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赏析 500字以内 急求

如题所述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

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

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扩展资料:

孔子的主要成就: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28]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

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一、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二、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

三、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3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修学,三十岁能遵循礼法而有所立,四十岁就不再受外境迷惑,五十岁澈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六十岁能平等地对待大家的意见,七十岁时,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而又能不逾越道德的合礼范畴。”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曾经辉煌而走入没落的贵族家庭,到他父亲叔梁纥(hé)的时候,境况并不理想。父亲死后,孔子与母亲受“大奶”排挤,一起迁居到另一地生活,用度拮据。孔子年轻时不为当时的权贵所接受,在一次参加季氏举行的宴会时,被阳货无情地拒之门外。但是孔子并没有自暴自弃,从小就有志于学。学的内容一般认为是古代典籍,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究,因为若为糊口,乃生活所逼,不必“志”于学。

三十而立。现在说的“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乃成家立业之年。但在《论语》中“立”的含义是“立于礼”的意思。即在社会道德、礼制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建树。我们看孔子年谱就知道,他三十岁时便成立私学,开始面向社会招生,报名费是腊肉十条。表明三十岁的孔子,已经是个学识渊博而且知礼达人的人。我们还应该看到,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与三十而立在逻辑上应该是一个转承,指他在道德、学问上有所成就,学有所得而且能学以致用。

四十不惑。不惑是不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主张和人生价值观。这一点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我常听朋友说“人到中年万事休”,那意思是“三十即惑”啊。人立身善道,在遇到逆境、诱惑时,往往会内心动摇。孔子则不然,四十岁已能真正守死善道,绝对信得过了。

五十知天命。这是一个关键。各注解对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周易·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说明道为阴阳之和变,道自性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说明天命指的是人的体性,即天赋之命、形而上的命体。《说文解字》说天从“一大”,这么说天命就是“一大命”,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在佛家看来,知天命就是“明心见性”,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孔子在没有心性修行先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当不容易的,可见孔子的确是天生的圣人。知天命以后的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却没有真正出仕,非常耐人寻味。

六十而耳顺。耳顺不是说耳朵没毛病,而是说能平等听取顺逆之言,平等心发起了。孔子五十岁通达天命是个分水岭,之后孔子“我”的执着的习气渐渐就减损,而能平等对待他人的顺逆之言。“耳顺”的其他解释非常多,有说是“听他人之言,而知他人之心”等。我这里取平等心、平等听闻,是由整章记录孔子心性修行的报告而言的,强调的不是一般的能力智慧,而是孔子的心路历程。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表明孔子的修为已经相当纯熟,达到“思无邪”的境界,连坏的念头都没有了。

孔子提出自己的修学报告,其实想是借他本人的修学经验,来表达与为政以德相关的几层含义:

其一,人人皆可成圣贤。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通达天命,而建立完善的人格。事实上人们遵守社会礼法,能更好地通达天命,彻悟道体,成就道德学问。

其二,借以表明以德导民的效果,并不会限制人的自由。孔子三十而立——能融于社会礼法作一番事业,可见德政非但不影响人们建功立业,而且能帮助人们成就。到七十岁更是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表明德治的极致效果正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其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政以德仍需要时间来完成,人心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