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穷人真的眼界就那么小么?

人穷志短是说人如果经济上比较拮据的话,他的思想意识里肯定想得是如何先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能活下来,然后才有可能去做其他事情。人越穷要求就越低,物质方面还没有得到满足呢,何来精神层面的要求呢?所谓的人生理想远大抱负都是不存在的。

马瘦毛长是说如果一匹马很瘦的话,相比之下它身上的毛就显得比较长了。马为什么那么瘦呢?还不是饿得,吃不起饭。

这两个成语一个是形容人的,一个是形容动物的,都是说的因贫困导致的结果,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所以经常被人拿来放在一起使用,以加强说话的语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0
有一些农村俗语,把农民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一语概括,有一种画龙点睛的意境。它来源于生活然后用于生活,这也是在农村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就像这句农村俗语“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就非常客观的阐述人和动物,在困境时的表现,不仅把事实表达的淋漓尽致,也带有一种自我讽刺的意思。

这句农村俗语里的“人穷志短”,虽然只有4个字却说出了人的本能,道出了人在有些时候的无奈。这句农村俗语表达的意思是,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是不会有远大理想的。每天只能为一日三餐怎么吃饱考虑,怎么在饥寒交迫下生活。什么理想啊,什么抱负啊,真的没有那个精力考虑。


对于农村俗语“人穷志短”,作者确实是深有体会。所以后来对那些总是爱说心灵鸡汤的人嗤之以鼻。记得母亲化疗期间,那时候每天就是想着什么时间母亲突然病好了,想着自己下一顿饭怎么解决,到哪个路边能摊吃能便宜个一块两块。这天中午如果晚吃个2个小时,是不是能把晚上饭钱省下了。看病钱是一分也不能讲价的,只能从其他的地方节省。这时候你和我谈志向,谈青春理想,我是绝对不会搭理你的。

有一次清楚记得,在那座城市医院附近小吃店吃面条。这家人把一碗剩面条给一个人端上来了,那个顾客吃了一口结账走了。结果他又给我端上来了,我吃了几口后,发现碗底下面条还是冰牙呢,但是舍不得扔掉,只有把他吃下去。结果拉了一天多肚子。看到这里,一定有些不经世事的人,会说你怎么不和这个小吃店理论,那我就告诉你吧,在那附近的小吃这种事可能是经常的,你惹得起吗?医院住着重病家人,你有那个精力吗?知道了“人穷志短”的威力了吧!


那么这句农村俗语里的“马瘦毛长”,它又是说的什么意思呢?只要在农村生活过,养过马的农民都知道,一匹瘦马即使在炎炎夏日里,也不会自己脱毛,总是显得毛很长。因为马有毛病,或者是主人饲喂的不好,马的膘情如果很差就会是这个样子。这也是动物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这个样子可以在一旦遇到冷雨时,有长毛的保护,马就不至于生病感冒。

这样的马别说用它干活了,就是让它维持生命体征都很难,这句俗语也表现出自然界体弱动物的无奈。如果是体格健壮的马,天热炎热的时候,它会把冬季的长毛脱光,油光锃亮你在它身上看不到长毛。这也就是说,瘦弱的马它也不愿意背着厚厚的长毛,是它身体不允许出于无奈啊!如果总是喜欢说心灵鸡汤,小心他会拼尽力气踢你呦!大家讨厌这种人,可以远离他,动物可是不客气啊!开个玩笑!


但是话又说回来,当你度过那段无可奈何的岁月以后,生活也许磨去了你的棱角,但不能消沉你的志向。所以老农民说:人穷志不能穷,经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把经历的苦难当作人生的一次磨练,过去的苦难就让他永远的过去,重新开始为自己的志向远大努力奋斗!所以说人在那种困境,只能是“人穷志短”,马在生命难保时候当然“马瘦毛长”。
第2个回答  2020-01-10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源自于宋丶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这是一个很将久远的话题,只是现在没有人再提及"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样的老话,与时令不合,但现实生活中,又的确存在这样的社会现象。
我对此的理解是这样,当一个人或为自已或为家庭而忙禄不已,但生活的现状还不尽人意,甚至达到"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地步,自已都瞧不起自已时,还能谈得上志气、志向、骨气这样的"硬词”吗?显然不符合现实,自然而然棱角皆无,好象比别人低半头,腰也挺不起来,与世无争的样子(不具备能力),因为你没有与人攀比的资本。由此,被他人[注意是他人,而不是自已]赋予了"人穷志短"。当"弱者"群体有了这样的称谓后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特别是"马瘦毛长"随之出现,人类与畜牲放到一起相提并论,大大地刺激了这类群体的敏感神经,也从而激发了内动力,都想要强大,但前提是自已首先要不断的壮大,要想被人瞧得起,就要不断的努力,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做支撑,否则,你就要乖乖地接受这样的称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0
人穷志短: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出自: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马瘦毛长:汉语成语,原意是指毛长显瘦,人的头发长就会显得比较瘦,人的头发短就会显得比较胖,现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也比喻人穷志短。
出自《五灯会元·五祖法演禅师》、《鸡肋编》、《建中靖国续灯录》。
现在的意思是: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精神生活水平,所以人穷志就会短。物质生活水平低了,精神生活的志的水平也随着低了。马的毛都是一样长,瘦的毛看起来比别的马就长。但是这句祖宗千年验证留下来的谚语里,马瘦毛长不是这个意思。意思是马瘦了毛病也就多了,人懒散了,志短了,穷毛病也就多了起来,可以理解为“瘦马毛长”。马瘦了,马志短了,毛病却多了,人志短了,毛病就多了。
但志短也不是一种歧视说法,人各有志,自然就有所谓的长志和短志,试想,如果所有的人志都是一样,那也就没有长短之分了。
这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关系,能当家了,精神生活水平就高了吗?感情生活就丰富高尚了吗? 这只是个人志趣问题!
第4个回答  2020-01-10
人穷志短
这句话出自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人贫智短,马瘦毛长。”意思是,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是不会有远大理想的。现实就是这个样子,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每天只能为一日三餐的温饱考虑,什么理想、抱负,真的没有精力再去思考。这时候就想放下一切的清高和理想,先努力挣钱让生活衣食无忧,然后才能去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马瘦毛长
养过狗啊猫啊之类小动物的人都知道,猫狗会通过调节自身来应对季节变换的温度差异,因此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猫狗会通过大量掉毛来适应气温。马也是这样,但是一匹马如果在炎炎夏日里,也不会自己脱毛,那就说明这匹马有毛病,或者是吃不饱。马因为生病或者饲养不够就会变瘦,它们的毛就会显得更加长。这句俗语表现出自然界体弱动物的无奈,如果是体格健壮的马,天热炎热的时候,它会把冬季的长毛脱光,油光锃亮很精神的样子。其实这也是动物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本来就瘦弱,有长毛的保护,至少再遇到降温时也能保证自己一时的生存。所以说人到了贫困交加的境地,只想着能够养活自己,有一个生存的方法就行了,哪里还顾得上远大的志向,只能“人穷志短”,马在生命难保时候为了活下去只能“马瘦毛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