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学习不好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塌糊涂

    肤浅末学

    不求甚解

    目不识书

    独学寡闻

    困而不学

    不求甚解

    囫囵吐枣

【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处: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

    例句:爸爸妈妈不在家,小弟弟把屋里弄得~,不堪入目。

【肤浅末学】(fū qiǎn mò xué):肤浅末学是成语,拼音是,指学识浅薄。

出处: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学识浅薄

【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例句: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目不识书】(mù bù shí shū):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李士宁者,蓬州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例句:伯之~,一切予夺,俱取决幕僚。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四十回

【独学寡闻】(dú xué guǎ wén):独学:指独自学习,不了解外部动向。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有井底之蛙含义。

出处: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困而不学】(kùn ér bù xué):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简析: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启发。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例句: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囫囵吐枣】(hú lún tūn zǎo):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例句: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8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足为法 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浮光掠影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鹘仑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汉人煮箦 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跬步千里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 【出处】【解释】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示例】教师常用“~”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故事】

贪多嚼不烂 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贪多务得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学步邯郸 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学非所用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循常习故 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一曝十寒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以学愈愚 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鹦鹉学语 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盈科后进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用非所学 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