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是怎么保送到北大的?

如题所述

撒贝宁是因为去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冬令营,在汇报演出中以一曲《小白杨》顺利通过了汇演,所以被保送到北大的。

1976年,撒贝宁出生于广东湛江,父母都是军人,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从小到大都被艺术熏陶,自幼热爱演讲的他曾创下了演讲的神话,小学二年级时父母转业回到湖北武汉,初中二年级,在一次不经意参加的演讲比赛之后。

后来又到市里、省里,高三那年,撒贝宁有幸去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只有优等生能参加的冬令营,在汇报演出中以一曲《小白杨》顺利通过了汇演。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他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扩展资料:

撒贝宁的祖籍是安徽和县,抗战爆发后,他的祖辈离开了故土。

1976年,撒贝宁出生于广东湛江,父母都是军人,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从小到大都被艺术熏陶,自幼热爱演讲的他曾创下了演讲的神话,小学二年级时父母转业回到湖北武汉。

初中二年级,在一次不经意参加的演讲比赛之后,后来又到市里、省里,高三那年,撒贝宁有幸去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只有优等生能参加的冬令营,在汇报演出中以一曲《小白杨》顺利通过了汇演。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他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大二搞戏剧社,还拍电视剧,获得了中央台“理想杯”二等奖,大三作为合唱团团长率队远征西班牙,在国际比赛中勇夺第一,大四被保送研究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撒贝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9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机遇,他是军官出身,从小就有很好的修养,能力非凡,演讲能力非常了得,离高考三个月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后来轻松进入中央台。

    进入中央台故事的原委:一个电话改变命运,1997年夏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开始筹备,到北大法学院招主持人,老师推荐了小撒。当时他正在香山排演话剧《保尔·柯察金》,呼机在山里收不到信号,只能面试其他的同学,走时栏目组留下了联系电话。一个星期后,小撒回来了,但面试已经结束。一连几天小撒都在琢磨到底要不要打这个电话。没想到,这个在学校公用电话亭里用饭票给栏目打的电话改变了他的命运。接电话的是北大校友钱蔚,她让小撒马上去试镜。小撒穿上仅有的一套肥大的蓝西装,打了条红领带,急急忙忙地去了,像个傻女婿。那时小撒总在外面踢球,晒得又黑又瘦,像个猴子似的。在演播室里,小撒结结巴巴背了一段有关“企业破产”的毕业论文。编导急了:“停!停!这是招主持人,不是让你背论文来了。”然后,递给他一张报纸,“随便找一段,谈谈自己的想法。”于是,小撒就“美国一男孩因黑客被抓”一事,联想到北大的一个“邮件事件”说了一通。两天后,接到了“尽早加入节目运作”的电话。 

    撒贝宁的坚持:他每天一早从学校赶到中央台,在演播室里从早上8点录到晚上9点,录完节目,回到学校,人就成了一摊烂泥。即便发着高烧他也咬牙扛着,觉得自己代表着北大法学院,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正是年轻人不服输的那股劲支撑着他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