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读书的

如题所述

关于古人是怎么读书的如下:

一、董遇"三舍读书法

董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他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就喜爱读书。

汉献帝兴平年间,战乱纷起,加之连年的大旱,地里颗粒无收,老百姓饥寒交迫,在这种环境下,家里根本就没有钱供董遇读书。为了养家糊口,幼小的董遇每天和哥哥一起上山去打柴,再挑到镇上去卖,换取一点收入。

每天傍晚回到家时,人已累得精疲力尽了,可董遇不顾身体的劳累,仍然专心刻苦读书。困了他赶忙起身,在水缸里舀一盆冷水,往脸上一泼,冰冷的水立即让他清醒了,他又坐在桌前,埋头读起来。阴雨天时,泥泞遍地,无法上山打柴,董遇便早早起床,简单的梳洗后,就开始认真读书,一读就是一整天,有时连饭都忘了吃。

到了冬天,寒风刺骨,大雪飞扬,地里基本没有什么活可做了,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中难得的休息时间;而对于董遇,则是读书的大好机会。由于小屋很破旧,四面漏风,没多久,董遇的手脚就被冻了,翻书时手不听使唤。

他就使劲地揉搓双手,并用力跺脚,又在屋里跑来跑去。慢慢地,他的身上微微发热,手脚也恢复了正常,他就又回到桌前,继续吟读。冬天他就这样坚持着。

附近的读书人都认为他很博学,请他讲学,但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可是我们哪有时间读书呀!”董遇说:“应当充分利用‘三余’时间”。有人不懂“三余”是什么?

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的时间。冬天,没有多少活干,这是一年里的空闲的时间;夜间,不能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方便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就这样,董遇利用“三余”的时间,博览群书,孜孜不倦,终于成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学者。

二、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的这种读书方法非常有名。

他曾经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侄女婿王痒:“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读每本书,都要多读几遍。书中包罗万象,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把全部内容都理解吸收。读一本书,每次只带一个目的去读,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要同时涉及几个问题。

这种读书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每次读都要有明确地目的。二是读书时必须要专注于其中的一个问题。比如读历史时,要了解“古今兴之治乱,圣贤作用”,就只从这方面去读,如果还想知道“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又从这方面再读。每次都有一个侧重点,这样,就可以各个方面都掌握了。

读语文也同样如此:第一遍,了解课文概况;第二遍,掌握生字难词;第三遍,分析文中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第四遍,了解写作技巧;第五遍,总结复习。这样下来,一篇文章就掌握差不多了。苏轼说他在读《汉书》时,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已经胸有成竹,如数家珍。

“八面受敌”读书法,不是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式的泛渎,而是对作品全心全意地专注,有的放矢地去精读。运用这个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学会主动思考。读之前一定要明确读的目的,目的越明确,越全面,读后的感悟认识就会越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