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变态了怎么办?

我因为太过于懒惰了又笨又穷又胖又丑脾气又差,现在都十九了才上了中专第一年,我还花了好多钱,还不会人际交往,还不会开心,埋怨父母,没有自己能力,一个朋友都没有,还十分的不讲道理,脾气还坏,还到处招人诉说自己的不幸,还抑郁压抑,还贷了款,我想改改不了,怎么办,中专一年了我还什么都没有学到,所有人都讨厌我,怎么办?心里好崩溃

1.正确看待得失成败

人生本来就是有得有失的,有的人心态不好了,是因为自己还有执念。有句话就是失之泰然。如果能够正确看待得失,那么就可以到达心如止水的境界。

2.多喝点心灵鸡汤

有的时候,我们的心理进入了亚健康,是因为对生活迷茫了,不知所措了。灵魂上的匮乏导致了心理上的迷失。那么可以读点有智慧的书。从书本里吸收真知。

ps 多读书是没有坏处的。知识是武装自己的力量,也是治疗心灵疲惫的精神鸡汤。

3.多社交,多参加活动

如何才能保持心理健康?社交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可以提高情商的有效方法。而情商是决定一个人心态水平的。那么社交能力差的人,绝对多数都在心理上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4.运动也能够修身养性

运动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大家要知道,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释放压力的过程。特别是那些抑郁的朋友,当你觉得自己心态又不好了,可以多去运动,忘却烦恼。心态不好怎么调整?

5.对别人友善

可能有童鞋觉得不解了,为什么对别人友善会对自己有益。其实人与人打交道就是这样的,对别人好点,别人也会好点对待你。别人对你好了,你的心情就会好些,同龄人还可以开导你,帮助你。前提是你曾经对TA好。

6.不依赖神经类药物

很多人觉得自己心理出现问题了,就要求医生开药。或者自己想办法买一些镇定类药吃。如何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其实乱吃药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严重上瘾。然后一天不吃,就很慌乱。乱吃药,这恰恰是心理最不健康的表现。

7.坦然面对自己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心理不健康就是说一个人有多坏多坏。其实这是一种逃避,每个人都会遇到心理亚健康的时候,大家只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可以了。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彻底保持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0
自我期望不只指外形上的期望,
指的是各方面,比如学习成果、人际交往、人生价值等。
适当降低自我期望,真的会轻松很多。
至于降低的方法,
建议你尝试自我暗示法,
不停的告诉自己“
没必要对自己这么苛刻”,
暗示自己“其实我很不错的”。
比如我就安慰自己“我虽然不瘦,但我还算丰满”。
尽力发掘自己的每个优点。
试着让自己忙碌起来。
越闲着越会瞎想。
把自己的时间占满,
绝望的时间就自然少了
第2个回答  2019-03-13
我觉得你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不认同自己,缺乏自信,这并不是心理变态,你肯定有很多事想说但是一直憋着,还是要学会释放压力正确看待自己呀。
给你推荐一个像树洞一样的软件吧,松果倾诉,打电话或者发文字都行,还是匿名的,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个人倾诉,说出来肯定会好很多的,祝好~
第3个回答  2019-03-10
你现在19了才上中专,第1年花了好多钱,不会人际交往,不会开心埋怨父母。自己没有能力,一个朋友都没有不讲道理,脾气还坏,到处招人述说自己的不幸。抑郁,压抑。你问该怎么办?
你需要有阳光心态。什么是阳光心态呢?你可以在我的追答里面了解。如果感觉有用,请采纳。追答

