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如题所述

谭浩俊 这次强地震,对汶川等地带来的影响、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房屋、道路、设施等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因此,灾后重建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严峻的挑战。尽管如此,灾后重建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抓紧进行,尽快落实各项措施,为灾民重回家园、重新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首先,要高起点地 做好规划工作。既然灾区的房屋、道路、设施等都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严重的损伤,那么,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就必须进行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一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对灾区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安排、统一实施。从本次地震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到处建村、到处建房、到处设点,特别是在一些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坍塌等地方建房、设屋,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不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处。所以,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一定要防止这种没有布局、没有规划的现象再出现,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安排、统一实施,对过去过于分散的村庄进行合并,对建在危险地带的房屋进行强制搬迁。二要按照小康标准,高起点地做好城乡统筹规划。既然重建,就不能搞简单地恢复家园、恢复道路、恢复设施,而必须高起点地进行规划,哪怕慢一点、时间长一点。对城市来说,要按照整齐、优美、合理、科学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布局,将一切配套设施建全,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到;对农村来说,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村镇建设、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一次规划、一次布局、分步建设,尤其是村镇规划,一定要本着相对集中、有利管理的要求,做好规划和布局工作;对学校、医院等各种社会公共事业来说,要结合山区或平原的特点,按照合理、科学、有效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切不可为完成重建任务而完成重建任务,出现建设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三是要提高建设标准,保证建设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建设资金一时难以跟上,也不可降低建设标准、降低建设质量,宁可少建一点,也要确保质量,不降低建设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劳永逸。第二,要实行对口支援。毫无疑问,灾区的重建工作,依靠灾区人民自己是无法完成的,即使能够完成,也会时间拉得很长很长,并给灾区人民的心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果完全依靠中央和灾区地方政府投资,也会受财力影响,加大重建的难度,影响重建的进度。因此,灾后重建工作,必须多方出力、全国支持,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恢复生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灾区进行建设呢?笔者认为,按照扶持欠发达地区的经验,在灾区地方政府努力、中央财政支持的同时,通过对口支援,帮助灾区进行重建,可能是比较可行也比较实际的办法。一是从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灾区遭受损失的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口地区,由对口地区帮助灾区进行重建;二是对口支援可以是资金、物资的支持,也可以是对灾区投资项目、修建道路、完善设施、帮助灾区发展生产等方式进行,具体办法,可根据对口支援和灾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三是可以通过帮助灾区培养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方式进行。总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第三,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毫无疑问,灾区重建必须有政策的支持。那么,在灾区重建过程中,应当出台哪些政策呢?一是出台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支持。在金融政策紧缩的情况下,凡是涉及灾区重建的项目、投资等,都要一路开绿灯,不受任何政策的限制,都要以最大的力度予以支持;二是出台针对性极强的税收政策。对所有灾区重建项目,一律在五年之内实现免税政策,不征收任何税收,全部用于灾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必要时,还可放宽时限;三是出台其他扶持政策。 (编辑:杨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