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1岁7个月,身高83CM.体重19斤。偏瘦。应该如何长壮?

如题所述

一、父母本人偏矮,遵循遗传法则。 利用父母身高进行预测。身高的遗传度为0。75,也就是说,成人身高的75%取决于遗传,仅25%取决于环境等因素。一般来讲,父母较高者,子女也较高;父母较矮者,子女也较矮。据此,子女的成人身高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儿子成年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除以2乘1.08

女儿成年身高(厘米)=(父身高乘0.923+母身高)除以2

利用儿童的年龄与身高进行预测。英国学者根据长期追综观察资料发现,儿童各年龄段的身高与成年身高之间有下列相关:出生时为0。27;1岁为0.67;2岁时为0.75;3岁时为0。79,4岁以后相关值不再增高。据此设计了以下公式:

男孩成年身高(厘米)=1。27乘以H3+54。9(厘米) <181.265CM>

女孩成年身高(厘米)=1。29乘以H3+42。3(厘米) <166.14CM>

式中H3为3岁时身高实测值(厘米)

另一位学者认为,大多数儿童2岁时的身高与成年身高之间有最高的相关,他的公式为:

男孩成年身高(厘米)=0。545H2+0。544A+37。69(厘米)<176.299CM>

女孩成年身高(厘米)=0。545H2+0。544A+25。63(厘米)<165.2535CM>

式中H2为2岁时身高;A为(父身高+母身高)除以2。

二、在一岁到两岁的时间里,食物过渡没衔接好,比如该进主食时仍然喝奶,这个会直接影响孩子身高体重的发育,而且所造成的损失没法弥补,也就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但在以后的生长发育阶段里要努力克服饮食方面的缺陷,至少不会再影响到后面阶段的生长。
三、慢性病的存在也会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慢性营养不良为何引起身材矮小? 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有充足的营养作保证。这些营养包括充足的热量、足够的蛋白质`一定量的脂肪和糖,各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造成儿童慢性营养不良的原因一般为两个方面:一是营养的摄入不足,二是某些疾病引起慢性消化障碍,吸收不好。

营养的摄入不足:由于食物质和量的供应不足,特别是蛋白质供应缺乏,可导致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尤其对脑发育影响很大,可造成身材矮小。

某些疾病引起慢性消化障碍�如吸收不良综合症、囊性胰腺纤维性变。其次,由于口腔及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喂养困难,也是慢性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些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蛔虫病、血吸虫病等,也可造成慢性营养不良,导致患儿的身材矮小。
四、营养过剩。有些家长出于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在饮食安排方面,不仅让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且常常鼓励孩子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蔬菜、米面却吃得很少,至于玉米、甘薯、高粱等粗粮更是难得入口。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嗳气、便秘等症状,而且面黄肌瘦,个子长得缓慢。就诊时,医生常诊断为蛋白质摄入过剩导致的营养障碍。为什么吃得太好,荤菜吃得多,反而会个头长得慢呢?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是以"动态平衡"的方式存在的,即蛋白质等六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和消耗量成对应关系。以蛋白质为例,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在肠道被分解、吸收、利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来补偿组织生长、更新和修复所消耗的蛋白质。如果孩子蛋白质摄入量长期过多,超出了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过量的蛋白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利用,而且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过多含氮的最终产物,有害于孩子身体。其中,分解过程产生的氨要在肝脏中转变为尿素,再由肾脏排出体外,势必增加肝、肾及消化道的负担。时间一长,便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营养障碍。同时,蛋白质等营养素在消化吸收时要消耗一定的热量,比糖、脂肪消化吸收时需要消耗的热量多。所以,蛋白质摄人过多,必然增加身体额外的热量消耗,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影响孩子增高。

孩子的营养应合理、适量,要警惕营养过剩。有学者认为,我国儿童饮食搭配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应比例合理,按重量计算,比例为1:1.2:2.4。在防止营养不良的同时,又要警惕营养过剩,做到食物多样化,饥饱适当、油脂适量、粗细搭配、限制食盐、少吃甜食、三餐合理、以促进孩子的个头长到理想的高度。
少年儿童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应全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存在于五谷杂粮、鸡鱼肉蛋、水果蔬菜之中,长期挑食必然会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而生病。如果从小养成有什么吃什么的习惯,就能使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发挥更高的营养价值,这在营养学上称为"互补作用"。如肉与蔬菜一起吃,能提高铁质和维生素C的吸收率。长期挑食,会导致身材矮小。

