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天也为骚扰电话感到困扰?是不是也纳闷自己的信息什么时候被泄露?殊不知我们在注册一些APP、网站时,信息已经被窥视,本应该被保护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却被一些大数据调研机构,打着精准营销的幌子,做非法营私,将采集到的信息高价贩卖给需要的企业或诈骗公司。据知情人透露,知名咨询公司的人被警方带走调查,是因为他们大多涉及过度营销或者数据外泄,而且实际被调查的公司可能有十几家,甚至更多,只是消息还没传出来。
在我们这个时代,个人信息变得愈发“透明”,随之而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时刻挑动着我们的神经。为了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自2017年6月1日起《网络安全法》开始实施,有关部门也开始重拳整治,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前,对大数据行业已经有过一轮大整治,但是重利之下,此类事件仍然屡禁不止。
据接近监管的知情人士透露,对于大数据行业的管理和定义,还存在很多模糊的边界,所以现在还有很多公司采取“撞线式”操作,不断试探国家法律的底线。此次消费者信息泄露事件也为所有的大数据企业敲响了警钟,作为服务于企业、行业的第三方数据机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也更需要企业的自律,通过合法渠道取得相关数据,在不涉及消费者信息的安全的情况下,做精准营销服务,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国家的认可,也能得到行业的尊重。
公民数据的外泄和滥用,促使国家部门严抓严打,在这样的监管之下,大数据行业正面临着极速的洗牌,经过这轮洗牌之后,或许有90%的大数据公司要被清理掉,而能够安全留下的,也将成为行业内的中流砥柱。
大数据行业正处于一个过渡期,遵纪守法,通过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好行业、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帮助企业经营者降低经营成本、制定正确的市场决策、扩展更为宽广的市场,才能走的更远。
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
大数据分析能够轻易计算出一个人的各种喜好,判断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几率。可以说掌握了用户的信息就掌握了财富的密码。而网络的进步让原本就容易泄露的个人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如何保护成了人们指的思考的事情,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一、软件购物时避免使用真名
在软件上购物时用户姓名的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名字,比如彭于晏老婆等等,但不要使用自己真实的姓名,姓名和手机号是很微妙的组合,通过快递公司等,这些信息很可能会泄露给电信诈骗方。
二、快递盒子丢弃时撕掉个人信息
快递盒子上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用户的手机号码。在网络发展的现在,通过手机号就可以掌握一个人的绝大信息,可以窥伺你的微信,抖音,以及各种通过手机号注册的软件。丢弃快递盒子时随手撕掉个人信息能够避免绝大多数骚扰短信自己各种麻烦。
三、避免下载不良软件避免使用不良插件
一个难以发现的小小脚本可能在片刻之间就窃取了你手机中的各种信息,甚至会监听你的手机音响打开你的摄像头。这不是骇人听闻,是目前技术能够实现的事情。不要下载没有上架或手机提示危险的软件,不要登录手机提示危险的网站,更不要下载自己不了解的插件。
四、上传手持身份证时要慎重
现在很多软件开通一些权限时会需要用户提供手持身份证,注意身份证信息也是一样非常重要的个人信息,加上人脸信息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被贷款或者被开信用罚单。所以上传手持身份证时一定要确保网站的正规性。
1.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4.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例如:“仅供申报**信用卡用”,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5.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6.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在任何情况下,法院、警方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综上,公民个人要重视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提高对个人信息的敏感度,警惕不法分子窃取您的信息,损害您个人的合法利益。
在别地方看见的。
1. 网上注册内容时不要填写个人私密信息 。
互联网时代用户数和用户信息量已然和企业的盈利关联了起来,企业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用户信息。但是很多企业在数据保护上所做的工作存在缺陷,对于大部分普通的用户而言,无法干预企业所采取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只能从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着手,尽可能少地暴露自己的用户信息。
2. 尽量远离社交平台涉及的互动类活动
很多社交平台,会要求或是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而这种参与平台活动的行为,实质上却获取了大量的用户信息,遇到那些奔着个人隐私信息去的没有实质性意义的活动,建议能不参加就不要参与了。
3. 定期安装或者更新病毒防护软件
不管是计算机还是智能手机,都已经成为信息泄露的高发地带,用户经常面临不小心点击一个链接或是下载了一个文件就被不法分子攻破个人账户信息的情况,安装防病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护和病毒查杀成为设备使用时的必要手段。
4. 不要在公众场所连接未知的 WiFi 账号
现在公共场所有些免费 WiFi 供用户连接使用,有些是为人们提供便利而专门设置的,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不法分子利用公共场所设置钓鱼 WiFi 的可能,一旦连接到犯罪份子设置的钓鱼 WiFi,用户所使用的电子设备就容易被反扫描,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就会被对方获得。这一点就提醒广大用户在公众场所尽量不要去连接免费 WiFi,以防个人信息的泄露。
5. 警惕手机诈骗短信及电话
现在利用短信骗取手机用户的信息的诈骗事件屡见不鲜。这就提醒用户需要特别注意犯罪份子可能通过手机进行财产诈骗的可能。当面对手机短信里的手机账户异常、银行账户异常、银行系统升级等信息,有可能是骗子利用伪基站发送的诈骗信息。遇到这种短信不要管它,或是联系官方工作人员,询问具体情况,验证真伪。
6. 妥善处理好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单据。
较为常见的涉及个人信息的单据就是快递单,上面一般会有手机号码、地址等个人信息,而一些消费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这些单据的不妥善处理也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因此对于已经废弃掉的单据,需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