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介绍

如题所述

经济学院简介

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的前身是河北理工大学工业管理系,始建于1985年。学院秉承“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校训,奉行“明理重用、经世济民”的办学宗旨,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中国贸易经济促进会等常务理事单位、具有河北省新型工业化研究基地、自贸区研究院、乐亭县域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在河北省高校经济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河北省经济类人才培养的高地。

学院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博士12人、硕士生导师16人、省市中青年优秀社科专家4人、“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3人、优秀教师2人。学院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和金融学4个二级学科)、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授权点。其中,产业经济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

学院承担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获奖教师10余人;出版专著40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9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近80项。本科生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30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

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录取高校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学院校友已经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金融及相关行业领域的业务骨干、学术骨干、中高层管理人员等。

招生专业以及专业介绍

经济学院2022年招收的专业包括金融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统计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开设于2003年,已招收学生19届,2015年开始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伴随着19年的稳健发展,已形成了高效的师资队伍、明确的专业方向和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授予36名学生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师资力量:金融学专业现有师资17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1人、助教1人、博士学位教师4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于1989年,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共计约3800名毕业生,毕业生多在政府、银行、外贸公司等行业和领域工作,招收国际贸易方向硕士研究。

    师资力量: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6人、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4人。

    经济统计学专业

    经济统计学专业开设于2013年,结合社会需求,重点打造了金融统计、商务统计两大特色方向。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其中产业经济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2人。

重点实验室

经济学院实验室始建成于2017年,是经济学院重点建设的教学与科研配套实验室,是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中韩经济研究院和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学院实验室包括经济统计专业实验室、金融专业实验室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有较强的实力,是培养各领域人才的主要基地。

    金融专业实验室

    金融实验室拥有3间,面积266.5平米。实验室有各类仪器设备约120台套,设备总值约200万元。在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的能力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有各类仪器设备约90台套,设备总值约200万元。在教学支持、国际经贸业务创新,业务操作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经济统计专业实验室

    实验室拥有6间,面积389.3平米。实验室有各类仪器设备约140台套,设备总值约200万元。在教学支持、数据获取,处理能力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培养与就业

学院秉承“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校训,奉行“明理重用、经世济民”的办学宗旨,在学生培养中注重品德与学识并重,努力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

    就业方向

    经济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有完善的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多元化格局。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金融机构、党政机关、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外贸公司、外资企业、跨境电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规划、金融产品开发、金融风险管理、投资与现金管理、财务审计等工作。

明德博学,勤奋求实,明理重用,经世济民,在星辰大海的征途里,这里是你成长的港湾,逐梦的起点,我们结伴而行,共赴美好未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