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显庆以来的字

如题所述

自唐显庆以来的字内容如下:

1、“自唐显庆以来”的“以”用在单纯方位词或者时间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2、出自姚鼐《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以字的其它意思是:

1、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表示对事物的处置。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3、介绍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如:相濡以沫。

4、表示完成,相当于“既”、“已经”。出自《三国志·魏志·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

5、第一种点段法句式整齐,言辞富有韵律,这符合姚鼐散文的特点。桐城派总体取向是力求“清真雅正”,不用骈句, 但具体到姚鼐其人,却不可一言蔽之。乾嘉时期,有一个骈文复兴的大背景,生活于其间的姚鼐虽对骈文并不友好,但也不轻视,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时有运用,只不过他的运用只追求点到为止的效果,且不追求上下句语法结构的完全对应,严格说只是一种写意的骈句。这一语言特点在《登泰山记》的姊妹篇《游灵岩记》中也有体现,如“积雪林下,初日澄澈”“殊鹜而诡趣,帷张而军行”等。

6、至于断成七字句,虽然其出自名家见解,但余以为万万不可。其一,这不是姚鼐的语言风格,从《游灵岩记》《游媚笔泉记》《左仲郛浮渡诗序》《继室张宜人权厝铭并序》等十多篇姚鼐名文中检索,其均无使用七字句的习惯。再进行更多的检索,余力所不及。其二,这样点段太过油滑,使全文古朴与厚重感顿失,似村野儿歌,且还不是首好儿歌。姚鼐虽然数次提到自己于诗并不擅长,如《食旧堂集序》中说“鼐故不善诗,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但从姚鼐的诗歌创作看,其于韵律还是很规范的,比如多版本教材在《登泰山记》解读中都提到其创作的“登泰山诗”:“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断不会出现“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韵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