1
你可以看看心理学,心灵学,宗教哲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增加对人生,对自我的认识,进行自我疗愈。
推荐你看看心理学作家武志红的两本书。你就是答案,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看了这两本书,你会有一个清晰的自我,清晰的人生认识。
再向你推荐拜伦凯蒂写的,转念。拜伦凯蒂的转念作业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效最简单的清除烦恼的方法。转念,这本书,能够帮你认识烦恼与痛苦的真相,念头与想法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自我的真相和爱的真相。当你了解了真相,清除了烦恼,你就自由快乐了。
传统文化方面给你推荐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推荐你看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以下是我通过看上面的书籍对自卑心理的解决得到的一些认识。我想人出现自卑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第1点,自我的潜意识方面。自卑心理的产生与原生家庭有关与童年的经历有关,在童年的时候,父母给予自己有过多的限制,过多的不允许,自己的许多希望需要没有满足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并且这种心理会深藏于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好,不如别人,不应该去得到最好的东西,这就是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
若要克服这一点,我们长大了,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了。自己就要多给自己一些支持,多给自己一些允许。多支持自己内心中的意见愿望,多允许自己,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可以从小事方面去坚持自己的意愿,在可能的条件下去充分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和愿望,不要对自己有过多的限制。让自己多一些满足感,多一些主宰自己人生的感觉,自卑感就会消减了。
第2点,人类生活的真相方面。自卑心理的产生与缺乏对人类对生活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自卑产生于与别人的比较,当自己觉得不如别人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自己的心中没有独立自由平等的观念,看到别人就总是想和别人进行比较,看到不如自己的就自大,看到比自己强的就自卑。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认识人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和自我的真相。所有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所有的人作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每个人呼吸的空气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要吃喝拉撒睡,每个人都会有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有他的家庭,他的环境,每个人都有他的烦恼痛苦,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痛苦和各种挣扎,每个人都要工作,努力劳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得到维持生活的报酬。

2
当你了解到人生在这些基本面的平等性,就会认识到,在现今这样一个人权基本平等的社会,自卑是没有必要的。
在社会中,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的事,通过劳动获取报酬,温饱就会得以满足,你的生活就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你想干什么事,只要不妨碍别人,别人也管不着你。
别人干什么工作,挣多少钱,又能怎样?你也无需高看他,自觉不如他,俗话说,家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家有广厦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讲的就是这个事实。一个人只要身体健康,有吃有住有衣穿,和别人又差得了多少呢?何必自卑呢?
第3点,人生态度方面。人面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有两个基本的态度,一个是,爱和包容的态度,一个是怨恨和,指责,恐惧,的态度。
当一个人采取爱的态度的时候,它自己就会感到生命充满了力量,内心充满了光亮和温暖。如果一个人采取了怨恨的负面态度的态度,不管别人有什么感受,这个人自己内心就首先感到了自己生活在昏暗和冰冷之中,生命失去了力量。
所以为了让自己感到强有力的生命,感到温暖和光亮,应该采取爱的态度,这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虽然完全无条件的爱的状态难以达到,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这种状态。我们越接近无条件的爱的状态,因恨而产生的生命力的流失就越少。
无条件的爱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自我要有阳光心态。对别人的基本态度,是爱的态度,不挑剔,不指责别人,不怨天尤人,不迁怒于人。面对任何人的态度都是喜乐,礼敬,友好。
也就是说面对世界要有一种无条件的爱的心态,不论世界是怎样的,都要爱着这个世界。别人指责我抱怨我,我绝不指责抱怨别人,别人和我搞对立,我绝不和别人搞对立。别人抱怨指责我,和我搞对立,冒犯了我,我绝不和他计较,我原谅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因为一时的情绪冲动而冒犯我,或者是因为无知冒犯了我,所以我原谅他们。
所有的人们都是普通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辛苦劳动讨生活。他们对与社会人群都是有益的,所以我要敬重他们。偶尔他们犯了什么错,那也源于他们的无知,所以我原谅他们。
当你以这种心态来面对社会人群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社会有隔阂了。

3
第4点,满足心理需要方面。要自己爱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
人自卑,不敢与人交往,往往是觉得自己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别人会不认可自己。当心中有这个念头时,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别人,言行举止失当,从而更加自卑痛苦,而不愿与人交往。
每个人都在追求别人的爱认可和欣赏,这是人类内心深处最深切的需求。这种需求影响着每个人。
但是拜伦凯蒂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去追求别人的爱和认可。当我们去追求的时候,当我们有所求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委屈自己,戴上面具伪装自己。这样会使自己觉得受伤,没有爱。
当我们带上面具,以一个虚假的自我去追求别人的爱和认可的时候,即使得到了这种爱和认可。我们心中也会痛苦。因为我们知道别人认可的是那个虚假的自我。而不是真实的我们。
追求得到别人的爱,认可和欣赏,有时往往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别人是否爱我们,欣赏我们,那是别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别人,有时就是我们做的再好,别人也不欣赏,不爱我们,因此追求别人的爱和欣赏,往往是不可能的。