挑食不是病,它是环境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坏习惯,是可以逐步矫正的。

吃糖过多:小朋友爱吃糖,代代如此,家家如此。糖可以给身体提供热量,但不宜吃得过多。

多吃糖可大量消耗体内维生素B1,人体缺乏维生素B1以后就会引起唾液、胃肠消化液分泌的减少,产生食欲减退。尤其在临吃饭之前吃糖,会引起血糖升高,使人失去饥饿感,到吃饭时反而不想吃饭或食激减少。势必会影响儿童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营养不足,便影响生长发育,个头便长不高。同时,多吃糖的少年儿童,身体会变成中性或弱酸性,为恢复入体正常的弱碱性状态,体内就会消耗掉一定数量的构成碱性物质成分之一的钙质,势必影响骺软骨板的生长和骨化,从而妨碍了孩子的身高。

儿童适当吃点水果糖、奶糖对身体无害,多吃糖便会不利身体健康,妨碍增高。

妨碍长个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还有爱吃零食、吃菜过咸、吸烟饮酒等等,不一一论述。

后天增高的方法有:食疗增高要抓住四个时期:即胎儿期,婴幼儿期,少儿期,青春期(包括青春前期)。一日三餐,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儿童、孕妇、乳母,由于其生理状况不同,对营养素的需要不同,对食物的质和量的要求也不一样。必须根据他们的特殊营养要求,选择适当的原料,烹调成合适的饭菜,才能满足他们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需要。

要多进食含锌、碘、钙、铁、锰、硒以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和食品,如动物肝脏、肉类、鱼类、蛤、蚌、牡蛎、海带、紫菜、淡菜、动物骨头,特别是谷类、豆类等。对于孩子盯营养供应上要放开一点,不要限制太多,小孩不单需要吃主食,还需要吃副食,主食也不能过于精细,要吃得粗一点,吃得杂一点,比如豆腐、菜泥、肉末、鸡蛋、鱼羹、麦片、米油、糠麸饼等,都可以吃一些。
正确的膳食原则是食物要多样,粗细要搭配,坚持以粮、豆、菜为主,适当增加肉、鱼、蛋、奶的量,以补充身体发育的充足营养,保证身高增加的原料,促进个子长高。
人的生长增高过程实质上是骨骼发育生长的过程,而骨骼的发育则不断地需要钙的转换和积储。骨在不断地转换、更新、积增的动态平衡中维持生长。骨的转换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变动,l岁以前的婴儿骨转换率每年约100%,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低,儿童时每年为10%。当到成年骨骼生长稳定后,骨转换率每年仅为2%一4%。出生时婴儿的骨骼重量约100克,出生后第一年增加到2倍。到10岁前的儿童期,骨生长相对较缓慢,所以,此阶段钙的积储并不很高,每日仅约为150毫克。到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出现时,骨的发育也达到高峰期, 钙的积储也每日大幅度地增高,可达每日275毫克至500毫克,此阶段正是与身高发育直接相关的脊柱骨、长骨等的生长期,所以此阶段钙的需要量也和婴幼儿时期一样大,补钙显得十分重要。初生一12个月婴儿10毫克,l一10岁儿童10毫克,10一13岁儿童13毫克,13一18岁少年男子15毫克,少年女子18毫克,18岁以上成年男子12毫克.成年女子18毫克,孕妇、乳母为20毫克

如果排除慢性病的话,想增高无非是一、营养均衡全面不挑食不厌食。二、多做户外活动维D促进钙吸收,运动也能促进骨骼生长。三、充足的睡眠时间(生长激素分泌高峰为晚十点到凌晨一点和凌晨四五点钟左右,而且是必须是在熟睡状态中才开始分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07
这儿子不错,个子不矮.
体重不敢恭维.
吃鸡蛋和牛奶.
鸡蛋茶给它喝,多吃蛋白质高的东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