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8-01
有一定难度。在职研究生分很多途径,如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中外联合办学研究生、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等。在职研究生也有很多种类,如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法学硕士、金融硕士、心理学硕士等。考试难度大不相同,有难度高的,也有不需要入学考试的。

其中,最简单是在职管理类联考,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他们统称管理类联考,是所有考研中最简单的一个考试,不用考专业课,主要考综合和英语二。

报考在职研究生辅导班可以到社科赛斯了解一下 。社科赛斯考研由北京大学MBA甄诚先生于2002年创立,是一家股东层、管理层由北大、清华、南开、上海交大等高校MBA毕业生组成的教育科技企业,同时也是中国较早成立的MBA、MPAcc等专业培训的机构之一,核心业务涵盖MBA、MPA、MPAcc、MEM等硕士考前辅导、在线教育、国际合作MBA、考试研究及图书出版等。


社科赛斯老师都很好相处,会尽心解决同学的问题。领衔的导师是英语曹其军,是北京大学副教授也是国家考研英语阅卷组成员,语逻王金门,王老师是京津两地MBA各大院校复试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成功辅导过上百名报考MBA的学员,面试辅导曹阳老师,从业MBA面试辅导多年,经验丰富。官网立即咨询在职研究生网
2021-11-12·百度认证:北京育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在职研究生网在职研究生网第一时间公布在职硕士、在职博士等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并为学员提供在职研究生报名、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高级研修班等咨询服务。向TA提问在职研究生不难,主要以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进行招生,其报考条件不高,考试难度小,招生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具体如下。

1、报考条件不高

2022年报考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不高,基本上专科及以上学历水平的人员均可报考,满足条件的考生,可以抓住此次难得的报考机会,通过招生院校的资质审核,可参加免试入学参加课程学习,当研修班的课程全部结束,修满学分,可获得结业证书。

想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员,需参加申硕考试,其报名要求是有本科学历且拿到学士学位证书满3年。报名时间在3月份,考试时间是5月份。

2、考试不难

以同等学力申硕形式报考在职研究生,很多人就是冲着免试入学来的,这一模式真的很棒,作为一大特色帮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并且申硕考试也是非常简单,只有外语和学科综合两个考试科目,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只要分别达到60分即为合格。

其中,外语科目共有五种语言可以选择,分别是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难度也不是很大,学科综合主要考察平时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只要大家认真对待都是可以通过的,历年来的通过率都很可观,大家可以放心报考。

3、所获证书含金量高

学员毕业后可以获得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所获的证书含金量都是很高的,可以作为学员当前最高学位,与统招研究生所获证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受国家和社会认可,对于报考者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点击查看更多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2个回答  2021-11-17
国际院校研究生比较好考。 国内在职研究生和国际硕士MBA也有一定的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适合的人群不同,国内在职研究生比较适合工作5年之内的上班族,而对于工作多年,已经工作多年的职场白领、企业管理者来说,报读国内联考的在职研究生是一项挑战。不仅要面对高昂的学费,备考,每个周末上课也是巨大的成本。

如果您是已经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国际名校硕士比较适合您,专业涵盖:工商管理、心理学、教育、医疗健康、金融、工程等各种热门行业,所获得的学位,升职加薪、企业上市融资,子女海外留学,海外投资,置业都能用,两年学费5万起,在职面授或者网课都能读,所读大学颁发学位文凭,也是正规可查的。

想了解硕士MBA的更多详情,推荐咨询学威国际研究院。学威国际商学院引领国际MBA十三年旗下的项目整合了海内外优质师资,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威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硕博学习平台。Online MBA项目,实景还原线下课程,并拥有强大的MBA案例库,学员可自由选择在线学习或集中面授。可以更好更快的获取到博士学位。【点击跳转到国际名校硕士MBA详细介绍页面】
第3个回答  2019-12-25

近几年,在职研究生发生了很多变化,17年之前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但是现在双证都颁发,提高了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所以近几年报考人数也有所增长。

第4个回答  2020-02-27

很多准备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的人员,都很关注在职研究生是否有用的问题,这一直是报名之前咨询比较集中的,想要了解在职研究生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有学习专业知识、获得院校证书、拓展人脉资源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