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属于什么文字?

如题所述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Hieroglyphic)。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在古代,汉字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非汉语体系中,日本人自行简化汉字制定了日本新字体,韩国也制定了官方的朝鲜汉字使用规范;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扩展资料:

汉字特点:

1、优美

它已成为一种艺术——书法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任何其它文字所无法相比的。 下列的古代书法作品已经成为无价之宝。著名的有兰亭序、神策军纪圣功德碑、玄秘塔碑、祭侄稿等无数作品。

2、辨识度高

人类的眼睛视野总是一个面,而不是一条线,所以线性排列不易辨认;排成方块一目了然。拼音文字=线形文字;汉字=方块文字。汉字比拼音文字有更高的阅读效率。

3、易懂,具有关联性

例如,“被”是一个形声字兼会意字。如果从形声字的角度来看,“被”字左边的“衣”字旁表示意义,说明被子是属于衣物一类,右边的“皮”字在造字的时代和“被”的读音相似,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和“被”的读音变得不一样了,逐渐失去了它表读音的功能。如果从会意字的角度来看,用皮做的衣物就是“被”。被的最初意义指的是一种小被子,到了后代,在被的本义基础上又引申出“蒙受”等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5
汉字属于什么的
1.从汉字记录的语言结合系统中的单位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根据一种语言的文字符号所记录的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单位来看,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汉字记录的是汉语里的什么单位呢?汉字主要记录汉语里的语素.例如“学习”这个词,写下来是两个字,这两个字代表了汉语里两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即语素.由于汉字记录语素,代表语素,汉字也就有了所谓“字义”,显然,这字义是语素义.汉字代表语素是汉字区别于表音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表音文字所记录的不是语素,而是纯粹的语音单位.例如记录英语的拉丁字母,除有形有音外,它不表义,它只代表音素,作为记录英语的文字符号,它仅仅是表示一定语音的字母.
汉字也记录少量非语素的音节,如“葡”“萄”“枇”“杷”等.这些音只有pú
táo

pā等语音,而不独立表义.但汉字所记的这类音节,并不同于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因为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是专门用来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如日文的假名“夕”是记录音节的,而汉语中的这类音节仅仅是某个多音节语素中的具体音节,它们只有处在“葡萄”“枇杷”等多音节语素中,才具有代表音节的作用,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字形上往往还有标义的成分,如“葡萄”二字所从的“艹”,“枇杷”二字所从的“木”,标志着“葡萄”“枇杷”的种概念范畴,这种情况是音节文字不可能有的.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2.从汉字所用的文字符号本身的性质看,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组成的文字系统.
文字所使用的符号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只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汉字里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以及形声字中的形旁属于意符,因为它们跟它们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有直接联系.汉字里的音符指形声字中的声旁.虽然汉字和表音文字都使用音符,但汉字的音符同表音文字的音符有很大区别.表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汉字的音符是借现成汉字充当的,属借音符性质.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象形字大多变得不象形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Hieroglyphic);单音节词语言。1、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2、单音文字的原始形态,也是图形式的。同多音节词语言起初使用图形的方式一样,开始就是“以图表意”的,因为语言是一音多意的,为了区别语意,所以这种“以图表意”的方式就不能改变。由于语言是以单音词为基础的,所以,在用语言注明每个图意时,都是单音表示。这样,就把单音和单个图对应起来了,形成了“一图一音”。这个音不是在图上直接表示出来的,而是虚拟上的,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这在前面的一节中已经讲过了。单音文字,开始也是按“一意一图,意异图异,”规则建立的,所以,有多少种语意就得有多少种图形。因为单音节词语言的单音样式是有限的(2000个左右),而表示事物的语意却是无限的,所以,必然出现很多“同音异意异形”的图形,这样,在书面上自然就可以把不同的语意区别出来了。因为不同的语意是用不同的形状的图形来区别的,所以图形的表意功能就成为主要的了。它的虚拟的名字(读音)对表意作用就是次要的了,只起念给别人听的作用,最多只起一点语音联想提示作用。况且,在语音的拼音原理发现之前,人们以为语言的最小单位就是语音。人们同时又认为:让一个图形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和表示什么语音,都是人们随意约定的;一个简单的图形,没有办法同时既让它表示一种语意,又让它表示一种语音的(即两者是互斥的)。因为单音文字是对应于单音词语言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表意的,那就不能让它表音了。所以,只要其对应的语言以单音词为基础的特性不变,单音文字的“意、音双表”就不好实现。由此造成了“意、音分离”的问题一直不能解决。这样,人们对每个图形,既要记住其意又要记住其音,从而使记忆负担倍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