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为什么总是有心事?

如题所述

孩子整天都心事重重的,怎么都高兴不起来。难道他有很难解决的问题吗?父母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就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跟孩子平等地交流,以孩子的思想来考虑问题,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化解孩子心中的忧虑。

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以前,当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们还不能像大人一样有实实在在的感情。他们吃饱喝足之后,对周围的世界只能做出无意识的反应。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宝宝的大脑里控制感情的器官可比单纯的随意反应复杂多了。

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部分有一半已经建立起来。也就是说,他们具备了表达感情的物质基础。他们甚至已经可以识别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当妈妈对他笑时,他就会知道“哦,妈妈现在很高兴。”

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的感情也日益复杂,并且他们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感情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词一样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感情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基础。

当孩子越长越大,父母的一些感情流露也越来越让他们看在眼里,继而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有心事一样,坐立不安的,说话少了,总是闷闷不乐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仔细想想,你是不是对他关注的少了?是不是对他的耐心少了?还是他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心事重重,跟父母少了言语沟通,找出孩子这种焦虑的原因是首要问题,然后与孩子做必要的有效沟通。

做父母的往往会不自觉地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主观判断,因而常常让孩子感到不安,认为父母无法理解他更无法帮助他,难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共同语言甚至是感情上的“安全感”,形成孩子越大,与父母的距离越远的现象。解决这种问题,父母要善于“反应倾听”,拿出一定的时间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并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然后给出一定的回应,再做引导教育就容易多了。

在运用反应倾听时,父母并不只是扮演一台录音机,重复亥子的叙述,而是要整理孩子的叙述,并找出孩子隐藏的感受,也就是焦虑的真正原因,然后真实地帮助孩子呈现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和需求。

此时,父母要特别注意的是“停、看、听”。

所谓“停”,就是暂时停止手中正在进行的工作,提供给孩子表达感受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说,父母倾听孩子讲话时千万不可以到处走动,也不要边做事边听,更不要背对着孩子。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你不关心他,对他所说的一切没有兴趣,他也就再也不愿意跟你说了。

“看”,就是温柔地注视着孩子,与孩子有眼神的交流,但不是紧盯 着不放。同时,仔细观察孩子说话时的非语言行为。因为沟通并不只是 语言的交谈,非语言的行为,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坐姿与音调等 也传递着重要的信息。有些时候,这些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可能比语 言更有用,更具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

父母想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光凭语言并不容易达到目的, 还必须增强对非语言的观察和倾听技巧。例如,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 或身体受伤、害羞、失望、不高兴、挫折、生气等情绪;微笑表示高 兴、愉快、紧张焦虑的掩饰、蔑视他人等;眼神逃避接触表示焦虑不 安、缺乏兴趣、害羞的感觉;说话结巴可能是紧张、害怕、悲哀情绪的 表现;不说话可能表示正在思考或悲伤、沮丧、郁闷、不高兴等等。

孩子非语言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相同的感觉可以用不同 的非语言行为表达。当然,一种行为也可能代表各种不同的感受,具有 不同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唯一独特的非语言行为表 达方式。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感觉与情绪,关键就是要学习注意观察和了 解自己孩子非语言行为表达的意义。

“听”就是倾听孩子在说什么。通常,情绪感受是看不见、摸不着 的东西,只能感受。父母要贴切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适当地反映出 来,就需要父母有效地倾听。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需要“全神贯 注”,通过眼神的接触和耳朵接收到的信息反映孩子所说的内容。

当孩子与父母分享情绪感受时,父母要避免打断孩子的说话。要表 现出注意、轻松、有兴趣了解的表情,并不时地用“是的”、“嗯”、“我 了解”,偶尔点点头来表示你对他说话内容的注意,鼓励孩子继续说下 去。父母这些表现最能流露出“我关心、我正在听”的信息。在沟通的 过程中,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说:“好啦!我想我了解,我知道你的意 思。”因为这样的话常常会让孩子不想说了,而父母的所谓了解也许并 不是真正了解,而是猜测。

此外,父母尤其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了解孩子言语中隐含的意义。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从比较合理的角度来察觉自己的感受。

以下的对话就是这样一个实例,希望父母们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女儿是实验小学五年级的班长,学习成绩优秀,是老师同学眼里的尖子生。但最近总是心神不宁的,对什么都没有了兴趣。母亲想尽办法,试图打开女儿的心扉,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女儿:真希望偶尔也能生一场大病,长水痘也没关系。

母亲:你很希望在家休息几天? 女儿:嗯!生病就可以不用上学了,现在我连喘口左。的机会都没有。

母亲:你觉得上学的压力很大? 女儿:对!老师什么事都叫我做,为什么当班长就那么倒霉。

母亲:不只是有点吧?有时候,你真的很厌恶走人那个班级里。

女儿:一点儿也没错,我讨厌上台演讲!讨厌发号施令!讨厌当会议主席!也讨厌老师。

母亲:你讨厌学校的一切? 女儿:也不是全部啦!我喜欢作文,喜欢美术,也喜欢英文和语文。但是,我讨厌教导主任,每次班会就霸占着讲台不停地讲,听了都想吐。

母亲:你一定很讨厌听这些废话。

女儿:嗯!说什么德、智、体、美、劳,他以为现在还有这种圣人存在吗? 母亲:你觉得当圣人是一种耻辱? 女儿:嗯!我讨厌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你知道吗?同学都排挤我、孤立我,说我是老师的眼线。还有一位同学,每天放学前就诅咒我被车子撞死,我快要疯掉了……

可以看得出来,这段对话中的女儿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心理,表现出来的是不想去上学。母亲则充分地运用反映式倾听,极力地了解女儿言语背后的内在感受,而不加入自己的任何想法和价值判断,进而找到了女儿问题的症结。女儿不是讨厌上学,而是讨厌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所背负的沉重负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