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2岁少年被俘虏国外,和当地白人女子结婚,结果如何了?

如题所述

大家都知道,随着交通的便利,以及经济的发展,许多中国人选择定居海外,在国外,有唐人街等华人居住场所,若是在海外遇到麻烦,还可以去那儿寻求帮助。在摩尔多瓦的一个城镇中,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中国村,那里的人世世代代都以中国人自居,并且每逢节日,还会举办各种充满中国文化气息的活动。同时,他们也在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这样一个中国村为何会落户于摩尔多瓦呢?事情要从清朝末年说起,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西方列强争相打开中国市场,试图瓜分中国。他们将战火引到中国,给我国国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八国联军进军中国后,百姓们民不聊生,他们甚至连普通百姓也不放过,许多人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清朝士兵也大多成为了他们的俘虏,遭受着非人的虐待。在那种战乱之下,成为他们的俘虏将会生不如死,但其中有一位12岁的孩子,却和大多数俘虏不一样,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就是张青山。

张青山出生于晚清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出身,靠着家里的良田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在1916年之前,他的生活虽不富足,但过得也算是无忧无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外出玩耍。就在12岁那年,他的人生彻底发生了改变。当时,他在外出游玩途中,遇到了两个迷路的俄国士兵,他们便要求张青山为他们带路,张青山迫不得已只能乖乖地带着他们走了出去。谁知,他们没有放张青山回家,而是将他带到了俄国,并将他卖给了当地一户富庶人家做奴隶。幸运的是,那家人并没有苛待他,虽然他每天需要帮主人干活,但主人每个月会支付他足够的工资,还会为他提供吃住。

起初的他满脑子只想着回家,但从俄国回到故土,在那个时代,几乎是妄想。但后来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对他的态度出乎他的意料,对于这个外来人他们不仅没有排斥,还很友好地教他俄语,给他提供了许多帮助。

在那里工作了六年之后,主人为他恢复了自由,让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他怕自己在国外生活久了会忘记母语,于是经常自己和自己练习说汉语。后来,他在那个异国他乡遇到了他的牵挂,那是一位美丽的白人女子,她热情的性格很快吸引了张青山,不久他们就组建了家庭,并且过得很幸福。而且,他们也顺利生下了自己的孩子。闲暇之余,他会教他们说汉语,跟他们聊中国文化。尽管历经了百年,那里的人依然以中国人自居。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青山早已经不在人世,而他的子孙后代却已经有了两百余人,他们彼此之间常用汉语沟通,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中国村"。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会学习汉语,以告诫自己是中国人。而张青山多年来的愿望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再次回到故土,只可惜,这个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但他的子孙后代形成的"中国村"定会继续繁衍下去。

结语:

张青山虽然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异国他乡,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人血脉,不仅坚守自己是中国人的信念,还教导子孙后代不要忘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的一生会遭遇很多事情,也许有些人遭遇困境后不敢向前迈步,那么就只能原地踏步,只有努力向前走,才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张青山12岁的独特经历,让他不得不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在异国他乡谋求新的生活,但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接受,接受命运并改变命运。因此,他才能越活越精彩。也许生活就是要充满挑战,有了挑战,才能有动力冲向终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后来的他们生活非常的幸福,并没有因为地域的差距而产生矛盾。
第2个回答  2021-04-02
后来长大以后,不忘自己的家乡,在国外建立了一个全是混血的村子,取了个名字叫中国村,都是他的亲戚。
第3个回答  2021-04-09
结果生活过得非常幸福和美满,也一直在为自己做喜欢的事情不停的努力和奋斗,最后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和反响,如今状态不错,日子过得很滋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