4
那么追求爱认可和欣赏的这种人类最深切的需求,该如何满足呢?人类的这种心灵黑洞,该如何填补呢?
在我们认识人生的真相,自我的真相和爱的真相后,我们可以爱我们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
我们自己可以无限的爱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当我们体验到自己身体健康,能够自由的蹦蹦跳跳,可以通过劳动获取饱暖的生活,可以自由自在的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理想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值得爱了,我们就有充足的爱自己的理由了。
当我们了解了人生的真相时,我们会了解到,我们就是爱,爱就是我们自己,爱从未离开过我们。我们只要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满意,满足,我们就回到爱中了。
人们渴望爱认可和欣赏的心灵黑洞,在我们爱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时,就填满了。
我们的心灵中的爱满足了,我们就成为圆满的爱的本身,我们无欲无求了,我们只需要将这种爱散发出来,我们就可以体会到,爱的光明和温暖的感觉了。
就像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我们伸手去挠它的肚子,爱抚它的时候,我们自身就被这种爱和温暖充满了。
就像一盏灯将温暖和光明散布到周围的时候,这盏灯是最热最光明的。这个时候这盏灯并不需要,外来的光和热,如果有外来的光和热,对它来说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雪中送炭的迫切需要。
我们内心的爱也是这样,当我们爱自己周围的世界,我们自身就体会到这种爱的光芒和温暖。
我们内心的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爱,因为我们的爱是那么的充足,已不需要外来的爱和认可,如果有,那也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如果爱是有条件的爱,只有外界满足了我们的条件,我们才会去爱,那么我们就是将生命的主动权,将爱的感受的主动权交给了外界,当外界满足我们的条件,我们就感到生命的欢乐和有爱的感觉。当外界不能满足我们的条件,我们就不愿再去爱,我们就会应激性的选择收缩冷却自己生命的激情和爱的付出。
这就像一盏有条件才发光的灯,条件不满足时。它就怨恨地关闭了自己。它首先失去了光和热。它的内心首先体会到了关闭后的黑暗和冰冷。
所以不要去追求他人的爱,认可和欣赏。应该爱自己,认可自己,欣赏自己。然后给自己周围无条件的爱,永远不指责抱怨周围的世界,永远爱自己的世界。认可自己的世界,欣赏自己的世界中的一切。那么你就会被爱的感觉充满,被喜悦充满。你首先会感到这种爱的温暖。当你改变的时候,你的世界也就改变了。

5

第5点,人际交往知识方面。容易引起自卑的原因还有因为人际交往技能和常识缺乏,面对人际交往,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是得体的从而有些寸步难行的感觉。
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有缺失。中国的教育教的都是生活技能的内容,缺乏人生的教育。自己应该补上人生教育这一课,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心灵学,心理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传统文化方面推荐你看蔡礼旭的《细讲弟子规》,不要把《弟子规》看作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而要把它看作是人际间交往的规则,就像是开车要遵守的交通规则一样。交通规则是告诉开车人在路上开车的方法,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帮助人能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而不是约束开车人的。《弟子规》是来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法,避免出现人际矛盾,帮助人到达自己人生的目的地,而不是用来约束人的。人际间出现的矛盾冲突,都可以在弟子规中找出原因来,可以找到避免的方法。
还可以看看网上的视频,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看过这个视频,你可以对人生的认识将更为广阔。

第4个回答  2019-03-10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重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什么样的人生,虽然我们都活的不容易,但还是要积极可观向上,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一个目标,由小目标开始,然后朝大目标奋斗。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乐观,微笑地去面对人生,尽管我们随时都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的意想不到的事,不开心不顺心的事,但是决不要气馁,要坚强地面对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