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是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说起三国时期人们就会想到很多有名的人物。诸葛亮颇有才能,自从认刘备为主后随着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关于他的战绩历史记载颇多,收姜维、七擒孟获,如今他写的《出师表》让人读起来仍然感人肺腑。作为刘备的御用军师他智谋双绝,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一出漂亮的空城计又给他人生平添一分传奇的色彩。空城计上唱空城,诸葛亮固然聪明,但司马懿对于城中的状况真的没有丝毫察觉吗?

三国时期诸葛亮麾下的马谡因一念之差而丢失了重要的守地-街心亭。因此有了诸葛亮忍痛斩杀手下的故事。丢失要害之地后司马懿乘机带着十五万大军来到了诸葛亮镇守的地方-西城。当时城内只有文官和一些平民百姓,全部军队加起来也不足三千人,西城是战略要地,如果失守刘备带领的大军便会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唯有死守之法。可是如果硬碰硬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必须要想个法子才好。

城内驻守的文官在得知司马懿已经兵临城下的时候吓得面无人色,如果城破那他们这些人只有一死。这时诸葛亮安慰他们事情还没有走到绝路,既然退无可退不如假意城内有军。虚虚实实让司马懿不敢轻易出兵,以他那样谨小慎微的心性说不了会领兵退去也不一定。

于是诸葛亮吩咐手下的人将城门大开,又让几十个士兵装作老百姓的模样在路上扫地洒水。自己领两个童子径直来到城楼上。点起香,手轻抚琴,就这样慢慢弹奏起来。城中的大臣对于诸葛亮这样的做法惊疑不定,要是司马懿看破诸葛亮的用意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但诸葛亮摇了摇头说只有这样做才能守住城池。

司马懿带着兵来到城楼下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他心里疑惑不已,手下的将士说,诸葛亮这么做城中必定没有官兵驻守,此时正是攻破西城的好时机。司马懿摇了摇头说道,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必定有诈,因此最终领兵退去,这便是空城计的过程。

司马懿走后,诸葛亮身边有的人问军师,为何城中分明有很少的人但司马懿真的就不敢攻进来。诸葛亮但笑不语最后说了一段让人深思的话:兵法云,只有了解对手才能够取得胜利,如果是司马昭和曹操的话我是断不敢实施这个计划的。那么司马懿真的是因为为人谨慎而错失了这个能够打击到诸葛亮的绝佳时机吗?答案真的是这样么?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俗话说最了解自己的人不是自己本身而是自己的敌人。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争斗了几十年,早已经对彼此的战略部署了解透彻,所以在司马懿领兵来到城下的时候司马懿已经看穿了诸葛亮的用意-城中守城的将士一定不会太多攻破城池简直易如反掌。而且两轮军交战怎么会不事先打探好消息,城中有多少兵力进攻前肯定会先了解清楚的。司马懿之所以最后没有攻城的真正原因是不想让魏朝坐收渔翁之利。当今三大势力割据一方,魏蜀吴势力平分秋色。曹丕死后自己作为魏国大将军手里握着的军权远比魏帝还要多。自己一旦杀了诸葛亮,刘备不但会丢失了一个重要的左膀右臂还会让军心不稳。因为军中有多少人全都是因诸葛亮而投靠蜀国。到时候魏帝一定会趁机出兵一举灭了蜀国,至此强大的魏朝灭掉吴国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魏帝统一三国之后面对有着强大军权的司马懿,朝中的权贵为了更好的控制朝中局势一定会先想法设法除掉自己。所以诸葛亮不能死,就算要杀他也不能是现在。司马懿了解诸葛亮,而诸葛亮又何尝不了解司马懿,正因为诸葛亮想到了这一点,他才敢以假乱真逼退司马懿。不过如果是雄霸天下的枭雄曹操是断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而司马昭也会如此,就算以后会被帝王忌惮他们也会趁机壮大自己,然后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子。

千年来世人看到的都是诸葛亮空城计上完美的布局,对于其中的隐藏的种种都没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司马懿两人都是有才之辈,说诸葛亮唱空城计不如说是两人对着魏帝合唱了一台空城计给魏帝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5
空城计注释:
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疑惑。
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特的功效。
中国最早的空城计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
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