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魏延接管政权,会有什么后果?

会兴复汉室吗?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他病逝后,蜀汉军队群龙无首,长史杨仪与宿将魏延的矛盾全面爆发,最后以杨仪胜出,魏延失败被杀告终。此后,蜀汉失去了一员大将,多了一个小人,姜维独木难支,于公元263年被魏所灭。如果魏延不死,接掌蜀军大权,蜀汉将会怎么样?

首先,魏延能抓住诸葛亮第六次伐魏的有力条件,将司马懿打残,进而挺进中原。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造木牛流马运输粮草,解决了历次伐魏粮草不足问题。他还写了一封书信,令费祎送给东吴孙权,相约伐魏,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此后,诸葛亮用计,将司马懿父子三人围困于上方谷,并火烧之。如果不是天不灭曹,突降大雨,司马懿及其主力必将葬身火海。

虽然司马懿逃出上方谷,也是惊弓之鸟,吓的不敢再和诸葛亮开战,即使诸葛亮送给他女人穿的衣服,他也只能笑而纳之,并感谢诸葛亮的美意。司马懿还丢失渭南营寨,只能据守渭北阵地。诸葛亮在祁山、渭南平原开荒种地,想要以此为长久之计,就地征粮,和司马懿僵持下去。

这样有利的条件,蜀汉应该乘胜追击,无奈诸葛亮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此时的蜀汉仅仅是损失了个诸葛亮,主力仍在,继任者应该化悲痛为力量,同仇敌忾,消灭魏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7
我觉得并不会兴复,还是因为魏延是一个武将,他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头脑,所以在诸葛亮死之后就算接管了政权依然不会兴复汉室。
第2个回答  2019-07-28
魏延没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也没有十分高明的政治手段,如果他接管政权,还有可能导致蜀国更快的灭亡,最终落得个更加凄凉的下场。
第3个回答  2019-07-28
魏延脑后有反骨,尽管说魏延在打仗方面有的一席之地,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武将,治理国家相比于征战沙场,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所以我觉得还是不会复兴。
第4个回答  2019-07-29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造木牛流马运输粮草,解决了历次伐魏粮草不足问题。他还写了一封书信,令费祎送给东吴孙权,相约伐魏,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此后,诸葛亮用计,将司马懿父子三人围困于上方谷,并火烧之。如果不是天不灭曹,突降大雨,司马懿及其主力必将葬身火海。

虽然司马懿逃出上方谷,也是惊弓之鸟,吓的不敢再和诸葛亮开战,即使诸葛亮送给他女人穿的衣服,他也只能笑而纳之,并感谢诸葛亮的美意。司马懿还丢失渭南营寨,只能据守渭北阵地。诸葛亮在祁山、渭南平原开荒种地,想要以此为长久之计,就地征粮,和司马懿僵持下去。

这样有利的条件,蜀汉应该乘胜追击,无奈诸葛亮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此时的蜀汉仅仅是损失了个诸葛亮,主力仍在,继任者应该化悲痛为力量,同仇敌忾,消灭魏军。魏延听费祎诉说诸葛亮死讯,说道,杨仪只是一个丞相府长史,护送丞相灵柩入川安葬即可,我率领大军继续同司马懿作战,怎么能因为丞相一人的病逝,耽误了国家大事呢?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

其次,魏延能攻善守,使用“重门之策”,汉中固若金汤。
魏延原本是荆州牧刘表手下部将,因不满刘琮投降曹操,仰慕刘备仁德,而投向刘备。他在长沙杀掉韩玄解救黄忠后,投奔关羽,后与黄忠跟随刘备入川作战。当时刘备的超一流大将们都没入川,如关羽、张飞、赵云,而入川的黄忠年迈不堪,魏延作为主力战将,斩关夺将,立有大功。

后刘备为奖赏魏延,封其为汉中太守。魏延制定“重门之策”,非常自信地对主公刘备说,如果曹操倾全国之兵来犯,他给守卫汉中不失,直到主公援兵来到,如果曹操派十万大军来犯,我自己就可以搞定。事实上,魏延做到了,在魏延及其继任者王平守卫汉中的几十年里,汉中铜墙铁壁。《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最后,魏延和姜维密切配合,带领蜀汉克复中原。
有人说魏延性格孤傲,人员不好,和其余将领关系不好。如果魏延掌权,内乱不止,何谈发展。事实并非如此,魏延,人称“小关羽”,他是和“武圣”关公一类的人,对待看不顺眼的小人(杨仪),非常鄙视,对待有才能之人(姜维和马岱),值得自己佩服的同事,非常敬重。如关羽曾鄙视黄忠迈,却从没有轻视过张飞、赵云。

魏延也是一样的,他看不惯杨仪这样的小人,却和姜维、马岱等豪杰亲近。演义中,姜维领兵与魏延对峙,大骂魏延为何辜负丞相栽培之恩,烧掉栈道造反。魏延听了并没有动怒,“横刀勒马”,道:“伯约,这件事和你没关系,我找的是小人杨仪。”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维挺枪立马于门旗之下,高声大骂曰:“反贼魏延!丞相不曾亏你,今日如何背反?”延横刀勒马而言曰:“伯约,不干你事。只教杨仪来!”

因此,如果魏延掌权,不但不会和姜维闹翻,反而惺惺相惜,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待天下有变,克复中原,指日可待。如魏延曾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有可能伐魏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