其他什么都不会的庸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