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消失的汉字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契丹文

契丹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契丹,后来改称为辽。建国不就之后,契丹仿照汉字创造了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两种文字,金灭辽之后,金章宗(此人写得一手瘦金体,与宋徽宗真迹简直如出一辙)宣布废弃契丹文。

二、西夏文

同样是在西夏建国(公元1038年建国)之初仿照汉字而创造,但是在是弃简从繁,不到二十笔简直就不好意思自称为西夏文。不过相比于契丹文字,西夏文字存在时间更长,甚至被蒙古灭国后依然在使用,现在发现书写时间最晚的石碑是明朝中叶的,也就是西夏文存在了五百年左右。

三、女真文

女真文也是在金朝建立之后才着手发明的,当时的设计师们更多的是参照契丹文,同样也有大字与小字。不过女真文看起来更像是汉字,有的甚至直接用汉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金灭亡之后,女真文也一直被使用到明朝中期,后来被满文取代。女真文石刻大部分出土于现在的俄罗斯境内。

四、方块壮字

方块壮字是壮族同胞在唐朝的时候参照汉字发明的,这种字乍一看就像电脑中的乱码一样,它们基本上是由两个汉字拼成的,所以有很多字可以“断字取义”。1957年,壮族有了用罗马字母表音的新壮文,但是方块壮字依然被很多地方普遍使用。

5、古白文

古白文是白族同胞的文字,同样出现于唐朝,不过比方块壮字要晚两百多年。大部分古白文都是直接采用汉字,但是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白文也有用汉字偏旁自造的文字。1958年,白族同胞开始使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称为“新白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0

已经消失的汉字:甮(fèng)、嫑(biáo)、嘦(jiào)、覅(fiào)、朆(fēn)、尠(xiǎn)、𠏕(xiào)。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重要的是,汉字属于“自源文字”,由汉字这个源头产生了西夏文、契丹文、日本假名、韩文等很多种让我们看起来感觉奇奇怪怪的表意文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它们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仍在沿用。

扩展资料

甲骨文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小篆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20
丁当猫的《口当》也没了
第3个回答  2022-05-29
叮,字典上已经查不到了
第4个回答  2021-08-14
那已经消失了,你为什么还能打出来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