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如题所述

一、要设计合适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设计难易程度适合讨论的问题,以保证讨论时,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用。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学生独立学习或者教师进行全班教学就可以解决,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而一些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比如在新知探求过程中,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疑难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小组讨论。
要注意的一种倾向,就是为了讨论而讨论,也就是说不应该为了迎合时尚、追求形式去组织讨论,每一次的讨论都应该是有必要的才进行。一节课中小组讨论次数不宜太多,以免随意性与形式化。
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把握:
1. 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 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意见不统一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 教师把有争论价值的问题适时下放到小组,让小组讨论、争辩,在交流中明晰正误,最后通过自己探究,获得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讨论,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同时,还进行了思维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答案多元的时候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学生由于年龄等方面的原因,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能够相互启发,交流,才能展示各种思考与结论。
3.在教学重难点的时候 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小组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当学生自己探索无法完成时,就必然寻求同伴的帮助,此时的合作最有效。
4.在独立思考后的时候 小组讨论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小组讨论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现象。所以,在合作学习前,特别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便独立思考。
三、要合理构建讨论小组
(1)合理安排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讨论小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进行分组。
(2)明确分工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般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等。
(3)学会倾听 首先,全部都在小组讨论时,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一个组只能有一个人发言,组与组之间不要相互影响。有些实验表明,课堂中最好的状态是教师难以从各组的讨论中听出某个人的声音。 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每个人都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让学生逐步明确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提高认识。
五、要做好教师角色定位
(1) 重视培养 学生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培养。要实现高质量的小组讨论,还需要老师长期的训练,老师不但要提供学习讨论的空间,更要教给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合作。提出讨论的要求后,还要重视培养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训练,以便形成能力。
(2)恰当指导 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序地进行讨论,防止小组讨论走过场。要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巧妙点拨会让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要指导学生如何回报讨论结果,并学会对其他组的汇报成果给予尊重和肯定。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启迪,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
(3)随时调控 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切不可认为没有自己的事而袖手旁观,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小组的讨论中去,除了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讨论,还要监控学生的讨论是否是有效的。 小组在开展讨论时,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进行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及时纠正偏颇。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使学习能进一步的深入。
六、要实现多元化的评价
课堂中实施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自参与自主探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激励学生真正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因此,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讨论才能完成,在教学中,个人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